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能晋升的8种员工
34597200000018

第18章 只会动嘴的人

大多数老板最痛恨的就是只会说不去做的员工,他们把这些员工视为自己公司的“一锅汤里的老鼠屎”。的确,在员工群体中,大概常有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即使工作时间,也见人就说。他们有一句口头禅:“咱就是能说!”所以,他们企图“用嘴皮子办事。”这种员工几乎成了“办公室团队病毒的传播者”,被老板视为“害群之马”。

这样的员工,不管是老板想到的、没想到的,看到的、没看到的,知道的、不知道的,到了他们嘴里,全是有鼻子有眼、有枝有叶,所谓“见风就是雨”,嘴皮子比谁都动得多,而事情却做不好或没有按照计划完成。

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老板喜欢和一个絮絮叨叨、嘴大舌长的人相处。再说,太多的牢骚只能证明一个人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才会将一切不顺利归于种种客观因素。在上司眼中,只能被当成做事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不足以托付重任的典型。

刘小姐是一家电脑公司的职员,长得漂亮,心眼儿也不坏,可就是太啰嗦,说话唠唠叨叨,一说起来就忘了工作。

她一到办公室,别的同事就别想安宁。不管别人搭茬不搭茬,她照样要说;不管谁说话,她一定要插嘴,哪怕话题毫不相干。不到一个礼拜,同事们已被迫熟悉了她家的光荣历史以及她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虽然不爱听,可总不能塞上耳朵。

本来办公室内气氛融洽,上网工作的同时,还不时有人妙语连珠,工作闲聊两不耽误。可自从刘小姐来了之后,慢慢地风气大变,同事间竟然到了彼此不敢交谈的地步。她说话越多别的人就越沉默,聊天时生怕被老板撞上扣掉奖金。

要是她经常说:“唉!最近我老公对我很冷淡啊!”那倒不太可怕,但是,她说着说着就扯到别人的家事上,而且头头是道。更让同事们无法接受的,是随着她说得越来越多,办公室里的谣言也随之而起,同事间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因为她总有一些“悄悄话”和“内部消息”在这个耳边说完后,又到那个耳边去说。

对工作的牢骚更是不用说了,她总是见人就唠叨起来:“我跟你说,不是我说大话,昨天业务部那边的老李升迁了,他当初考核还没我成绩好。真不知道咱们的老板在干什么?”

每当大家一起开会讨论事情时,她也总是提出很多建议,但每次建议定了后,她却不去实施。当领导问起为什么不实施时,她也总有说不完的理由。

后来,刘小姐被老板客客气气地辞退了。对于这种影响团队士气的员工,老板从来不缺乏处理的手段。

工作中的困难是普遍存在的,谁的工作没有困难呢?没必要将困难挂在嘴上,似乎不说出来别人就不理解你工作的难度和价值。老板永远欣赏那些善于独立解决问题、自我解决困难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不到万不得已,不向周围同事和领导谈论工作的困难。

同样,工作上有了成绩的时候也要善于隐藏,不要自我吹嘘,沾沾自喜,更不要美化和抬高自己,自恃有功而轻视他人。

那些深受老板信任和器重的员工,他们注意的是如何去“做”,而不是空谈理论,纸上谈兵。即使是那些平凡的事,他们也从不拒绝。倘若他们在大型公司工作,每天也会积极地去干扫地、打水、取报纸、倒垃圾等日常事务性工作。是否乐于去做这些小事,有时恰恰反映了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思想情操。

那些只想用嘴办事的人所不敢承担的工作,正是积极、主动的员工经常考验自己能力的工作。

与管理员工的“手”相比,管理他们的“嘴”要困难得多,所以,老板更喜欢用手去办事的员工,而不会提拔用嘴皮子办事的员工。二者之间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表面,更在于他们内在的敬业、忠诚的工作态度相差千里。

职场晋升红灯区

在职场中,那些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员工,那些说得多,做得少的员工,那些只说不做却又对别人说三道四的员工,都不会得到提拔和晋升。少说多做或者只做不说,不过分张扬,注重实干精神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