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煮文嚼画
34610300000117

第117章 寸三莲

我的出生地,是湘中古城湘潭,亦称作潭城、莲城。之所以呼之为莲城,是因自古湖南产莲而闻名天下,湘潭境内花石、中路铺、白石铺、马家堰一带所产的莲子又为全省之翘楚,素有“湘莲”之誉。“湘莲”中最优品种叫“寸三莲”,其颗粒大,浑圆如玉,三粒一排长达一寸,故名,是历代向皇宫进贡的佳品。

南朝江淹曾作《莲华赋》,此中第一次提到“湘莲”:“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官兮南楚。”清光绪时的《湘潭县志》载:“土贡有莲实,产县西扬塘。”西扬塘即今之白石铺一带。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湘潭大力发展莲荷的种植业和加工业,莲子、莲粉、莲心喉片,成为了畅销产品,驰名海内外。

我国种莲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籍中多有记载。“芙蓉始发,杂芰荷些”(屈原《楚辞·招魂》);“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复而逝”(屈原《楚辞·少司命》)。此外,《诗经》中,亦有这方面的文字。

明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到莲子:“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至秋房枯子黑,其坚如石,谓之石莲子。八九月收之,所去黑壳,货之四方,谓之莲白。”他还论析到莲子可食用,可药用,“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莲心虽苦,却是一味良药,有消热降火的奇效。

每到盛夏,湘潭城里便有乡人提着一篮篮的新鲜莲蓬叫卖,每只五角,青翠可爱,剥出莲子品尝,清新可口。

我曾去过产莲区,但见湖塘中小舟出没,舟中多为女性,歌声悠悠,风含清香,确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的意境。而在荫凉处,小孩子则就近折下莲蓬剥食莲子,正如宋词人辛弃疾所描写的情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真正的大规模采莲,是在深秋,“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唐·李贺《月漉漉篇》),莲农兴致勃勃地收获劳动的成果,水香风香歌亦香。

因莲子之心清苦,古代的诗人往往生发联想,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寄语双莲子,须知用意深。莫嫌一点苦,便拟弃莲心。

——唐·李群玉《寄人》

水上摘莲青滴滴,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元·丁鹤年《竹枝词》

红衣落尽碧池雨,房中抱子侬心苦,郎不来兮谁共语。

——清·金农《莲子》

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清·纳兰性德《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