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论语,学管理
34747800000035

第35章 学习就需要创新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好像追赶不上那样(心情迫切),(学到以后)还担心失去它。”

【评 析

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曾说过一句话;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

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如果没有旺盛的进取心,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因为领导活动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所以,领导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工作的多变性和动态性更加显著,形势复杂多变,机会转眼即逝。

管理者如果不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无法跟上形势的变化,就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现代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当今世界,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过程或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需要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新的回答。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才能解决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才能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管理者的创新离不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思维,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很多时候,并不是管理者的天才能力成就了某项事业,相反,而是那些事情本身极具挑战性,迫使管理者不得不变换多个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以寻找妥善的解决之道;同时,在选择衡量最佳方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应对各种挑战的有效方式。可以这样说,创新的思维方式,成就了那些卓越不凡的管理者。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8年,是中国设计制造以透平机械为核心的大型成套设备的集团企业。

多年来,陕西鼓风机公司以市场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手段,通过深入贯彻以“陕鼓模式”营销战略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从一个从事风机制造的传统机械工业企业逐步转变为以透平机械为核心,为用户提供系统集成和系统服务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并逐步走上了一条高端发展的路子。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陕西鼓风机公司依托知识产权,开辟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2004年底,集团的技术线进行了流程再造,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结合市场销售,开发新产品。在此基础上,陕西鼓风机公司加强自我保护,对专利的申请提出全年的考核指标,并纳入月份计划任务书,以提高专利申请量。

集团在日常研发过程中注重运用专利制度规则,全面开展了企业专利战略。陕西鼓风机集团是设计制造大型透平鼓风机、压缩机、能量回收装置并成套供货的国家大型专业骨干企业,企业产品主要有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TRT)、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通风机五大类30个系列近500个品种规格,技术领域涉及流体力学、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因此,加强专利战略研究,是陕西鼓风机集团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工作中,研发人员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并运用对专利文献的检索,为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提供决策。

陕西鼓风机集团勇敢依托知识产权,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子,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团队的发展是离不开创新的,创新可以使企业处处把握先机,时时抛出新招,吸引公众的眼球和欲望,开拓出全新的市场。

很多商界人士总是沉湎于过去的经验和成就,而成功者始终不渝地在寻求创新。

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位极具创新能力的管理者。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迄今为止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大危机,其中以美国所受的危害最深。

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只知道墨守成规。还是一味推崇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百多年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大推动作用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932年在竞选中,胡佛除了毫无根据地发表盲目乐观的演说外,拿不出任何新政策来摆脱经济危机。而罗斯福则针对美国经济危机,深刻地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要用政府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

后来,他采纳凯恩斯理论彻底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罗斯福总统为美国人民实行的新政,是一种超凡大胆创新之举,“新政”使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国家调节干预经济政策的开始。罗斯福的新政,也是他能够成为二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总统的原因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如果没有旺盛的进取心,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就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工作就自然没有起色。

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面前正是缺乏创新能力,墨守成规,所以连任竞选失败。而罗斯福正是依靠他的创新能力,当上总统,并成为一代杰出的管理者。

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认为,每隔三年左右,团队必须对自己业务的方方面面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严格评估。这一点至为关键。他要求企业要善始善终地仔细检验自己的产品、流程、技术、市场、分销渠道和员工活动,然后自问:在现有的市场、客户、资源的条件下,我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停止挥霍自己的资源,转而继续寻求创新。

首先,创新是一种观念,是一种心态。

很多时候,被管理者认为不可能的事,却被善于创新的管理者做到了。所以只有持有一种执著、坚定的创新观念,才能够使不可能变成可能。由此看见,创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其次,创新就是要勇于否定自己。

团队中的很多人,尤其是管理者,往往都非常钟爱自己的作品,不愿意改动它,也不许别人去改动它。创新需要否定自己,否则,创新者将成为下一次创新的障碍。再次,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行动。团队如果要创新,在考虑产品研发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像外行的消费者那样简单地思考问题,当然,这也包括服务流程以及管理机制的创新。当然,具体行动的时候你必须是内行,要依靠专业人员去制定和实施。第四,创新就是要突破极限。凡是挑战极限的事情,都无法用逻辑证明,因为以前没有先例。然而,正是有了这种不拘常理的挑战极限的心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管理者要想具备非常规的领导力,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一个管理者要想拥有凝聚力,就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