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喜欢幻想,总是将自己周遭的事物幻想化,活在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也许他每日都幻想着动画片里的超人在他身边保护他。也许他会幻想他也有一只哆啦A梦陪他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也许他还会幻想幼儿园里的小伙伴和他是亲兄弟,只是出生的时候医生阿姨把他们分开了。
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每天晚上的时候都会和妈妈说他在幼儿园和一个名叫“查理”的男孩成为了好朋友。并且还不断的夸奖查理不仅对自己十分讲义气而且还是一个勇敢又聪明的孩子。说得就好像查理就在他们身边。
但是,母亲在不久后去幼儿园开家长会得知,幼儿园根本就没有一个名字叫查理的小朋友。这个查理只是儿子杜撰出来的人,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也许有很多的家长在自己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都会被孩子讲述的故事或者有趣的经历欺骗。而在被愚弄很多次后,家长们往往在无计可施的同时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沉醉在自己的幻想中无可自拔,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以后他们可怎么办?
但是,美国权威机构的调查却认为,孩子喜欢幻想,甚至是幻想一些荒唐的事情都是一种自然表现,而它们集中于孩子幼儿成长阶段。而且这些幻想对孩子的人格发育起到了关键和积极的作用。当孩子到了四五岁之后,他们就很少再有类似的单纯幻想了,却而代之的是一些理性的想象。所以,家长一定不要限制孩子的这些幻想,你应该鼓励他们,让幻想为他们插上翅膀。
有的时候创造想象是可以依靠幻想的,因为幻想往往脱离了现实,没有时空的界限。有时候可能会创造出一些未来的新事物。就算因为幻想大胆而犯了错也不能否认创新的价值。
在爱因斯坦13岁的时候他着迷于光速的问题上。
有一次,当爱因斯坦眯着眼睛在一个小山头躺着的时候,他忽然看到千万道阳光穿过了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里。
于是爱因斯坦幻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乘坐一道光线去旅行呢?
他开始幻想自己在宇宙旅行。他被想象力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个地方用物理学根本没办法去解释。
回到家里的爱因斯坦马上找到舅舅,并且和舅舅说他在努力的想象自己追着一束光线。如果真的追得上它,他就要看一看这种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正是因为这个想象,爱因斯坦发现了一个效应,那就是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会在进空间上缩短并且在时间上变慢。他用这个新理论来解释他的想象,而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广义上的相对论。
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的可贵。记得郭沫若老先生曾经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想要发展科学就要去用幻想去打破传统的束缚,所以科学需要创造和幻想。而著名作家叶永烈也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没有了幻想力就没有了希望。”而江晓原作为科学史专家也曾说:“推动科学发展的螺旋桨正是我们的幻想。”
没错,其实很多重大科学发现最初都源于一个猜测或者一个幻想,而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科学成就是依托幻想而实现的。比如,我们现在必备的通讯工具手机就曾经在叶永烈1961年创作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出现,那时候的手机叫做袖珍的无线电话。叶永烈表示他之所以能够在创作上小有成就和他早年喜欢赌科幻作品大有关系。而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太缺乏想象力了。他之所以一直从事科幻小说的创作工作也是希望可以唤醒小读者们的想象力。
然而,如今很多的家长和老师都不赞同孩子们看科幻小说或者科幻影片,孩子们的大多时间都在做大量的习题和学习知识。就算是孩子真的有奇思妙想,他们也不愿鼓励,而是表现得不屑一顾。这也是阻碍孩子想象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实,在美国,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开始对幻想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幻想的好处是无穷的:
首先,孩子的想象力会因此而被培养起来。作为想象的基础,幻想往往会有助于孩子长大后想象力的形成。而一个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都受到想象力的影响。
其次,幻想可以让孩子的情感体验丰富起来。在幻想世界里,孩子往往会扮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而孩子们也可以在这些角色中体验喜怒哀乐还有遗憾、羡慕、害怕等等一系列可能成人才会有的情感体验。而这些都为孩子理解和认识人的感情世界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幻想有助于孩子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孩子的幻想世界并不荒诞,这些幻想对孩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绝对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可以说它是孩子增长见识的大课堂。因为孩子的幻想世界包罗万象,所以在幻想世界遇到的问题可能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加丰富多彩。而孩子会在幻想世界去努力解决这些他们幻想出来的问题和难题,这样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得到加强。
所以对于孩子的幻想,家长不应该去阻碍,反而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幻想空间。家长可以给孩子吗,买一些可供幻想的优秀童话或者故事书,并且鼓励孩子在读完了故事之后还可以为故事增加更多的人物和情节,让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引人入胜的幻想世界。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到丰富幻想的游戏中去。比如过家家,扮演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这些都可以有利的帮助孩子提高幻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