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26

第26章 经济周期

蝴蝶的翅膀是怎样掀起飓风的?

一年分四个季节,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夏日,百花盛开,草长莺飞;初秋,风吹黄叶,落花流水;寒冬,万里雪飘,一片萧杀。这是自然界岁月更替的周期。月相的变化也是如此,从新月到上弦月、满月,然后到下弦月,最后又恢复到新月的状态,一个周期也经历了四个过程。

一个产品从研究到成熟,然后经过衰退,最后在竞争中被其他新产品完全替代,也经历了萌芽、成熟、衰退、消亡的四个阶段。

可见,周期性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普遍的必然的方式。从微观的原素周期运动,到宏观的天体运动,从自然社会到人类社会,都概莫能外,这是自然规律。

经济运动当然也不可能逃离这个规律的制约,就是说经济也同样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可抗拒的。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被称为经济周期,它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经济周期一般是指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活动总水平扩张与收缩交替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经济扩张因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或消费约束,而出现经济收缩,经济收缩又因资源供给充裕或者消费需求拉动而重新进入经济扩张,周而复始,不断循环。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其中,经济的复苏和繁荣阶段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则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收缩期。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即繁荣阶段,最高点称为顶峰。然后物极必反,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

那么经济进行周期性波动的动力是什么呢?经济学家们为此提出了几十种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探讨。

比如,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这种冲击称为“外部冲击”。引起这种冲击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的突然变化、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自然灾害、政治动乱、石油价格的变化等等。以技术进步为例,因其具有不确定性,既有发生突破性进展的时期,也有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积累时期,技术进步的不稳定性,使得GDP的增长速度也不稳定,从而形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这种理论称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市场经济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发地迅速作出反应,故而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这些冲击经济的因素不产生于经济体系之内,与市场机制无关。所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典型的外因论。

而凯恩斯主义各派却极力主张内因论。尽管他们各派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认为是心理因素,还有人将其归结于货币银行体系的运转,也有人强调人口增长、资本存量、技术创新、经济组织的重要性,等等,等等。但都认为经济周期表明市场调节的不完善性。这就是说,在短期中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出现周期性波动就是必然的。因此,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本来所固有的,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消除或减缓。或者说,经济周期源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

但是,以上所有这些理论其实都不可能将经济的这种周期性运动停止下来,都无法迫使世界经济失去其周期性运动的能量。哲学理论认为,人们可以认识规律,但是人们不可能消灭规律。即使经济周期理论已经达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想要使这种运动停止下来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充其量只能实现认识这种周期性运动的目的,而在经济活动中更好地利用它而已,其他都是徒劳的、不现实的。外因也好,内因也好,总之经济波动是必然的。

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是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基础上的,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比如GDP增长率由6%上升到10%,或者由9%下降为4%。根据这种定义,衰退不一定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量的下降,只要其增长率下降,即使其数值不是负数,也可以称为衰退;虽然增长率是负数,但是如果它是不断提高的,也可以称为上升或者复苏。

经济周期的概念,容易给人们一个错觉,认为既然是周期,应该像元素周期表一样准确无误,是可以预测的。其实不然。我们应当看到,经济周期只不过是一种现象的描述,事实上不管是哪种理论,都只是对经济波动的一种解释,它是一种马后炮,而不是当头炮。因为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预测出一年四季24节气的准确时间,但是我们却无法预测一年四季各个节气可能发生的风云突变。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就好比这天空中突变的风云,每次都是不同的,因而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几乎不能准确地预测。否则,我们就会消灭衰退,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了。

一位气象学家曾经这样说:一只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地煽动几下它的翅膀,这股细小的气流运动也许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场强烈的龙卷风,最后很可能在南太平洋掀起一场强烈的飓风。人们称这种现象叫“蝴蝶效应”。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响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这句话来源于一个气象学家,但是它却经常被经济学家们引用。经济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和“蝴蝶效应”发生作用的机理极为相似。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会酿成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类似蝴蝶效应的事情是不断的,因此经济的波动也是不断的,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无须大惊小怪。当其处于顶峰时不要得意忘形,当其处于谷底时也不要过分恐慌。

现实当中,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波动具有破坏作用,而忽略了它的积极影响。其实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波动往往会推动公司改革,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管理效率。科龙在中国率先做出没有门把手的冰箱,实现了冰箱门可以两边开;古井贡酒是中国第一个标明酒的生产年份的企业。这些颇具价值的创新活动,都是在经济不景气、生产过剩的时候完成的。祸兮,福之所倚。老子的话是对的。

波动是必然的,运动是永恒的。但是无论它怎样变化,怎样运动,只要我们真正知道了“蝴蝶的翅膀是怎样掀起飓风的”,认识了它,学会很好地利用它,学会化害为利,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