书城成功励志小老板的生意经:同行绝不告诉你的42个赚钱诀窍
34767800000018

第18章 大家都不想做的生意就不做吗?

在国内服装市场上空缺的产品有目共睹:特体的服装不好买;中老年人的服装不好买;儿童的衣服不好买等,因此开家怪缺商店是很有市场的。虽然怪缺商店、补缺商店及零配商店经营难度大,顾客的比例也较少,但当大家都不做时,开设此类店的利润就不会薄了。普通的经营者常会因利小而不为,如:中老年服装厂家不愿意生产、商家也不愿意销售,因为目前中老年人的消费价格仍然偏低。怪缺商店的开设符合“人无我有,人有我争”的经营原则,能把生意做成“独此一家”就能积小利变大利,不但能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怪缺商店”能够满足国人勤俭消费的心理,肯定能受到广大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的欢迎,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小老板链接”

小邱在某市开了一家服装店。竞争的激烈和微薄的利润,常常压得小邱喘不过气来。一天晚上,一位40岁左右手部残疾的妇女走进她的店里,想要买件只有一只袖子的上衣。可她的店里根本没有这种商品。小邱看到那位妇女一脸失望,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她对顾客说,她可以帮忙找裁缝店把袖子裁下来。第二天,那位妇女高高兴兴地拿走了修改好的衣服,还硬是多塞给小邱20元钱。

这件事情之后,小邱考虑,现在市场上类似残疾人用的一只袖子的上衣或缺一个裤腿的裤子,特大号的服装,或者是特小号鞋子等物品都很难买到。虽然说这类的消费群体不大,却也是有一定的需求,如果专门经营这些产品,利润肯定不会少!一番思考后,小邱决定把自己的服装店盘出去,另开一家怪缺服装店,专门经营一些其他大百货公司或大商店里没有的服装。

一时间,她这家店成了市里的热点,一个月下来,竟然挣了差不多上万元!可没几个月,小邱很快发现这类奇怪商品因为面对的消费层非常特殊,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她又开始思考如何再增加些业务。在和顾客的聊天中,小邱听到有些人抱怨,比如袜子少了一只,紫砂茶具丢了盖子,不止一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买新的又心疼,不买又用不了,要是有单独卖的就好了!”自己的小店取名为“怪缺”,可是,现在却只有怪而无缺的业务。小邱一咬牙,决定在店里再开设一个补缺的业务,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怪缺商店”。

由于补缺的商品多种多样,小邱只选了一些比较普遍的补缺商品放置到店中,把补缺业务重点放在了预约登记服务上。顾客可以当时到店里登记缺失的东西,也可以采取电话预约的方式添货。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小邱有了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顾客在她这里都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一个月算下来,改变思路后的“怪缺商店”,营业利润比原先翻了差不多两倍!在“怪缺商店”半年赚足10多万元时,小邱已经考虑要扩大自己的规模,而且她相信把这个“怪缺商店”开到各大城市里肯定也会有它的市场。如今,她已经在为这个想法而努力了。

店铺经营,要不断玩出新花样才会有发展前景,墨守成规或死搬硬套地模仿他人的点子,终究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的把戏,结果是总慢于他人节拍,使商店很难有经营上的起色。

随着“心宽体胖”的现代都市人不断增多,“重量级”的胖人服装店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扩大,胖夫人服装店,胖太太服装店,胖女孩服装店可谓无孔不入,然而相对来说,胖人服装市场却还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商场无论大小,专门为胖人准备的衣服非常有限,这成了胖人生活中的一个尴尬场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胖人也不例外,尤其是胖体女性。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商机,许多商机正是来自对消费者的理解和关爱。

“小老板链接”

9岁,从20万元到2000多万元,100多倍的财富增长。小吴说:“我依靠胖人致富。”

15岁,她在一家零售店里卖冰棍。

16岁,她开了一家大排档,尽管生意不是很好,可她却经营得有声有色。

19岁,她用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买回一堆自己不能穿的衣服,让节俭的父母亲几乎绝望。

而今三十来岁的小吴,却用她短短几年的时间,写出了一个从20万到2000多万元资产增长的百姓创业故事。

1.逛街逛出“胖子商机”

小吴没事的时候就喜欢逛街。一天,她看到家乡一个小店,店面不大可生意却比相邻的店火很多。于是,小吴好奇地走进了小店,发现这个店的顾客进来买一件衣服的很少,都买三四件,甚至只要有能穿的,顾客不管价格就买。

“自己这么爱穿都没有一次性买几件衣服的时候,更何况店里的衣服款式一般,为什么那么多人买呢?”小吴带着疑问,然后悄悄尾随一位客人出了门,追上去要问个究竟。

“这衣服您喜欢吗?”小吴问。

“不喜欢,就因为我胖,买不到衣服,没办法,能有自己穿的就不错了。”顾客回答。

这下子小吴才注意到,店里进进出出的全是胖人。原来这是一家专卖胖人衣服的店。一连几天的观察,小吴发现小店不仅来的都是熟客,还有从北京专程来买服装的胖顾客。她一下嗅到了商机。

2.19岁,花掉父母多年的家底

“街上卖的都是少女装,加肥加大的真的没有,第一次看到。这是个独行,没有太多的,这个城市只有一家的,都会吸引我,我觉得能赚钱。”小吴想道。

回到家小吴果断地决定做这个独行生意。背着父母,她取出20万元钱,说自己出去玩玩。

三天后的一天,村民们都替吴家着急,老两口犯起了嘀咕却还被蒙在鼓里。原来,吴家19岁的女儿大包小包倒腾胖子穿的衣服。

后来,女孩的母亲动了个心眼,请来邻居帮忙看看标签上的价格。这一看不要紧,母亲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每件衣服都得200元左右。当女儿说出这些衣服价值20万时,经历了半辈子的母亲近乎绝望。平时穿一套衣服都不超过50元钱的母亲,实在控制不住了,当着邻居的面就哭了。

3.前三个月没“开张”

然而接下来的创业故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小吴买回的胖子衣服,50多岁的村民表示样式看不上。看着耗费20万元“巨款”买来的胖子衣服,小吴的母亲也不抱希望,以为这么多钱就这样打水漂了。

小吴最早开的胖人服装店,前三个月一件衣服也没卖出去。一向坚强的她这次真的哭了。她决定去家乡找那家胖人服装店老板取取经。其实那家店的老板当年就已经注意到她了,事隔半年小吴再次光顾,说自己也开了个店。这下老板可就留了个心眼。

“你在哪开的店?”店老板第一句话就问。

“在北京。”小吴想她在北京,店老板在家乡这边也没有什么竞争。

放下了戒心的老板对小吴讲,胖人很难找到她的店,“因为胖人自卑所以很少去逛商场”。取经之后,小吴回到北京马上做了一万张名片,名片下面用特别大的字打上胸围3尺2到4尺半,腰围2尺6到3尺6.

结果小吴欣喜地发现,每当把名片送到胖人手里时,她们都是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这与接到其他宣传单完全不同的态度,让小吴一下来了信心,她仿佛看到了更广阔的胖体女装市场。五个月后,小吴的店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顾客排队试衣服。

4.让胖人衣服时尚起来

1999年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胖体服装,所有的服装都是小吴从全国各地的市场淘来的,可这并不能满足顾客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小吴在经营过程中发现,胖人不但要穿,更要穿得漂亮。把市场定位在了时尚胖体女装上,小吴毅然决定。

发展方向现在明确了,但是货源问题随之而来,因为大码的衣服就够难买的了,更何况是时尚亮丽的胖体女装。

2003年小吴通过广告找到了一家北京服装加工厂的老板,并达成了合作。小吴给胖人衣服加入时尚元素的愿望成为现实,也填补了市场上时尚胖体女装的空白。现在小吴已经组建了一个专门经营胖人服装的公司,她的200家胖人服装专卖店遍布全国各地,固定资产已高达2000多万元。

胖人服装这个看似简单的市场,经营起来并非那么简单。胖人服装首先在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既要考虑到胖人的身材,又要有特色,方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迎合胖人的口味和着装要求并不容易。设计是最关键又是最难的一关。胖人服装的特殊设计要求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考验。胖人对衣着极其挑剔。十个胖人十个样,每个款式都要依据不同需要来设计不同样式。而且,如何平衡色彩和效果也是一门大学问。随着人们观念的变更,胖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无声黑白”,还要追求色彩斑斓的服装世界。丰满的人或胖人往往被误以为不喜欢穿无袖和背心衣服,但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被逐渐淡化,随着世界的流行趋势,这类人群开始超越自我,她们需要的是舒适和时尚,设计的理念也要跟着创新。尽管,经营胖人服装需要注意的点很多,但却并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因此容易被跟风,一旦进入者增加,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小忠告”

任何商店在经营管理上都必须表现出自己的内在功夫,方可创造出生命力,这也是赢得顾客的要点之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做哪一种生意都有可能碰到各种挫折和挑战,但必须让自己去突破困境,而不是随意削价销售商品。此刻,老板一定要拿出魄力和决策力,在创新方面力求寻找新的机会,扭转现状,使滞销商品很快畅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