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解人意与共情
我曾经屡次做这样一个小试验,在不同的人群中问同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大家的回答大多是:聪明、活泼、正派、热情、负责、善解人意等。
我会继续问大家:“现在,如果只允许你们保留这些人格特质中的一个,你们会选择哪一个?”
结果,所有人群最终选择的都是:善解人意。
不是说其他特质不重要,例如负责,而是人们——这些通俗心理学家们——凭自己的直觉意识到:具有“善解人意”这样一种人格特质的人,通常都懂得对别人负责,而一个负责的人却不一定“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的要点在于善于理解并且体贴别人,在心理学上,一个与此类似的术语就是:共情。
所谓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与情绪的一种人格特质。
从操作角度看,共情可以分解为:能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
是否具有共情能力,对人际关系、个人心态甚至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咨询中,我见过太多因为缺乏共情而造成的人际问题和心理问题了。
例如老师与学生有矛盾甚至冲突,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缺乏共情能力。于是,学生的任性被解释为故意作对,学生的贪玩被看做胸无大志,学生一时冲动违反校规的行为则被定义为道德低下。
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学生,这个老师还怎么能快乐?还怎么能享受自己的工作与人生?他与学生的关系又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再比如甲是个很聪明、很有才干的人,而且还非常热心并且慷慨。但是就由于她那种总是咄咄逼人的谈话方式,渐渐地,大家就开始躲着她了。
她来做咨询,充满了困惑和苦恼:“其实我就是说话不太注意,我一点坏心都没有,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现在那么不喜欢我,还总躲着我。”
其实,她不知道,并非大家不喜欢她,而是大家需要保护自己。因为她的尖锐让大家感觉不安全,和她相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她的无心之过所伤害,为了减少这种伤害,别人就只好一躲了之了。
其他如亲子冲突,很多时候则是因父母缺乏共情而起。比如孩子做错事后一时害怕脱口而出的否认,会被他们认定为撒谎;孩子替自己做的辩护,会被他们看成为顶撞甚至是不服从管教;而青春期时对异性表现出的好奇与欣赏,则常常会被父母解读为早恋……
再有,夫妻间的抱怨与指责,朋友间的误会与疏远,同事间的冷淡甚至戒备,师生间的曲解甚至对抗,上下级间的误解甚至敌意……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与缺乏共情有关。
总之,人通常会以“推己及人”的方式去理解别人(心理学上的术语叫投射),所以,生活中就常常会发生误读以及因为被误读而产生的孤独、无助甚至对立和冲突。
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要在各自现有的角度上尽可能寻找相同之处的过程。就是要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又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莫过于人际关系给人所造成的困扰了。尤其是青年人,尽管他们中大多都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积极上进的愿望,但是却往往被卡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以至于完全没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具备共情的能力,以上涉及人际关系的问题就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共情作为一种能设身处地替人着想的态度和能力,是直接关乎别人,间接关乎自己的一种态度和能力。
共情是人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人格特质。共情具有十分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一个社会人,他的共情能力的大小、有无,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心情,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
比如,同样是做父母,一对父母认为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沉默、烦躁和冷淡都是针对父母甚至是有意反抗父母;而另一对父母则把此期孩子的顶撞、任性甚至反抗解释为:孩子正处于急剧发展期,他不知如何面对身心发展的巨大变化,他需要时间去认识他自己,而所有他的叛逆行为都是他认真并痛苦思考人生的结果。
两种解释,导致两种不同的心情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