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骨质疏松一本通
34592800000083

第83章 补钙的关键在于吸收

钙作为人体第五大无机元素,在生命的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体内的钙,99%是存在于骨及硬组织内,是构建骨骼的主要物质之一。当体内钙缺乏时,首先,受到影响的自然是骨,这就是为什么当谈到骨质疏松症时,人们的第一个反应便是——缺钙。除了作为骨的原料,钙还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及生物化学过程,如:血液凝固、神经肌肉兴奋、神经冲动的传递、细胞生物膜功能、酶的激活和激素的分泌等等。尽管这一部分的钙仅占总钙的1%,但因其维持着身体的正常机能,所以,极其重要,有人把钙称为“生命之本”。

在人体内,钙与其他物质一样,总是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其代谢的结果是使钙在骨及细胞外液中保持一种动态平衡。食物中的钙通过肠道吸收进入体内,然后由血液输送到骨及机体的其他部位。血中的钙以两种形式存在——离子钙和结合钙,其中离子钙是具有生理活性的。正常情况下,血钙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即便饮食中不含钙,血钙也不会迅速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人体的钙库(骨钙)能随时进行补充,以保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但是,如果长期钙供给不足,最终还会导致骨钙含量减少,骨钙下降就表现在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

然而,提倡补钙并不等于盲目地一哄而上。能否达到有效的补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钙源及钙是否能被人体吸收,即摄入的钙首先需要被吸收入体内才能达到效果。肠道钙吸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主动吸收是依靠肠道上皮细胞上一种称为钙结合蛋白的物质通过耗能实现的,主动吸收在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呈饱和状态;钙的被动吸收则不需要耗能,主要是在钙摄入剂量较大时,通过弥散进入肠道上皮细胞,但量很少。一般的说,肠钙以主动吸收为主,被动吸收的作用可基本忽略。

钙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激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等),肠道酸碱度、食物成分(如一些氨基酸、糖类可以增加钙吸收,而蔬菜中的植酸、草酸则会干扰钙吸收),年龄、胃肠道疾病等也可影响钙的吸收。此外,钙剂的种类不同,吸收率也大不相同,一些传统的钙剂,每片的钙含量低,需一次服十数片;有的则是进入肠道后不容易吸收,反而会导致严重的便秘。需要强调的是:在影响钙吸收的种种因素中,维生素D的不足常常被忽略。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结合蛋白的量,对钙的吸收至关重要。维生素D在体内有活性及非活性之分,摄入的维生素D及皮肤在阳光作用下产生的维生素D,需在肝、肾中酶的作用下活化,然后,才具有生理活性。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活化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易导致维生素D活化障碍,是钙吸收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上述介绍可知,补钙十分重要,但若吸收环节未加注意,最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