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
34752600000007

第7章 天堂之行的哭别

自古以来,民间有重送终厚葬的习俗,“慈孝文化之乡”浙江,“孝爱(德)文化之乡”江苏、湖南等省的丧葬风俗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一些地方视送终厚葬是子孙尽孝的最后礼俗,其全过程谓“孝”,丧葬礼仪繁琐,迷信色彩甚浓。虽说如此,而丧葬之习,比如送终、报丧、大殓和供木主的习俗仍洋溢着慈风孝行的温暖。古人释“孝”,为保育与居丧,前者有《大戴礼记·保傅》为记:“孝者襁之”,卢辩注:“请保母也”;而后者则是守孝、戴孝。

守孝与戴孝是晚辈对逝去亲人的哀悼,20世纪90年代中期,旅居美国费城的慈城陈家女儿倩凤在回忆祖母去世时,因自己结婚不宜破孝而不着素衣戴孝,因此而觉自己不孝,一生耿耿于怀。可见,守孝、戴孝是多么令人刻骨铭心。

在古代,葬礼大抵包括选坟设墓、举办丧事和居丧祭奠三个阶段,而且每一阶段又有一定规制,分别是埋葬制度、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三个制度已基本消逝了,然而有些习俗还在延续,有的还留有痕迹。至少在民国年间,若遇父母亲、祖父母过世,男性晚辈还是以孝子孝孙,女性则以孝女孝妇的称谓而参加其葬礼。亡者下葬后,有的孝子还会昼夜在坟前守护一段时间,俗称“守孝”,有官职在身的则为“丁忧”。其葬礼中所用的器物,几乎都带“孝”字,如晚辈们所着衣裳称“孝服”,孝子手执的哭丧棒俗称“孝杖棒”,亲朋好友前去灵堂吊唁俗称“吊孝”,葬礼的仪式歌又称“孝歌”等等,由此可见,天堂之行的哭别是晚辈最后的行孝。

送终

弥留之际,亲属好友环侍床前目送,小辈要跪在榻前,聆听或作最后的告别。在外地的子女,尽数返家,为父或母送终,否则视为不孝。宁波有长子扶父或母趺坐的风俗,出于俗谚“晓得死,爬起坐”。谓坐着死去,死者坐化,灵魂可升天。送终子女到齐为“福气好”,倘有儿子在赶回家的途中,则为临终者灌参汤,以延续生命,等人一到,称呼一声,目送亡者的灵魂离开人间去另一个世界。人们自然祈求逝者能升西天极乐世界,祈求逝者能够“事死如事生”,因而临终哭别是以各式各样的习俗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和祝福。

宁波地区的习俗是等逝者断气,边号哭举哀,边焚烧锡箔纸钱,谓之“送盘缠”。

在浙江富阳地区,则是给逝者烧上两双草鞋,谓赠给引逝者离世的黑无常、白无常,然后到土地庙、城隍庙烧香,为灵魂引路。

绍兴地区有“叫河港”的送终习俗,即父亲或母亲一断气,女儿就沿着家居的河沿,悲哭号叫。此俗出自东汉孝女曹娥沿着河港号哭寻父的典故。

山东省的民间将死去的人转移到明间,由儿女为其梳洗,即为送终。

民间称年老病逝为“寿终正寝”,或称“老了”“回去了”“走了”。称送终为“送老”。长者临终前,亲人无论近远,都要赶赴家中,并守护床前。一旦长者断气,亲人齐声呼唤,以慰藉逝者。

报丧

将逝者的丧事告诉至亲好友,俗称“报丧”。宁波有“倒挟报死伞”俗,即报丧人腋下倒挟一把伞,低头赶路,途中不与人交谈,到目的地后,将伞头朝下,伞柄朝上竖放在门口,以示凶信。而接报家人见状,自然明白,连忙煮一碗蛋汤请报丧者进门食用,俗称“报生不空手,报丧无空口”。浙江另外一些地区也有此俗,招待报丧者吃点心,谓解晦气,很富有人性,因为报丧者痛失亲人,又是长途跋涉,人处于饥饿、劳累和悲伤之中,而这点心正好充饥解乏、温暖人心。浙江的一些乡村,接报者须掷碎一只碗以解晦气。嘉兴地区有报丧者脚穿草鞋、腰系白布带,至目的地在门外报告丧事的俗规,接报家捧出一碗茶饭或蛋汤让报丧者在门外吃完,方可入门叙事。

山东中部地区的报丧习俗比较特别,逝者的子女及其他亲属在办丧管家的带领下,在奏乐班陪行下绕村庄串行一圈,逢人便跪倒磕头,向村里所有的乡亲跪拜,以告家有丧事,乞求乡亲父老眷顾垂怜。

大殓

大殓,宁波亦称“入木”“入殓”“落材”,此俗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告别,故仪式十分隆重而程式化。各地大殓的习俗各有不同。笔者儿时经历过太外婆的大殓,大约是七八岁时,因第一次遇到“死亡”,什么都不懂,只是跟着父母等长辈伤心地哭。因逝者是抱我长大的阿太,所以下殓也不怕,趴在棺材边很想见她。旁边阿姨拉开我,说我的眼泪不能滴在阿太身上。我被她从棺头拉到棺尾,看着大人将一条重被放入棺材内……此刻,外婆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唤我,又拉我到棺中间,并将我的手拉入棺木,靠近阿太的手,外婆好像突然不悲伤了,镇定地说了句:“阿姆把阿大的冻瘃手收收去……”外婆所说的“冻瘃”,即“冻疮”。类似的做法,在慈城的民间,还有向逝者发誓之习俗,盖棺定论,不得反悔。

在郴州地区,凡吊唁或大殓,有聚席唱孝歌之俗。歌词取于《二十四孝》,领唱唱一句,孝子孝孙必呼亲一声而应答。

供木主

供木主,即长辈死后供上木主神位,以尽子孙孝心。此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相传一对母子住在一山脚下,母亲体弱多病,儿子性情粗暴,母子俩以儿子上山砍柴为生。母亲疼爱儿子,而儿子却稍不顺心就拿母亲出气。有一天,儿子准备上山砍柴,出门前又粗声粗气地说:“老勿死的,我到东山砍柴,中饭早点送来。”母亲听后,很伤心。再说儿子在东山砍柴,砍累了坐在一株乌桕下休息,听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叫得欢,抬头一看是只老喜鹊叼着一条小虫,向几只小喜鹊飞去。不久,老喜鹊飞出鸟巢,后又叼来一条小虫,原来是老喜鹊在叼虫喂小喜鹊,这个儿子看明白了。突然,“啪”的一声,一团东西落在他面前,仔细一瞧正是那只老喜鹊,啪嗒啪嗒地扑扇着翅膀,嘴里还紧叼着一条小虫,头朝上一挺一挺地挣扎,可怜极了。他捧起老喜鹊,爬上乌桕树放老喜鹊入巢,想不到老喜鹊此时还拼命将嘴里的小虫塞入小喜鹊的小嘴,一声惨烈的啼叫后,老喜鹊头一垂,死了。顿时,枝头响起了小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唤声,声音凄惨极了。那声音似乎惊醒了这个儿子,他想起母亲对他的哺育,想想自己对待母亲的行为,真不如小喜鹊。而这时,母亲拎着饭篮一步一颤上山来,儿子看见母亲艰难地行走,挥舞柴杠三步并作两步跑下山接老母。谁知老母见儿子的样子,误以为要来打她,气急攻心下,一头朝路边的乌桕树撞去。等儿子赶到,母亲已一命呜呼。儿子后悔莫及,挥刀砍下乌桕树,叫来木匠师傅做了一个“木主”,在上面刻上母亲的姓氏供奉在家中。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较广,渐渐地供木主成了子孙尽孝的丧俗。虽然各地供法有所差异,但纪念亲人的寓意是相同的。

人啊,往往是等阴阳永隔才幡然醒悟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关怀之情,因而民间创造了诸多方式以寄哀思。如有的地方有贴孝对的风俗,以示对亲人的哀思,一般在门堂贴上“当大事”或“临大难”三个字,中堂张贴的白纸孝对内容往往为:“父去幽冥欣欣笑,子居家内切切啼”,“母殁幽冥母去,儿怀雨露儿悲”。

为防止“儿怀雨露儿悲”,则不妨生前尽孝,以免“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经十几或二十几个生日,继而是婚嫁的转折,大大小小说法各异的寿庆,慢慢地走向死亡,这便是一个人的一生。期间所经历的诸多约定俗成的规则礼俗,便是人生礼仪的规范。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律己敬人的言行。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人生礼仪大多规范着一个人与亲人间的相处方式,是处理家庭、家族内外人际关系的准则。以上一系列人生礼仪展现的是民间的慈风孝行,揭示的是为人父母、为人儿女的责任,特别是幼对长的感恩与反哺。

笔者认为,人生礼仪所揭示的责任与感恩,乃是慈孝文化当代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些价值观念体现于每一个人的言行中,这便是一个人的行为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