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33

第33章 巨无霸指数

谁的汉堡最便宜?

从我们一般人的感觉上来说,同样的汉堡不管在哪一个国家里都应该是价格相同的,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而且相差得非常悬殊。

1999年我曾经到美国考察,由于赶着乘飞机,所以早餐没有在酒店吃,到机场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吃了一个巨无霸汉堡,喝了一杯可乐。我们一共5个人,按着中国的标准应该花费不到100元的水平,而在美国西部的一个机场里,我们5个人却花费了45美元,当时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按着当时的汇率换算,我们每个人一个巨无霸汉堡,一杯可乐的消费,折合人民币405元,在中国完全可以到酒店里吃一顿大餐了。

在外汇理论中有一个购买力平价理论,它认为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通胀率的变动会被等量但方向相反的汇率变动所抵销。就是说如果某一个国家如果发生通货膨胀,通涨率达到10%,那么这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汇率就将降低10%。它的基本假设认为,一美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买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或者说同质同量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应当是相等的,这就是国际经济学中著名的“一价定律”。

可见,理论和实际并不吻合,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来,各个国家的货币在进行世界贸易的过程中存在着低估或者高估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确定一国的货币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呢?

1986年,《经济学家》发明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货币指数,叫做“巨无霸货币指数”,这个指数很有一点类似于“购买力平价指数”。他们每年对全世界120多个国家的巨无霸汉堡的价格进行一次调查,然后将其换算为美元,在《经济学家》上公布。人们只要根据《经济学家》公布的巨无霸汉堡在各国的销售价格,然后参照国家公布的实际汇率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出本国的货币是否被错误地估价了。所以,很多人们认为这个货币指数基本上可以指示出各国货币的汇率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并能够预测出汇率可能的长远变动趋势。

我们知道,“购买力平价”只是一个理论,理论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而检验这个理论的关键就在于“找出一种合适的参照物,使得各国的价格水平都能得到合理的反映”。因此,经济学家们想到了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选择它的理由很简单:第一,麦当劳在全球120个国家开有分店,巨无霸汉堡是按着麦当劳的统一标准加工制作的,其组成原料和工序在世界各地基本没有变化,可以保证同质同量。第二,巨无霸汉堡虽然只是一件商品,它却包含了多种原料和劳动,如面包、肉类、调料和人工制作,因此也可以把它的价格看作一种综合指数。

巨无霸汉堡在美国的售价是2.9美元。在中国,一个巨无霸汉堡的价格是10元人民币,按着现在8.1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汇率计算,折合为1.23美元。照此计算,人民币被低估了57.6%;在日本,巨无霸汉堡的售价是262日元,即262日元=2.9美元,这样1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应该是90日元。而市场的实际汇率是1美元兑换113日元,这表明,日元被低估了20%。作为对比,根据欧元区巨无霸的加权计算,欧元被高估了13%。最有趣的现象是,所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兑换美元都被低估了。菲律宾巨无霸的价格和中国大致一样,也是1.23美元,巴西的价格是1.64美元,被低估了35%;泰国的价格是1.21美元,被低估了52%;南非的价格是1.19美元,被低估了53%;英国的价格是2.8512,被高估了12%;丹麦的价格是2.93美元,被高估了15%;瑞士的价格是3.65美元,被高估了44%。

然而,巨无霸指数并不能成为一种精确预测的工具。

首先,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并不存在建立在“一价定理”基础上的实际购买力平价现实市场。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情况看,即便是单个巨无霸的价格,各年在各国和地区之间也差别甚大,因此,不应以某一个国家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据此得出“低估”或“高估”的简单结论。如果因为在中国每个巨无霸售价仅1.23美元,就认为人民币被人为地低估了,那么,是否因为2003年4月英国每个巨无霸售价为3.14美元,而认为美元也被人为地低估了呢?

其次,实际购买力中的“购买力”不能简单以某种产品的价格来计算,还应充分考虑到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尤其是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比如,2002年中国人均GDP仅1000美元左右,而美国的人均GDP高达30000多美元,这二者是不可比的。以购买巨无霸的能力计算,中国大中城市中95%以上的家庭将月收入全部用于购买10元一个的巨无霸也仅能买到200个左右,而美国制造业的一般蓝领工人每月薪酬足以购买2.71美元一个的巨无霸1000个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吃麦当劳只是一顿快餐,而在中国大中城市中众多家庭都将其看作有着某种享受的特殊消费(如许多家庭将上麦当劳当作是给孩子的一种奖赏)。事实上,对任何公司经营者来说,能够抬高自己产品的价格以换得更高的利润,总是梦寐以求之事。麦当劳的巨无霸在中国卖价10元人民币一个的现实,是由中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决定的。即使10元人民币一个的价格不高,但是麦当劳也只能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开店,而且不但不敢深入农村,甚至也不敢涉足绝大多数中小城市。换言之,如果麦当劳的巨无霸果真敢按美国价格在中国销售,恐怕用不了多少时日他们就门可罗雀了,收摊回国了。

另外,在中国还有众多商品价格明显高于美、英和欧洲国家,如小轿车、商品房、数码相机、家用电脑等等,为什么不用这些物价来解释所谓的“实际购买力”理论并证明人民币汇价被严重高估了呢?显然,列举巨无霸指数来证明人民币币值问题,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在方法上是不科学的。其实在目前世界贸易的现实情况下,根本找不到这样一种可以证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种“标准商品”。

实际上,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要求,所有商品在各个国家之间必须可以自由交换,巨无霸汉堡包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任何商品现在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巨无霸汉堡也只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饮食需求,并且,其价格也受到许多无法进行自由贸易的商品和服务的影响,例如麦当劳在各国支付的房租、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蔬菜等等,各国的价格都是千差万别的。

然而,巨无霸指数虽然存在着这些缺陷,但是它仍然具有它无法抹煞的特殊作用,至少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国家生活费用的差异,并且作为购买力平价指数的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