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论语,学管理
34747800000059

第59章 上下级相处不能逾越“礼”的准则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孔子说:“你在上位,用庄重的态度看待他们,就能得到民众的敬重。

【评 析

孔子所说的“礼”,其目的是为了约束人的行为,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但是其“礼”并非单纯的指一种制度,而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上下级相处时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临之以庄,则敬。”这句话意思是说,管理者不要和下属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下属一个庄重的面孔,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尊敬。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善于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远近亲疏,使自己的管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者要和蔼可亲,与群众打成一片,与下级建立密切联系。这话从原则上讲无疑是对的,但凡事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则可能适得其反。与下属关系过于亲近,并不利于管理者的工作,反而会带来许多不易解决的难题。所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刺猬”理论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刺猬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度又不至于被扎。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理论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

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理论,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适当的摆摆领导“架子”,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管理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说起“架子”似乎就很是让人讨厌,认为是脱离群众的表现;但实际上,它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内在的理由或者说合理性。“架子”会增加管理者的气势和威严感,只要做得不过分,它无疑会使管理者显得更有魅力。普通员工都有服从权威的倾向。而管理者通过得体的“架子”而表现出来的自信心、意志力、傲视群雄的态度以及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气势则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权威,使自己显得更有魅力,显得更像管理者,更能从形象上唤起别人的敬佩和好感。

“架子”其实就是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并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要刻意符合上下级之间的“礼数”。许多管理者正是通过有意识地保持与下属的距离,使下属认识到权力等级的存在,感受到管理者的支配力和权威。而这种权威对于管理者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行自己的政策和主张是绝对必需的。如果管理者过分随和,不注意树立对下属的权威,下属很可能就会因为轻慢管理者的权威而怠惰、拖延甚至故意进行破坏。所以,管理者通过“架子”来显示自己的权力,进而有效地行使权力是无可非议的,对于管理者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也是必要的。

管理者与下属保持距离,摆摆“架子”,可以达到许多独到的驾驭效果:

首先,可以避免下属之间的嫉妒和紧张。如果管理者与某些下属过分亲近,势必在下属之间引起嫉妒、紧张的情绪,从而人为地造成不安定的因素。

其次,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

第三,与下属过分亲近,可能使管理者对自己所喜欢的下属的认识失之公正,干扰用人原则。

第四,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树立并维护管理者的权威,因为“近则庸,疏则威”。

作为一名领导,要善于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远近亲疏,使自己的领导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对不同的人行使不同的“架子”就会形成不同的人际距离。管理者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这种距离,从而把不同的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调动起来,为实现管理的目标服务。

管理者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在无形中造成员工对你的尊敬之意,会为你的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那么管理者该怎样树立自己的权威呢?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行为是无声的语言。很多员工与领导直接交谈、交往的机会不是很多,他们了解你往往是远远地看到你的一举一动,或通过其他一些材料,员工们会根据每一个较小的事情来判断你。当你显示自己的身份时,你是将办公室的门敞开还是紧闭。当你走出办公室如何与员工打招呼,你如何接听电话,如何回复来信等,每一个细节都会映入员工的脑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向员工们传达了自身的一份信息。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管理者的身份权威,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表现出来的,聪明的管理者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