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关键词影响你的一生
34632200000003

第3章 自我察觉与自我认识的迫切性

为什么“自我察觉与自我认识”这样的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

其实,这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民主化进程是相对应的。

计划经济时代,人生的路只有那么几条,且其原则还是:“服从国家分配”。因此,我们只需要服从国家的指挥就足够了。那时如果有人敢说“因为我是××,我有自己的理想和特点,这个工作不适合我,那个工作才适合我”,除非他是特权阶层者,否则,等待他的只有一个可能:走投无路。

现在不然,人生的路已从十字到米字到网状到无穷多样,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我们就会在人生机会的海洋中淹没,且是咎由自取。

抽象地看,机会多一定比机会少好,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机会越多,他的烦恼甚至痛苦就会越多,他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为无论一个人面临多少机会,多少道路,他在同一时间内真正能拥有的只能是一个机会,一条道路。拥有这个,就意味着失去了无数个其他,这已经让人有所不甘,若一段时间后还发现这个并非最适合自己,那时,悔不当初的失落感与挫败感,就有可能使人产生心理问题。

如果将缺少机会的痛苦和在大量机会前不知所措的痛苦量化,我想二者未必能分出高下。某种意义上,后一种痛苦可能比前一种痛苦的程度还深一点。

因为这还有一个社会比较的问题,在缺少机会的年代,由于绝大多数人都缺少机会,个人分摊到的痛苦相对就小些。而在当前,在周围存在大量机会的情况下,自己不知选择或选择失误所造成的痛苦就会很大,尤其在与成功的选择者进行比较之后。

此外就是人际关系问题。现在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改革开放导致的个性张扬,加上独生子女以及高考制度造成的现在的孩子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再有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合作的事越来越多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对人的人际关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自我察觉力高的人,通常对他人感受也较为敏感,能够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因此与人合作时懂得体谅、理解、支持和合作。

总之,与己相处,与人相处,都牵涉到自我察觉和自我认识的问题。

人有自我察觉和认识,未必就能够做好,因为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知行往往很不容易统一。

但是,没有自我察觉和自我认识,则一定做不好,因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是需要以“知己” 为前提的。

写到这,想起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一本小说,书名就叫《你到底要什么?》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可知自己到底要什么?

你可知这个世界太大,而我们太小,以我们有限的存在,能拥为己有的就更少,为了能最好地拥有,我们就必须首先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底要什么?

一个人,只要认识了自己就可以更好地做自己。

做自己?

难道我们一直做着的不是自己?!

只要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做着的是否是自己:

我正在做的事是我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吗?

我正在为之奋斗的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吗?

我正在过的生活是我自己真正想过的吗?

我正在做的让我自己拥有了可以持续发展的真正的快乐吗?

做自己就是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就是做能使我们的生命力得到充分表现的事情,就是做能让我们产生美好体验的事情。

做自己的人无论自己做着什么工作,无论自己是否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都会感觉充实、幸福,感到生命充满了意义,感觉生命十分美好。

做自己的人是很少产生难以排解的困扰的。他们会遇到具体的问题,也会因此而感觉烦恼,但这种烦恼只是暂时的,会随着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消退。不仅如此,由于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因而每一次具体问题的解决都会成为他们总体规划中有意义的一环。

一个人能否做自己是需要内外条件共同作用的。

就当今世界而言,生活在中东地区的人,大概是很难有机会做自己的。

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别无选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存在较大冲突,做自己往往就意味着对集体利益的背叛,不仅会受到社会的惩罚,而且也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市场经济中,随着社会能提供的机会急剧增加,一个人只要不违背底线伦理和法律法规,他几乎可以有无穷多样的选择。

但是,社会制度具备让人做自己的条件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做自己。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在社会潮流中保持信念、坚守自己。排除环境等因素对人的限制与束缚,这又牵涉到人的自我察觉和自我认识问题。

一个人,在不确知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的情况下,最安全、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从众,也就是跟着社会的潮流走。

在一个基本正常的社会(二战时的德国,“文革”时的中国社会都是不正常的社会),从众的好处是,因为一直跟着潮流走,至少可以保证晚年时的衣食无忧,而弊端则是,即使有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不一定有快乐和满意感。

打个比方,本来你是一朵如果开放就可以灿烂许久的菊花,你却硬要跟着潮流做一朵虽然美丽但却稍纵即逝的昙花。

你没有实现做菊花的灿烂,怎么会有快乐?你最绚丽的时刻是做着模仿别人的时刻,怎么会有快乐?你的生命没有能够尽情地表现自己,又怎么会有快乐?!

做自己的标志是适得其所。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都一样,都是未能适得其所,因而都会引起紧张与不快的体验。

年轻时忙着追潮流,对上述负性体验的感受不会太深,人到中年后,有了成功,却没有快乐,此时惊觉当年选择的失误。虽然理论上说仍然可以重新开始,如法国画家高更,40多岁后开始做自己,但那时需要付出的代价又有几人能够承担,更何况还有多种无法割舍的人际关系的羁绊?结果很多人只能是不了了之,给晚年留下一个挥之不去的遗憾。

有谁说过,世界上最美好的体验存在于一个人最想做的事情中。

做自己最想做的,体验世界上最美好的;成败置之度外,唯有体验的过程长青,这不正与“第四次浪潮”所凸现的体验观相吻合吗?!

认识自己也是为了能引导自己,做自己的导师。

我们都有过对人生导师的幻想,那种热望,那种急切,那种寄托着巨大期望的憧憬;

我们都有过对人生导师的坚信,似乎只要找到了他,我们就有望提升自己,从此就踏上了通往成功的坦途;

我们也都有过对导师的神化,他比好老师更为杰出,他能指点我们的全部生活,他拥有有关成长问题的全部答案。

不仅仅由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导师原型”,而且也由于人需要引导,所以我们才能如此执著地去寻找那种“全能”导师。

人需要引导,引导使我们有方向感和安全感,好的引导可以使我们超越自己,使我们充分发掘出自己的潜能。但现实是,人遇到人生导师的几率很低,遇到那种全能导师的几率则几乎是零。

这个世界原不存在万能导师。如果有,他也只能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中,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

尽管我们有时不如前辈和老师对我们自己了解得更多,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比我们更愿意了解我们自己;尽管比起前辈和老师我们还缺乏成长的经验与方法,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们更希望看到自己的成长;尽管我们的亲友都希望我们过最好的生活,但是,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渴望过属于我们自己的最好的生活。

哪里有愿望,哪里就有道路。

如此强烈的认识和实现自己的愿望,使我们具备了成为自身导师的可能。更何况,我们降生之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已经拥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内在导师,有人称之为“真我”,有人称之为“自性”(自身的神性)。

这个内在的自我,深植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要你愿意并且足够努力,就能找到它并且拥有它。

而一旦我们认识自己,我们就可以自我引导,就可以带领自己过一种最适合自己因而也是最好的生活。

我们的内在自我会首先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否有钱、是否有地位、是否有成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人价值,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宝藏。

我们自身的导师还会帮我们认识到:我们是严谨的还是随意的,是爱思考的还是爱行动的,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是强壮的还是柔弱的,是有特殊兴趣的还是缺乏兴趣的,是开放的还是保守的,是爱交友的还是爱独处的,是有远大志向的还是只想过好小日子的……

了解这一切,我们在做“我将往何处去”的人生设计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引导自己以最小的代价过上最适合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