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人格地图
34648400000123

第123章 崇文重教 重贵轻富

客家先驱来自中华文明发祥地,远祖多系仕宦之家,书香门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认为读书才能识理、明志,才能有出息。艰苦的环境激发了客家人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品格。客家地区历来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甚至视教育高于一切,这是客家地区文化发达的重要原因。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前,他们用宗族教育来传承文化,客家人都是聚族而居,于是大力创办族学。曾在客家基地梅县传教20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在他所著的《客法词典》的自序中描述:

在嘉应州(即今梅州市),这个不过三四十万人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学校。一个不到三万人的城中,便有十余间中学和数十间小学。学生的人数,几乎超过城内居民的一半。在乡下每一个村落,尽管那里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也不过三五千人,便有一个以上的学校。因为客家人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那是他们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个祠堂也就是学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有六七百所学校,这真是一桩骇人听闻的事,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无逊色……祠堂都有许多公产,遂将公产所收入的用来办学。学生大抵免费,所有虽属乞儿子弟,亦有读书求学的地方,而不致成为文盲,此即所谓教育机会均等者是也。

客家人的校址一般就设在祭祖的祠堂或宗族老屋里,族内每个小孩到学龄就可到族学去上学,而且由宗族出资延聘教师,类似义务教育。他们有一整套办学规约,如凡有学校的乡村,均有公堂田,收入作为学校的经费。后来在此基础上更发展为义学教育,把免费教育扩大到宗族以外子弟。一些有条件的大族,甚至创办自己的族学。在宗祠里,在祖宗神位前读书,更能激励小孩好好读书,并期盼得到祖先的保佑,以利将来科场得志,光宗耀祖。这是客家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虽然在客家地区也有官(府、州、县)学、书院、社学、私塾、义学等,但实际上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官学是每府才一所,招不了多少学生,何况还要通过考试,平民难以染指,只是有名无实。私塾为富家设立的家塾,只接纳自家子弟。义学是私人捐助为家贫儿童设立的学校,数量少,规模小。还是族学才担当客家子弟的普及教育大任。清末民初,族学大多发展成为新式小学。据统计,1912年全国有小学86318所,仅梅州客家人所创办的小学校就占总数的1%以上;而当时的梅州总人口尚不到全国总人口的0.5%。1927年梅州有小学2427所,可见这地区儿童入学率之高。1929年梅县有中学16所,学生达3000人,全国少有。在20世纪40年代末,梅县就有三四十所中学,普及中学教育为全国之冠。

客家人的基本价值观是重贵轻富,他们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中举,才能光宗耀祖;最少也得捐个出身,求副顶戴,才能厕身上流社会。要不然任你腰缠万贯,只不过是个见不得大场面的土财主,在读书人面前逞不了强,在宗祠族祠里摆不得谱,立石旗杆肯定没份。石旗杆作为科举功名的标志,它在客家人心中有崇高地位。汀州街市很逼仄,只有试院、文庙和书院等文教建筑盖得壮丽辉煌。汀州连城县,历史上本为盗贼渊薮,民风尚武,好勇斗狠,远近闻名。但自南宋设县以后,文教渐兴,名儒辈出,如今已是崇文尚武的典范之区了,连城县的冠豸山上书院群就是范例。

客家人崇文重教后,取得成绩十分斐然,令人瞩目。仅以广东《嘉应州志》所载,清乾嘉年间,全州五县考秀才的达一万多人;在粤东北各客家县中,明代共考出进士67名,举人654名;清代有进士187名,举人1276名。仅大埔县,清代就出了33位进士,194位举人。客家人强调:“读书耕田,忠臣孝子”。他们读书不一定要成为官僚,而是为获得良好的教养。据有人统计,客家人只占中国人口的1%,而进士及第者却占全国的8%。

直到今天,在外经商的客家人,尤其是在海外成功者,纷投资家乡的公益事业,他们的首选往往不约而同地选择教育。

客家人尚武崇文、重贵轻富,并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和“重名节,轻功利”的小农意识价值观的影响,所以经商方面较差,利希霍芬在评价广东时,说到客家人:

客家族有特殊的方言,客家话完整保存着太古的语言形式,除北部和东部的若干地方外,省内大部分地区说客家话。客家族人是劳动人民,从事农耕,在城市和港口从事交通或劳动。省内都市、商市中,没有客家族人,或者说,处于上层的是广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