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煮文嚼画
34610300000017

第17章 偶与俑

在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死了,往往残酷地用活生生的奴隶殉葬,更有甚者,还搭上自己的近臣和妻妾。《史记·秦本纪》载:“秦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铖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但陪葬的习惯,出现得更早,《礼记·檀弓》记载,人死了,用草扎的“刍灵”(草人)殉葬,后来改用“俑”来殉葬,“俑”的模样与人似;此后,便出现了人殉。所以,孔子曾愤恨地咒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随着社会的进步,奴隶主需要留下奴隶从事生产劳动,于是又改为俑殉。

与“俑”同属一类的为“偶”,也是随葬品。偶,即偶人,“刻木像人之形”,《说文》释曰:“偶,桐人也。”这就是说,当时的偶,多用桐木雕成,究其原因,一是桐木生长快,随处可见;二是桐木质地松软,易雕刻,《越绝书》云:“桐不为器用,但为俑。”也许是木俑(偶)不耐沤而易朽,于是出现了陶俑,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即是。

为什么称俑为偶呢?其一,《史记正义》说:“偶,对也”。它对像于人形,有成对的意思。其二,由于它对像于人形,又有“偶合”之义。

偶和俑,在岁月的更迭中,发展成为游艺的工具,以及供人玩耍的玩具。前者如古人所称的“傀儡戏”:木偶戏、皮影戏;后者如各种煮文嚼画人形玩具,充满着一种民间的情趣,或木雕,或泥塑,或陶制,如天津“泥人张”的作品,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都是名闻海内外的。同时,偶和俑也成为后世人物雕塑的艺术雏形。

在我儿时居住的古城湘潭,逢年过节,地摊上有各种泥塑玩具人出售,有一种叫“不倒翁”的,因底座是圆的,且沉,用手一拨,摇摇晃晃,趣味盎然。这些玩具,也常成为画家的题材。

上海已故老画家来楚生,曾在一幅画中,画一惠山大阿福泥人,胖胖的,很福态,很喜气,再画两只鲜红的柿子,表现的是“世世是福”的美意。

齐白石画过许多幅“不倒翁”,穿着官袍,戴着官帽,摇着白纸扇,鼻子上方贴一白方块,分明是舞台上“丑角”的模样,他用的是大写意的画法,除眼、眉、鼻、口、耳,以及扇子用线勾以外,其余以没骨法为之,十分传神。而画上的款识,则表现他对那些鱼肉乡民、趋炎附势、作威作福的封建官吏的鄙薄与嘲讽,且录三则如下:

(一)

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叹君不肯打倒来,自信胸中无点墨。

(二)

能供儿戏此翁乖,打倒休扶快起来。头上齐眉纱帽黑,虽无肝胆有官阶。

(三)

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