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论语,学管理
34747800000024

第24章 危机也可以用来激励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病重,把他的弟子召集到身边来,说道:“你们看一下我的脚!看一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正如《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如同面临深渊,又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可以免于灾难了,弟子们记住了!”

【评 析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就说过,自己是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经营着海尔,只有这样,自己和公司才能长久。

危机是企业运营的常态,无处无时不在。在张瑞敏看来,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企业家,不配做现代企业家。企业最大的危机和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自我。张瑞敏告戒海尔人“企业竞争没有终点,没有胜负。要保持永远的忧患意识。”

本田公司在一个时期曾陷入发展困境,公司的总裁本田宗一郎认为,如果将一个公司的员工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可缺少的干才;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才。显然本田公司最缺乏前两种人才。

但本田也知道,若将终日东游西荡的人员完全淘汰,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将蒙受损失。这些人其实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如果全部淘汰,显然是行不通的。经过再三的考虑,本田找来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副总裁宫泽,并谈了自己的想法,请宫泽出主意。宫泽告诉他,企业的活力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全体员工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取决于全体员工的活力,特别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活力。公司必须想办法使各级管理人员充满活力,即让他们有敬业精神和进取心。本田询问有何良策,宫泽给本田讲了一个挪威人捕沙丁鱼的故事,引起了本田极大的兴趣。

挪威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抵港时鱼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因此,渔民们想方设法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收入丰厚,但原因一直未明。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在返港之前,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鲶鱼。放鲶鱼有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向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本田听完了宫泽讲的故事,豁然开朗,连声称赞这是个好办法。宫泽最后补充说:“其实人也一样,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外面有压力,存在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有活力。”本田深表赞同,他决定去找一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的员工队伍,制造一种紧张气氛,发挥“鲶鱼效应”。

说到做到,本田马上着手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特别是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否则公司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经周密的计划和努力,本田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

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首先制定了本田公司的营销法则,对原有市场进行分类研究,制定了开拓新市场的详细计划和明确的奖惩办法,并把销售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的要求,上任一段时间后,武太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及亚洲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本田对武太郎上任以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于他的工作表现,而且销售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带动了其他部门经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本田深为自己有效地利用“鲶鱼效应”的作用而得意。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利索、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主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似的感觉。

倘若团队成员没有危机意识,安于现状,那这样的团队自然是不会进步的,正印证了那句老话“不进则退”。有的团队,它们的成员是非常优秀的,可是由于安于现状,或者是因为机构的体制,使得他们不大乐意努力工作。

任何事情往往在没有达到成功的顶峰时就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危机感和风险意识,久而久之,一种自满情绪将弥漫在公司内部,在奋斗、挣扎时的那种紧迫感逐渐消退了,许多人会认为自己应该有享受成功的权利,企业失去了初创时的活力。由于抵挡不住竞争中的横逆,离失败就不远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险恶之际,既会不遗余力奋斗发挥潜能,爆发出异乎寻常的勇气,又会自动放弃平素的偏见与隔阂,团结一致共渡难关。一些有远见的管理者会有意识地利用这种负激励效应,适时制造些紧张空气,让员工时刻有种危机感。日本松下公司总经理山下俊彦非常注重在公司造成危机感和饥饿感,他认为企业越大,衰落危险就越大,并常用—些企业失败的教训提醒全体员工,使员工在“大好形势”下,也保持一种危机感与警觉。

因此,他们始终追求新目标,而不是“知足常乐”,以使企业保持长盛不衰!

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干扰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因素构成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在竞争的平台上,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以破产而告终。成功固然是值得庆祝的,失败也没必要去悲哀,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在具体的管理中,管理者可以不时地提醒你的员工,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尽其所能,不至于怠慢企业和工作。

企业要想不断地稳步发展,就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危机迟早都会来的,危机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是否具有危机意识,关系着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行动力,亦维系着组织的成长与创新。一个组织越是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就越容易忽略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危机意识。越缺乏危机意识的组织其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不足,也就越可能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

知人善任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孔子的弟子樊迟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做到“智”。孔子说:“知人。”孔子认为“知人”和智慧是相通的。欲要善任,先须知人,自古以来就有伯乐识千里马之说。从古至今,众多的“千里马”都是得益于众多的“伯乐”而得以奔腾万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