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34761800000023

第23章 董仲舒(2)

古代先圣王在乱世中继位后,扫除丢弃乱世中的一切,复修教化,推崇兴起教化。教化昌明,习俗形成,子孙遵循,运行五、六百年尚未衰败。到了周朝末期,远离教化之道,所以失去天下。秦朝继承了这一切,非但不改,反而更加厉害,焚书坑儒,不得私藏书籍,废弃礼义,想消灭一切先王之道,苟于权利之治,导致了国破家亡的下场一自古以来,还没有以乱治乱、极大地伤害百姓达到秦朝这种程度的先例。秦朝以法治国的遗毒余烈,至今没有汉天,使风俗接近罪恶,百姓欺诈顽固,触犯法令,拒绝教化,再没有比现在更腐烂的了。孔子有言云:“腐朽之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汉承秦弊就如孔子所说。虽然想好好治理,也是无可奈何的啊!法令一出,奸恶就产生了;命令一下,欺诈就出现了。这就像扬汤止沸、抱薪救火,只能使之更厉害而没有一丝好处。打个比喻,琴弦不和谐,严重了就要重新更换,才能弹奏出音;政令不行,严重了就要改变才可治理。应调整琴弦,而不调整,虽有好乐工,也不能弹奏出好听的音乐。应当变革,而不变革,虽有贤能之人也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汉朝拥有天下以来,常想治理好国家,而至今没有治理好,其原因在于,应该改革而没有改革。古人说过:“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朝执政,希望治理好国家已有70余年了,不如回过头来改革。改革就可治理好。治理好了,灾害就会一天天消除,福禄一天天到来。《诗经》上说,宜于人,宜于民,就能秉承天赐的福禄。治理国家,适合于民,理所当然享受天赐福禄。仁、义、礼、智、信这五种恒久不变的道理,是人君治理国家应首先培养整饬的。这五者得到了培养、整饬,就能够享受天的保佑,享受鬼神的阴庇,德行就能够施及全国,延及一切生命。

董仲舒引经据典,从无人关系出发,总结了三代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指出了汉武帝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汉武帝阅罢董仲舒的对策,被其缜密的逻辑思维,富于理性的新颖论点折服。他要看看董仲舒的深度如何,接着,下了第二道制书:

虞舜为帝时,整日漫步在岩廊之上,拱手相抱,无所作为,而天下太平。至周文王时,每天忙碌,至太阳西斜仍无暇吃饭,国家亦治理得很好。帝王之道,难道不是一脉相承吗?为什么有劳逸的不同?

勤俭的人不做玄黄腹旗作修饰。到了周朝,修宫殿,乘玉路之车,朱丹其盾,以玉为斧,八佾舞于庭,而颂扬之声不断。帝王之道,难道意趣不同吗?

殷人用五刑责罚邪恶,用皮肉之刑来阻止犯罪。成康之世,刑措四十余年而不用。没人犯罪,监狱是空的。秦朝用刑酷烈,被杀死的人太多,几乎没有人不受到刑罚。

“朕晚睡早起,深思前王之法,被奉为至尊,彰明大业,都在于以农为本,任用贤能。现在朕身体力行,耕种藉田,为民表率。勉励行孝悌之道,尊崇有德之人,派出许多使臣去慰问勤劳之人,抚恤孤独,可谓殚精竭虑,却依然没有获得功绩美德。现在阴阳颠倒,到处充满邪恶,遇有灾害,黎民百姓得不到赈济,廉与耻不分,贤与不肖相混。所以,我要广招贤能之士,详细写出你们的见的见解,以称朕意。”

董仲舒在他的对策中,进一步总结了三代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指出了秦朝以法治大下,赋敛尤度,导致“死者相望而奸不息”的教训。他说:

臣听说,尧受天命,把治理天下作为忧虑的对象,并没有以获位为快乐。他诛伐乱臣,力求贤圣,所以得到舜。禹、后稷等圣人。有了众多圣贤的辅佐,教化大行,天下和洽。百姓都安仁乐义,各得其宜,行动合乎礼法,从容得体。尧在位70年,禅让于舞。舜继承了尧时功业,所以无为而天下治。到殷纣之世,倒行逆施,残暴无度,杀戮贤知,残害百姓。伯夷、太公都是当代贤人,却进而隐居,不为朝臣。忠于职守的人,都奔走逃亡至河海之上。天下大乱,百姓不安。所以,天下人都离开商纣,投奔周朝。文王顺应时势,以至贤为师,闳夭、太颠、散宜生等都集聚朝廷为官,施爱于万民,天下人都归附他。止匕时,纣尚在王位,尊卑混乱,百姓逃亡,文王哀痛欲安抚他们。因此,忙得无暇吃饭。由此看来,帝王传承相同,而劳逸不同,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啊!

臣听说,用玄黄旗旗修饰,是为了明尊车,别贵贱,勉励德行。所以《春秋》经中秉承天命者,都改正朔,易服色。这是顺应天意啊!宫室社旗制度,都是依据规则来制定的,勤俭并非圣人中庸之制。良玉,资质润吴,不用雕琢。普通的玉,不雕琢,就不能形成鲜明的纹路。君子若不学习,就不能形成良好德行。

圣王治天下,按才能授以官位,用官爵俸禄培养他的德行,用刑罚来威慑恶行。所以,百姓通晓礼义,以违背君王为可耻。武王推行大义,铲平贱贼。周公制礼作乐,来作修饰。到成康时,出现盛世,监狱空虚40年,这是推行教化仁义的功效,而非皮肉之刑的结果。到了秦朝,则不是这样,效法申、商之法,推行韩非的学说,憎恨先圣王所推行的道义,把贪婪作为风俗,不用德行教化百姓。根据名声去谴责人,却不考察实际情况。做善事的人不一定能得到豁免,做坏事未必受到刑罚。百官都以虚辞掩盖事实真相,外表上以礼事君,内心里却有背叛君之心。造假以掩饰欺诈,追逐利益不顾廉耻,重用酷吏,赋敛无度,耗尽百姓财力,百姓失散逃亡,不能从事耕织,群盗四起。因此,受刑者众,死者相望,而奸邪不止。

陛下亲自到藉田耕作,作为百姓的表率,晚睡早起,忧劳万民,思考前人之法,力求贤人,这也可以说是尧舜的用心。然而,陛下没有什么收获,对贤人劝勉不够。平日里不养士,需要时,却想求贤,犹如不雕琢玉,却想得到纹采一样。养士最大的机构,莫过于太学。太学是培养贤士的地方,教化的本原。现在一郡一国之众,没有人应诏对答,这就是王道远远没有达到这些地方。臣希望陛下兴太学,置明师,培养天下之人,多次考察,以使士人人尽其才,这样,就能够得到天下才智超众之人。现在,郡守。县令,是百姓的老师、统帅,要让他们继承王道,宣扬教化。老师、统帅不贤明,那么君主的德行得不到宣扬,恩泽得不到流传现在的官吏既不教育下民,又不传承君王之道,暴虐百姓,与奸邪之人狼狈为奸。贫穷得不到赈济,孤弱得不到帮助,这些都不合陛下之心。因此,出现了阴阳颠倒、邪恶充斥。百姓无助。黎民得不到赈济的局面。归结为一点,官吏不贤明。

居高位的官吏多出自郎中。中郎。二千石官吏的子弟可凭借父位选为郎中,义可凭借钱财选为官吏,他们不一定就贤明。古代所说的功过,以官吏是否称职来区别,并不以时间长短为标准。所以,才能低,虽然做官时间长,也只能做小官;才能高,时间虽短,也不妨做君王的辅佐。这样,官吏都皆尽其智,皆尽其力,致力于他的工作。现在却不同:做官时间长,资格就老,能够做高官,造成了今日的廉耻混乱,贤与不肖混淆。臣愚以为,让列侯、郡守、二千石官吏选择辖区内贤能的人,每年推荐二人,借此可以考察官吏的才能。推荐的人贤,就奖赏推荐者,反之要受到惩罚二千石的官吏尽心竭力求得贤能的人,天下的贤人都授以官职,使其人尽其才,这样,国家就能够得到天下所有贤能之人,三王之时的盛世就容易变成现实,陛下就能够得到尧。舜一样的美名,所以,不要以时间作为考察功绩的依据,实际考察贤能才是上策。水良据才能授以官职,视其品德定其官位。那么,廉与耻、贤与不肖就区另别开来了。

汉武帝早就想成就一番事业,看了董仲舒的第二道对策,心里痒痒的,心知此人智谋可用。于是下了第三道制书,表示欣赏董仲舒天人相应的观点。他在诏书中继续发问:“朕听说善于谈天的人,一定能从人事上找到证明;善于说古的人,一定能在今天找到验证。故朕虚心询问天人相应的关系,渐渐灭亡或渐渐昌明的道理,接受历史的教训,改正以往的所作所为。大夫已经谈论了治国的大道理,陈述了历史上治乱的原因,请讲得再透彻一点。”

董仲舒的两次对答都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十分高兴。在第三道对策中,他郑重提出了自己思考多年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

“天是万物之祖,包含一切,没有不同,又创造日、月、风、雨来调和万物,通过阴阳寒暑使万物成长。圣人效法天而创立道,普遍爱护,没有私心,广布德教,施行仁义,使道丰厚,设义立礼,用以引导。春,天使万物繁育,仁是人君用来爱护百姓的;夏,天使万物生长,德是人君用来培养百姓的;霜,天使万物萧条,刑罚是人君用来惩罚人民的。天人相互验证是古今一贯的道理。孔子作《春秋》,上揣测天道,下依据人情,参照古代考察当今。所以,《春秋》经中所讥讽的,必有灾害发生成春秋》经中所憎恶的,必有怪异出现。记载郑国的过失,兼论灾异的变化。由此观之,人的所作所为,是好是坏,与天地互相流通往来,相互回应。这就是所说的,天是万物之端。古代官吏,致力于行善教化万民,万民得到教化之后,天下就没有一人因犯罪而获狱。现如今,世道崩塌,得不到整顿治理,无以教化万民,万民放弃行仁义,而苦苦追逐财利。所以,犯法获罪的人就非常多。天意就是所说的命,天命离开圣人不行;质朴就是所说的性,性情离开教化就培养不起来;人欲就是所说的情,情离开法令制度就得不到节制。所以君王在上谨承天意,以顺天命,在下致力于明教化,来培养万民,端正法令制度,区别上下尊卑之序,来防止人的欲望。这三者,是治国的根本。

积小致大,积少成多。圣人没有不是从愚昧到英明,从卑微到显赫的。尧从诸侯升至大子之位,舜从深山兴盛起来,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循序渐进的结果。自己说出的话,不能搪塞;自己做的事,不能有所掩饰。言行是治国之要,是君子能够感动天地的原因。能尽众小,就能达到高大;能谨慎微小,就能显露英明。尧兢兢业业推行其治国之道,舜小心谨慎推行其孝悌之道,积聚善行,名声就显赫;德行显露,地位就尊贵。这就是渐渐昌明的道理。积累善行,犹如身材修短却日益增长;积聚邪恶,犹如用火烧油,这就是唐虞美名流传,祭纣遭人唾弃的原因。善恶相从,就像身影相随。桀纣暴虐,信谗害民,贤智之人都隐退,邪恶一天天暴露,国家一天天混乱,还自鸣得意,以为如日在天,永远不会灭亡,最终导致国家破败不堪。暴虐忤逆的统治者也不是一下就灭亡的,也是逐渐的过程。桀纣虽然无道,却也享国十余年,这就是渐渐灭亡的道理。

古代的天下,也就是现在的天下,现在的天下,亦是古代的天下。同是天下,古代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好,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官吏无奸邪,百姓无盗贼,监狱空虚,恩德润及草木,被于四海,凤凰来集,麒麟来游。用古代衡量现在,为什么相差如此之远呢?为什么衰败混乱到如此程度?是失去了古代的道吗?还是违背了天理?努力沿承古道天理,返归天命,就能够恢复!

天赐万物也是有所区分的,给牛牙齿,就不给牛角;给鸟翅膀,就不给四条腿,接受大的就不能获得小的。古代享受棒禄的,就不能从事耕种,亦不能从事工商,这与天意相一致。得到大的,又争取小的,天尚不能给予满足,何况人呢?受到宠幸,拥有高位,家室温暖,薪俸优厚,凭着富贵身份仍与百姓争夺利益,百姓怎能听从于他呢!致力于广置奴婢、田宅、产业,永不停止,百姓就会变得非常穷苫。有钱人生活奢侈,财富四溢。穷人生活困苦,仍得不到国家救助。民不聊生,当然也就不回避死亡。既然如此,又怎能回避犯罪呢?这也是造成刑罚不断,犯罪依旧众多的原因。享受俸禄的,只要安于官位,不与百姓争位,那么利益即可平均分配,百姓也就家庭富足。这是天理,也是上古之道。大子依法订立制度,大夫应当遵循执行。天子大夫好义,百姓就有仁德,风俗就美好;天子大夫好利,百姓就奸邪,风俗就败坏。天子大夫是下民效法的榜样。

《春秋》经中所讲的大一统,是天地间不变的原则,古今共有的道理。现在人们学习各种学说,持有各种论点主张。各种学说不尽相同,各持其理,这样皇帝就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法令制度多变,下边的人就不知所从。臣愚以为凡不属于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都要灭绝其迹,不要让各家学说相互并存。如果各种邪僻之说灭迹,都统一于儒家学说,就可做到政令行,法度明,百姓有所归一。”

汉武帝每下一道制书,董仲舒就有一篇措辞得当、说理透彻的对策,三道制书,三纣对策,一问一答,有问必答,丝丝相扣,字字句句都切中武帝的心意、通过这二封对策,董仲舒在诸儒中脱颖而出。

董仲舒的对策,洋洋洒洒,以古论今,为汉武帝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在第三道对策的最后所提出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主张,更令汉武帝欣喜不已,汉武帝终于有了推崇儒术的理论依据。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也是董仲舒三封对策得出的最终结论。汉武帝十分欣赏董促舒的这一主张,进而在全国推行,罢黜了儒家以外各家学说,从此之后,以董促舒为代表的新的儒家学派代替法家、道家成为一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为了按照儒家主张培养统治人才,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中央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官职,教授儒家经典。选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和“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汉书·儒林传序》)者五十人,为博士弟子员。经过学习,考察试用,通一经即可补吏,优秀的可得为郎中。在地方郡国设郡国学,同时,授权地方郡守(二千石)根据儒家标准“择吏民之贤者岁贡二人”,称为“教廉”,到朝廷做官。

习管汉武帝欣赏董仲舒的才学,钦侧重他的博大精深,但对策结束后,汉武帝只是任命他为江都相,事易王刘非。习管如此,董仲舒还是走上了他人生中极为短暂的仕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