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34610900000017

第17章 卡斯特经济指数

香烟、胭脂、玩具及其他……

经济景气的时候,人们的收入也跟着提高,男人们手中的香烟由过去的“石林”变成了现在的“红塔”,女人们的化妆品也从最普通的“友谊”提升到了进口的“蓝蔻”或者“SKⅡ”,孩子们的玩具由过去的积木改变为高档的遥控汽车或者变形金刚……男人口袋里的香烟、女人脸蛋上的胭脂、孩子们手中的玩具都能反映出国民经济景气指数来……

景气指数的研究发源于西方,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发展演化,成为市场经济国家监测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自《经济日报》景气专栏逐月连续刊载卡斯特经济景气指数以来,它已经得到国内外经济界、新闻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企业单位以经济周期波动的监测为参考,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些政府部门和政策研究单位也将卡斯特指数作为分析宏观经济活动的参照系。更多的读者在过去的三年中,逐步了解、熟悉卡斯特指数,并在工作、学习和研究中加以应用。

那么,什么是卡斯特指数?

我国的卡斯特景气指数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设的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推出的,所以名之曰卡斯特指数。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与《经济日报》合作,利用这套系统定期推出景气指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项改革尝试。景气分析,又称为商业周期分析,主要利用月度或季度经济统计序列数据,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处于周期性波动的哪个阶段,哪种状况或者观察宏观经济的行情,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波动有它一定的周期规律,就象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有冷有热。一般,经济周期一个循环约4-5年,分为复苏期、扩张期、衰退期和收缩期。在这几个不同时期,经济活动的状况有很大的差别。复苏期来临的时候,投资、新开工项目逐步增加,工厂开工率提高,社会需求逐步增大;扩张期里,投资进一步追加,工厂开足马力,雇用更多的人员,社会需求进一步膨胀;收缩期和衰退期则有与以上相反的经济状况。通过对经济景气指数的跟踪和分析,可以综合判断经济运行的状态,给政府决策、企业经营、个人投资和消费提供参考。

其次,景气指数的作用是预测,就象天气预报一样,对未来可能的经济走势先给出预报。是处于扩张阶段还是处于收缩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峰点、谷点、还是景气转折点。通过景气分析找出景气状态发生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经济景气走向以及下一个峰或谷出现的时期,从而验证和评价政策实施的效果等等。为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经济主体制定和采取的决策提供辅助信息。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景气分析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常用工具,而用数学方法把各种经济要素变动进行计量汇总编制成指数,也就成为制定经济决策的基本依据。我国虽然有官方定期公布的各项经济统计指标,但尚未汇总合成为景气指数。

卡斯特指数正是对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监测的指标体系,基于宏观经济变化具有四季变化的周期性特征这样一种认识,对各类经济指标进行分类,得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三大类基本指标,以各类指标为基础,进行数学处理就得出卡斯特指数的三个组成部分:

一致合成指数:所谓一致,就是与整体国民经济的波动变化大致相同(如工业总产值、发电量、银行工资及对个人其它支出等指标),由这些指标合成的一致合成指数能够表示国民经济的整体波动。

先行合成指数:所谓先行,就是组成指数的经济指标的波动变化先于整体国民经济的波动变化,如钢材产量、货运量、基建新开工项目数等,由于这些指标的波动变化是投资和扩大生产的前提,即所谓“粮草先行”。因此,由它们合成出来的指数先于整体经济的波动变化,一般先行6-12个月,它们可以用来预测整体经济的波动变化。

滞后合成指数:所谓滞后,就是组成指数的经济指标的波动变化落后于整体国民经济的波动变化,比如商业库存总额、海关出口总额、零售物价指数等,由它们合成出来的指数滞后于整体经济的波动变化,可以用来确定整体经济的波动变化的峰点、谷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结果作出评价。

从1973年至今,我国的经济已经经历了七个完整的循环,平均扩张期为18.3个月,平均收缩期为13个月,平均扩张/收缩比为1.40,平均循环长度为31.3个月,比较接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更多地来自经济特有的规律和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正在逐步减小。而且,每次循环都与改革开放一个的新阶段相对应。

卡斯特指数以1986年为基期,以1986年1-12月的指数平均值为100.每月发布的卡斯特指数的当月数值是估计值。国际较通用的方法是,某一个月的先行合成指数、一致合成指数、滞后合成指数的初步的估计值是在该月结束后的第21个工作日予以发布的,并在尔后的11个月中予以修正。之所以要修正,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根据编制方法的需要,以消除统计数据的不规则因素,新数据变化较大的时期,修正的作用尤其重要;二是统计上的原因。为保证指数的及时发布,用于编制指数的指标都是初步统计数(如当月的工业总产值统计快报数),这些数据经过一段时间(如半年、年底)后,需根据最终统计报表进行调整。当编制指数的指标数据相应调整时,指数也发生变化。三是经济结构变化使得用于编制指数的指标构成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某种原因化肥产量变得不适合作为先行指标)。卡斯特指数的编制采用国际通用方法,因此,同一月份的指数值在不同时期发生变化的现象,在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发布中都会出现,为此,我们发布当月指数估计值的时候也把前11个月修正后的指数值一起公布,以便读者从趋势上把握景气走向。

卡斯特经济预警信号告诉你的是现在气温有多高。它以一组类似于我们大家熟悉的道路交通管制中的红、黄、绿色信号灯为标识,向社会各界发出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不同信号。通常对每个选定的指标,确定出四个预警界限值,也称为“灯界”,以这四个灯界,来确定“红灯”、“黄灯”、“绿灯”、“浅蓝灯”、“蓝灯”五种信号,当被监测的指标数据超过某一灯界时就分别亮出相应的信号灯。同时,每一种信号还赋予不同的分数,如红灯5分,黄灯4分,绿灯3分,浅蓝灯2分,蓝灯1分,五种灯号分别对应该项指标所处的状态。

将所有指标的“得分”相加(必要时可对各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数),即可得到综合指标的分值,例如,如果选择了10个预警指标,则当全部指标为红灯时,综合分数为最高分:50分;全为蓝灯时,综合分数为最低分:10分。每月将这10个指标所得的信号分数合计得到综合分数,然后,通过综合分数的预警界限值(灯界)来判断当月的预警信号应亮哪一种灯。目前,卡斯特预警信号系统采用十个指标来反映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状态,它的分数段是:综合分数在40分以上为红灯区,对应于经济运行的“过热”状态;35-40分为黄灯区,对应于“偏热”或基本正常状态;25-35分为绿灯区,对应于“稳定”或正常状态;20-25分为浅蓝灯区,对应于“偏冷”状态;当综合分数在20分以下为,蓝灯区,对应于宏观经济运行的“过冷”状态。

卡斯特经济预警信号在原理上清晰明确,形式上直观且容易理解,与卡斯特指数相互配合,是广大读者借以了解经济运行状况、把握未来经济走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卡斯特预警信号系统从1993年7月份发布以来,较好地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咨询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