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年轻人普遍的追求。但由于缺乏经验,往往想像多于现实,乐观趋于盲目。在学习创业成功者的时候,有些年轻人只看到了他们取胜后的硕果和成功后的辉煌,却很少有人注意他们在成功之前是怎样用心规划、如何艰辛前进的。其实,创业没有捷径可走,因为,世上根本没有好赚的钱。
建议三十九:到大世界走走
到大世界走走,你会发现世界比你的家大,世界比你的学校大,世界比你居住的城市大。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真正长大了,眼界开阔了,心胸更大了。
大多数人只习惯在自己家里生活,最多在自家附近转悠。农耕文明时代,很多人终生都未出过远门,老死在一座山脚下,或一条水沟边。家,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好地方,而且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人熟是一宝。但人生的驿站不能太少,太惟一。譬如牛羊吃草,一个地方的草吃光了,就必须再换一个地方安营扎寨。再说,不边吃边走,怎么知道另外的地方草更多呢?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交通状况和通讯状况,世界变小了,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增多了,出门交朋友、出门看世界的机会也增多了。但仍有很多人对家的依赖太强,对自己熟悉的生存环境依赖太强,他们仍然是现代社会中的井底之蛙,封杀了自己发展的机会。
应该说,世界比你的家大,世界比你的学校大,世界比你居住的城市大。有很多大城市、大地方及名山古刹在你家之外,你应该到家之外的世界看一看,看看世界上还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做些什么事,他们和你有哪些不同。古人也教导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在强调阅历的重要,没有丰富切实的人生感受,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也不可能真正悟透其中的道理,看破事物的玄妙。中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就游历甚广,这为他后来的《史记》创作既提供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又为他真切地感知人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大诗人李白,更是终生漂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黔首,都是他熟悉的对象,所以他的诗思才能想像宏大,洞穿幽微,感人至深。所以,年轻人应该走出家门,到更大的世界去闯荡。
走出家门之后,你一下子就会发现,世界确实很大、很精彩、很好、很富有,可是它们都是别人的。在家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掌上的明珠,在这个世界里,你是什么,谁也不会把你当回事。当你对世界初次接触的那种新奇感消失后,你会发现很多让你很沮丧的事情。离开了你熟悉的环境,你一下变得很孤单、陌生、无助,找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也很不容易,既费钱,又不舒服,完全不符合你的习惯。甚至连买一张车票这种很琐碎的事情,你也无能为力,需要大费周折。至于那些偶发事件,更是让你恼火。车匪路霸,小偷无赖,你对他们既愤怒又无奈。古人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此时你最有体会。父母对你平日的操心,现在你才意识到。但是这个世界也并非全坏,虽然它充满了凶险,但也充满了机遇。男人们似乎都很有身份,女人们似乎都很漂亮,面对这个世界,你大长了见识。如果说一两周岁时,你是在妈妈的怀中断的奶,那么,此时,你才在世界的“教育中”完成了“青春断奶”。
到大世界转了一圈又回到家中,你会发现你真正长大了,眼界开阔了,心胸更大了,对他人或事物的理解更透彻了。只是你的心思多了,肩上的担子开始重了。回想起在外面的见闻,那些磨难,那些沮丧,那些繁琐的事情,以及那些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它们让你明白了世事的繁复和人生的艰辛。自己独立面对世界,你才有了独立做人的体会。那些“风雨”和“世面”,磨砺了你人生的经验,你生命中最宝贵的独立品性出现了,这也就为你将来创业打下了基础。
知道了大世界的存在,有了大世界的感觉,在大世界中生存,这才是你人生的真正开始。你没有能力时,你只是世界的一个旁观者,你得到的只是冷遇、挫折和被牺牲。当你有了足够的能力后,你将是世界的支配者,世界将献给你鲜花、微笑和更大的自由。这时,对你已不仅仅只是一个看世界的问题,而是如何分享世界的资源、文明和机会。你现在走出家门,仅仅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建议四十: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
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按时上下班、领薪水确实不冒什么风险。但也确实很难有大的发展,体会不到那种人在巅峰的快感。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
有许多年轻人以为,他们应当避免冒大风险。许多人从不考虑当一个为自己打工的业主,因为那“太冒险了”。接受大公司的职位是他们理想的选择,似乎其中不存在某天被解雇的风险,为什么还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投资机会呢?“公司”会始终如一地关心其职员的。许多人一心只想着“干活——拿工资——花钱”,要“公司”关心他们的生活。那就是理想的低风险的工作。
不论是昨天还是今天,都能听到关于款爷富翁的议论,也能听到和看见许多人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辞掉稳定的工作离开家乡;但总有那么些人只是在议论,或惧怕外面的世界,或留恋安乐的现实,于是整个的人生就停留在那衣食无愁富贵无望的平常水准之上。于是乎麻将、电视与闲聊充满了他们的生活空间,只待到昔日同学腰缠万贯、衣绵还乡之时才发现自己学识未长,智识未加,空留惆怅。
这样说,并不是反对人按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同的生活,但不论你怎样休闲娱乐,始终应在自身的目标上不断求取自身的进步。否则,只是艳羡外面的精彩、别人的富有而又驻足不前,不思进取,那么就是白白耗费青春。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敢于独立门户,就算你是一无所有的人,也应该时刻有自己独立开拓事业的想法,只有这样你才有独立创业的可能,如若不然那你永远不会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事业,只能永远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为了你的独立梦想早日成为现实,就应该从现在做起,没有什么比依赖他人更能破坏独立自主能力的了。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将永远坚强不起来,也不会有独创力。
谁能想到,资产达310亿美元,且闻名于世的惠普公司当年是以538美元在一间车库起家的。
1938年,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惠尔特和普克德,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看到求助他人谋生的艰辛,看到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投无路的窘态,忽然悟出了一个庞大气魄的人生哲理: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为别人创造工作的机会。
于是,他俩摆脱了受雇于人的思路,决定合伙开创自己的事业。两人凑了538美元,在加州租了一间车库,办起了公司,公司以两人姓的头一个字母组合为名。
他们深知,创业,固然比受雇于人的名声响、气魄大,但付出的辛劳、代价,更大、更多,它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而他俩偏偏要承受这些。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他们挖空心思,苦心研制,试验,推销……惠普公司终于变成了美国电子元件和检测仪器的大供应商。这对黄金搭档也有了分工,惠尔特专心于新技术的研究发明,普克德长期担当起了企业管理的重任。
“与其去找工作,不如自己创业”,正是这种宏大的人生座右铭,赋予了李嘉诚非凡的智慧,非凡的毅力,非凡的苦干精神,从而才形成了他傲视一切困难、不惧任何风险的品格,使他在商海中驶向胜利的彼岸!
老板每个人都能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个好老板。要想成为一个好老板,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百战不殆,攀登致富高峰。
创业成功的果实是甜美诱人的,但创业成功的过程必须付出许多代价。创业只是奋斗的开始,因为只有在事业建立基础之后才能有所收获。
建议四十一:仔细勾画创业宏图
创业绝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三思而后行。仔细勾画创业宏图,在与创业有关的诸多关键环节上千万不可粗心大意。
不自己创业便想赚大钱,不过是想借助别人努力的空想。所以,要想赚大钱,就必须创立一个自己拥有足够主动权的事业。这项事业当然是以赚大钱为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但创业可绝不是简单的事,不然,芸芸众生和莘莘才子岂不都成“大款”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创业是很艰难的,稍有不慎便会经受挫折和遭遇失败,非但赚不到钱,有时还会连最可怜的一点老本也会栽进去。前人众多失败的例子早已让人心有余悸了。所以创业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千万不要粗心大意。因为,在创业之始和创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就是这些因素使你沉船或半途而废。
首先一点,在投资前要认真估算收益情况。
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所谓“科学的生意经”究竟是什么?像传统经营那样,仅凭感觉来获得成功,是根本靠不住的。
当你筹借到一笔资金,准备做生意时,你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做什么生意好?
——你所需要经营的这种货物或服务,会引起什么人发生兴趣?
——这个地方的消费能力如何?有多少人会购买它?
——它的销售成本是多少?需要达到多大的营业额才能做到收支平衡?
——这个区域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从事此项经营的公司或商号?平均每个竞争者所占有的人口是多少?
——这些竞争者经营状况如何?
以上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最终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你打算投资的这项生意的收益是否值得你去冒险?
总之,你决不可仅靠个人的感觉或直觉开创事业,市场分析乃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二是要设定合理的目标。
创业在今天成为一种潮流,许多不愿受人束缚或厌倦打工生活的人,都希望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兴起创业的念头。事实上,自己经营小本生意有很多的好处。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和背景,只要你自己有足够的本领,为何不替自己赚钱,而为他人卖命呢?
然而,要想事业成功,必须先有好的开始,即树立正确合适的目标。有些人眼光短浅,不懂得适时扩大或改变投资,又不敢尝试任何改革,最后自是免不了失败的厄运,这都是事先未能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所造成的。
事实上,创业是最需要周详的计划的,有些法则更是不可不知。虽然这些法则看起来像老生常谈,偏偏许多人却把它们忽略了。有些人事先没有考虑到本人的经济情况,只是盲目地扩张,根本就不管财政是否支持得住,结果构想还是构想,永远无法实现。这种“构想”其实是梦想。
这种错误并不是他们想得太高,而是他们不顾现实,不考虑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定了六七项目标,其实每一项目标到头来都是死路一条,但他们还是盲目地蛮干。要改正这些缺点,便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重新地立新的符合实际的目标。
也有些人畏首畏尾,不懂得把握时机扩大投资,或转变经营方向。这种人眼光短浅,未考虑以后的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其中大部分人十分保守,刚开始时规模太小,以后又不想发奋图强,最终只有走向失败。
因此,创业要先定下一个“大小适中”的目标,所谓“小”就是你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所谓“大”就是要使你有个良好的开始,在这个范围内,可找到一个较为准确的起点。
一些人选择事业时没有眼光,只顾眼前钱好赚,便把资本投下去,不久赔了,便说:“没关系,再找个新行业,反正我本来就是从门外汉干起的”。那么再换一个行业也还是一个“门外汉”。
“门外汉”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行家的若干倍。但许多“门外汉”,初生牛犊不畏虎,说干就干,说关门就关门,缺乏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种“敬谨”之心。因此,东试西试,到头来对什么行业都是“门外汉”。
“门外汉”开始做生意选择一种行业时要十分慎重,一旦选上了就要当成终身事业,不能轻易转行。因此,在你投下资本做生意前,一定要仔细地观察一种行业,它不仅要最有前途,而且还应该最适合你的志趣。
如果贸然开业,三两天后又贸然关门,岂不是给人笑柄吗?失败不但会打击自己的信心,而且会减少别人对你的信任,失败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少。
三是投资前要辨明市场真相。
我们从银行的大堂中,可以看见许多鼓励客户投资的小册子,条件似乎非常吸引人。有时从朋友口中,得知某某炒股票赚了钱,又蠢蠢欲动想参与。这种只看表面,而不深入研究便决定投资的举动,正是犯了投资的大忌。
轻信人言或单看别人成功的例子而做出投资,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决定投资前,听取多方面意见,可作为参考。决定投资什么项目,须研究从投资市场上取得的资料,考虑个人的兴趣和优势,再着手进行。
别人的成功不等于自己也可得到同样的成绩。一般人的心态是看见别人投资某项目赚钱,再经周围的人游说,就冲动地做同样的投资。他们却忽略了成功的因素,可能涉及个人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单靠资金。
宣传册子是靠不住的,像报刊上登载的广告一样,通常夸大其辞甚至捏造一些吸引人的故事;没有经验而且性情冲动、手上拥有少量资金的人,往往容易上当。
投资者只可将宣传册子看作启发投资意念的某种信息,不能轻信而草率行事。
此外,亲友的游说怂恿也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他们很可能会将花言巧语的宣传册子上的资料再复述一次。无论投资是赚是赔,必有其促成原因,其成败不一定是金钱问题,局外人必须再三研究,方不易重蹈覆辙。
建议四十二:为创业做好社会关系的储备
如果为创业做好社会关系的储备,那么在创业时就会事半功倍,使我们早日获取成功。
生意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公关战场。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你如果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网,可以说就寸步难行。因为在人际关系这张网上网织着很多关系,如人缘关系、业务关系,甚至还网织着办事的渠道、信息的来源等等。它是一种微妙的东西,它的存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孔不入。这种东西已渗透到社会关系的每个角落,甚至已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因此,它不但影响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存在,自然也影响和决定着你生意的成败,决定着你创业的成败。
假如你毕业后要在生意场上创业,你就必须做好社会关系的储备。其实,在生意场上创业是这样,其他的创业也是如此,比如你要在政界创业,在演艺界创业,比如你想当一名律师或医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都是必不可少的创业准备,而且准备的越多越好,你的创业步伐就会更快一些,这已是一个明显的社会事实,谁都可以从现今的社会上看到这一点。
储备社会关系的方法各种各样,并且因人而异,但基本的方法与原则却是人人适用的。
一是多团结人,不可轻易树敌。这就是说,在与人的交往中你可能会碰到各种类型的人。在这各种类型的人中肯定有你喜欢的人,也有你不喜欢的人。对于你喜欢的人,交往亲近起来非常容易,团结这些人并不难。问题的关键是你要能和你不喜欢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如何和你不喜欢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你可以这样来做,尽量挖掘你不喜欢的人的优点,尽量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的缺点,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也许就能与你不喜欢的人结为朋友。你要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做到不当面指责或指出他人的毛病,不和他人争吵,不发生正面冲突。
二是多结交成功的人,远离失败者。有句古训说得非常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要多结交成功人士,就是这些成功的人比我们优秀,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他们的优秀品质时时刻刻都能使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他们可以成为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他们成功的事例能不断地激励我们在创业中前行,如果我们和这些成功者关系非常好的话,这些人还会伸出友谊之手在关键的时候教我们一招或者拉我们一把。因此,和优秀的人、和成功者交往应是储备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是多与社会名流建立关系。社会名流都是社会上有影响的人,这些人个个神通广大,社会关系复杂,办起事来容易,若能与这些人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那么就无异于为我们的创业插上了翅膀。所以,能与这些人交往自然是一件很有益的事。
掌握了储备社会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下一步怎么做,就需要你来决定了。
建议四十三:交往的重点应该是对事业
有重大影响的人广结人缘并非什么人都要交,也不是说对所有人的重视程度都完全相同。对创业者来说,交往的重点应该是对事业有重大影响的人。
李嘉诚认为创业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缘广。朋友多了,自然财源广进。但也并非每一个人都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结交。不过以下几类人,是每个创业者都一定要重点交往的:
(1)银行家。最善做生意的人是不用自己金银的人,钱从何来?最主要的还是银行,与银行家多多交往,一般不会白费力气。
(2)大客户。无论有没有生意往来,大客户一定要去结交,今天做不成生意也许明天能行。
(3)推销员。不论是否有生意做,都不能得罪推销员,并且一定要不时接见一下他们,跟他们谈话。同行如敌国,行内的秘密不会从同行口中得知。但推销员则是行中消息最多的人,只要有人跟他们谈,他们常会知无不言。
(4)竞争对手的员工。这也是重要的情报来源,在适当并且有利的情况之下,最低限度,做到对手上下不和、疑神疑鬼,也可达到破坏的目的。
(5)材料供应商。与他们的关系处得好,人家缺料你有料,材料涨价你已入了货,再加上账期长一点、服务好一点,就大大加强了你的竞争能力。
(6)律师。有官司时他们替你解祸,关系好的,平时还有很多的免费咨询服务。
(7)会计师。不要说做什么手脚了,只要认真替你考虑如何减税便对你有很大帮助了。
你会发觉,前面所提的人之中,只有一类是商人,其他不是受薪者便是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可以有自己的公司,但仍与商人不同。
工薪阶层或专业人士可以看轻其他人,但有思想的都不会看轻一个创业者——他今天或许很潦倒、一事无成,但机会一旦来临,明天他可能是百万富翁。
根据这个分析,创业者想结交人,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因为对方也有想结交你的意图。如果真正业务上有往来的话,你为他们提供赚钱的机会,岂不是皆大欢喜。
建议四十四: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开始
在创业时,你若想取得成功,就要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开始,这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点。
从你最熟悉的行业开始,这不是让我们固步自封,而是要我们扬长避短。
在动物界,几乎每个食肉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地。在这个领地里,它就是国王,甚至,它不允许别的动物涉足它的领地半步。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占山为王的时代了。只是我们可以从动物界的这种现象中受到一种启示,学到我们事业成功的经验。这就是想发展我们的事业,就不要随随便便地去追赶所谓的热门。
举个例子来说,股票市场上,不管指数是红是绿,也不论大盘是涨是跌,每天都有股票飘红,甚至,每天都有股票涨停。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人人都能赚到大钱呢?其实,我们稍微想一想,就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个明确的回答。股票市场既然是个市场,自然有赔有赚,如果都能赚到大钱,那么谁来赔钱呢?在股市上泡过的人几乎都知道,股市上最忌讳的事情就是追涨杀跌。这确实是有过几年“股龄”的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中小散户很少有人不追涨杀跌的。这也难怪,别的股票都在上涨,惟独你手中的股票像得了病一样,脸儿总是绿的,这时候你怎么办?你忍不住了,就将它卖了,去追逐市场上的所谓“热门”。可过了没几天,你就发现你手中的“热门”变凉了,把你深套其中,而你刚卖出没几天的那只股票却邪门了似的活蹦乱跳,天天在上涨,似乎那些投资机构到处打听,看你卖了没有,他们好像就等着你手里的那几百股。
股票市场是这样,其他事情其实也一样。你自己熟悉的领域,你自己熟悉的行业及工作,就好像原来你手中的那只股票,你跟它已经很熟了,甚至有感情了,对它的规律基本也掌握了,总之,对你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再坚持下去很快就成功了。你这时“弃熟就生”,到一个你一窍不通一点不懂的行业,就好比这时候你“盲目换股”,肯定会被“套牢”的。
当然,我们不是说你一辈子就别挪窝,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如果你在原来的行业确实没有前途,而且你也丝毫没有了热情,你换个行业这无可非议,甚至还应该鼓励。这种情况毕竟比较特殊,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样做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你是觉得别的行业特赚钱,便匆匆忙忙地上阵去搏杀,肯定会败下阵来。
股票市场上赔钱最多的就是那些不停地在追逐热点换股票的股民,事业上败得最惨的也是那些不停地更换自己的行业,热衷于追逐别人的人。但事情往往就这么奇怪,明明别人赚了钱,你一做却赔了钱。说奇怪也不奇怪,别人赚钱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领地,他驾轻就熟,岂有不赚钱的道理!而你却完全相反,那岂有不赔钱的道理。
我们不排除一些偶然,但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起,然后再逐步地扩展到其他领域,而且,事先要做大量的咨询和调查研究。这背后的工作,岂是我们这些外人所能了解的。
所以,你若想在创业上取得成功,就要从你自己熟悉的行业开始。
建议四十五: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挤
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挤,培育新的市场,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你才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无论是对于第一次创业的人,还是想改行的生意人,选择生意行当都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刚刚下海做生意的人要选准一个行当,确实不简单,没有一定的眼光和经验,不经过大量的调查和琢磨,是极难一举成功的。
就是在生意场滚打了一段时期的人,到了要改换门户、另起炉灶的时刻,也会踌躇不前,颇费周折。
这是一个难题!要做生意就免不了要解决这样的难题。但只要谨慎行事,总是可以解决的。
最可怕的是一些人选择经营项目极为草率,不作细心考察就轻率地把资本投下,要不多久就赔了,结果又匆匆忙忙把余资抽出来投向另一个行业。这种人说开张就开张,说关门就关门,东试西试,干什么都是浅尝辄止,结果本钱赔得差不多了还是一事无成。
这类人选择行当并没有自己的主见,要么随大流,哪里热,哪里利润高,就往哪里挤;要么看到某项生意投资少,经营难度小,不假思索,就匆匆介入。这样的选择道理上不错,但在你看来是不错的选择,在别人看来也差不到哪里去。你可以进入,人家也可以进入。因此在这些热门生意中竞争往往非常激烈。市场只有那么大,竞争的人多了,当然淘汰率也就高起来。如果你的竞争实力和技巧不怎么样,那淘汰对象当然非你莫属。
许多创业者缺乏市场观念,他们在作出决策时,只是紧盯着别人在做什么、做什么最赚钱,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方向。动手早的尚能赚到一点钱,稍迟一步的便会亏得两袋空空,甚至负债累累,这种盲目跟风的进入方式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教训。
市场原理告诉我们,当一种产品由成长期走入成熟期时,该产品的边际收益已接近于零。过多的投资导致市场过度饱和,从而使很多企业的产品积压。
往人多的地方挤而致失败的例子简直是不胜枚举,前几年国内的“彩电大战”、“空调大战”、“羊绒大战”,莫不因当初跟风而起,可一个个大战打下来又有哪一家得胜而归?看来还是不要盲目跟风,如果还想让自己发展壮大,那就只有另辟蹊径了。
只有培育新的市场,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你才有希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才能在通向聚宝盆的大道上风驰电掣!
建议四十六:想做大事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那种不顾自己的技术、资金、经济等方面的状况,盲目地轻小贪大者,到头来往往落得个两手空空。因此,想做大事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大学生创业,往往都是白手起家,或刚刚起步,没有钱或是本钱小,根本无力从事汽车、钢铁、石油等需要大规模投资的产品生产,但如果能够从身边的小生意做起,逐步发展壮大,也不失为一条良策。只要经营有方,再小的生意也同样能发展。
世界闻名的大企业家摩托车大王本田宗一郎说:“先有一个小目标,向它挑战。把它解决之后,再集中全力向大一步的目标挑战。把它完全征服之后,再建立更大的目标,然后再向它展开强烈的攻击。这样苦苦搏斗了数十年,这样辛辛苦苦从山脚下一步一步坚实而稳定地攀登,我就成为全世界的摩托车大王了。”
“海不辞小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欲想发家致富,在经商营利中,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汇成财富的汪洋大海。在激烈的竞争中,千万不要看不起小生意,而要扎扎实实,埋头苦干,才能成就一番不俗的业绩。
所以,竞争之道犹如做人之道: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西瓜”虽大,然强手如林,刚刚创业的年轻人则无法抢到手。“芝麻”虽小,然愿求者寡,锲而不舍能破致富之门——积土成山,风雨能兴;积水成渊,蛟龙能生。
古往今来,靠“拣芝麻”,创业者们走出了一条又一条成功的发家之道。
“大”有可为,“小”同样也有可为。你如果渴望成为大老板,一心想做大生意,还不如就从小生意做起。小公司、小商业、小产品,经营灵活,应变力强,只要经营者能够从繁杂的消费行为中,善于抓住消费苗头,发明、生产、销售出新颖别致、一物多用、便利的小产品,去适应和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便可进入宽阔的疆场,拥有无限的天地。
建议四十七:打好创业的根基
独自创业,面临的是一系列问题,只凭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头学起,打好创业的根基。
身为员工,不论你如何投入,甚至独当一面,目标都只不过是做好工作,搞生产的搞好生产,搞财务的管理好财务,得失之心不大。
但创业便不同了。整个公司的事,无论大小,都是你的事,公司一涨一落,一得一失,也是你的。小公司尤其如此,既没有能干的秘书分担琐碎事务,又没有职员可供调遣,事无巨细必躬亲。所以,一定要安排一段适应和学习的时期。不认真学习而自以为是地干,结果往往是一开业便困难重重。
所以,创业者首先要注意,从一个客户做起,但不能只有一两个客户。
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公司都有盛衰规律存在。如果只有一个顾客的话,公司的命运便不可避免地为这个顾客所影响,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是要重点突破,不要分散经营。
大公司分散经营,有它们的道理,那就是要维持增长。分散经营,可避免某一行业某一市场的起落对公司盈利的影响。要公司内部不断增长、不断有盈利是困难的,分散经营是解决这些困难的省事方法。
小公司无须玩分散经营的游戏,如果真的一帆风顺的话,最自然的做法是不断扩大经营,不断渗透市场。
三是要专门化经营,以避免大企业的巨大压力。
现在的世界,人们对产品的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为小本生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与大公司相比,小公司无论在资金、设备方面,还是在人才、技术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如果你自不量力,盲目与大企业争夺市场,肯定会吃大亏。与大企业的雄厚财务相比,你的资本微不足道,一次蚀本足以使你倾家荡产。但大企业再大,也无法一手遮天,小本生意只要充分发挥灵活多样的特点,瞄准“边角市场”,就可能在大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边角市场”为你提供了一条生存缝隙,你应采取怎样的经营战术呢?很多成功的例子证明,专业化经营是有效的策略。
专业化的形式和内容,视企业各自的实力、经营品种、规模、特长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产品生产单一化。这种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设立一条生产线。如日本有家叫尼西奇的公司,只生产婴儿纸尿布,已成功地占领了日本婴儿尿布市场。
特色产品或服务专一化。这种企业(或商号)专门生产或销售某一类型产品,或专门提供某种特殊服务,力求产品(或服务)别具特色。例如专门的“袜子商店”、“纽扣商店”等。
产品订做专门化。这种企业专门生产顾客订做的产品,如特大码鞋子、特肥衣服等。
特殊顾客专门化。这种企业专门承做一个或几个大顾客订做的产品。在美国,就有很多企业专门为大企业生产零部件。
创业者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问题尚未发生时,或尚未为患之际,就把它解决掉。
问题发生后,除了赶快解决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制度,以防止同样的问题再发生;并且要有一套应付同样问题的办法,以免问题一旦重演时手忙脚乱。
建议四十八:创业之初要避免财务隐患
创业之初,必须搞好公司财务,做好长远打算,要避免财务隐患。
做生意千万急不得,充实资力,细水长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前进才是正确的做法。
仅会赚钱还不够,还应会用钱。
做生意,当然是出售商品、赚取利润的行为,但如果你以为只要生意好就能赚钱,那未免太天真了。
生意好,为何不赚钱?就因为支出太多,把所赚的钱都花光了,因此,黑字也就变成赤字。
小生意可说是“至多温饱、至少糊口”的生意,利润都是非常微薄的,和大企业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大赚其钱不一样。大企业由于利润厚,可供挥霍一阵,如果小公司东施效颦,那就完了。
假如拥有自有资本的话,自己深知这些钱得来不易,就会小心地去分析一下眼前这个赚钱机会,其结果不管决定缩手还是决定下注,由于本来就是自己的资本,就是有一点差错,也不会惊慌失措,而会想办法渡过难关。
向银行贷款不是坏事,但一定要有充实的自有资本。贷款的数额不要超过自有资本,才是稳健的做法。否则,“勇渡危桥”,渡过去了叫人捏一把汗;渡不过那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干事业需要成本、工资以及各种开销费用,所以有盈有亏。例如经营一家酒店,建筑物以及生活用品折旧率相当高,如果开房率不高、客人少,一定会出现赤字。
生产一种产品,原材料、宣传费、工资加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一味抬高价格,往往销售不出去,所以薄利多销的居多。
因此,要在起步阶段就搞好公司财务,做好长远打算,做到细水长流,财源不断。
建议四十九:行动谨慎稳健才会少吃亏
“小心驶得万年船”,行动谨慎稳健才会少吃亏。如果一个人一味向前冲,就很难发现隐藏着的危机,这时离失败就不远了。
喜欢一步登天的人不是适合做生意的人,因为人生来就不是可以一步登天的。
当然,一鸣惊人的事情也是有的,像某某电影明星一炮走红了等等。但是我们反过来想想,若不是那人本身有一点儿演戏的天赋,以及进入影坛之后努力学习,怎么可能一炮而红呢?
还有在棒球场上,连败数局,到最后突然来个全垒打,挽回颓势、转败为胜的情形也是有的。但是想想看,如果平时没有勤练打击,全垒打从哪里来?
在高速公路开车,以往数日车程的,如今朝发夕至,方便当然方便,可是一旦出了车祸,没有不车毁人亡的。
智慧的生意人不是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时猛踩油门,而是适可而止,保持安全速度,留出安全距离,并且全神贯注于驾驶,随时做刹车准备的人。
特别是在进入一个陌生或新的领域时更应“谨慎”和“稳健”,应抱着一种试探的心理,逐步深入,所以应“慎重初战”,对于第一次,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李嘉诚初入地产行业时,羽翼未丰,他输不起、赔不起。因此他采取不输不赔但资金回笼缓慢、赚头不大(与卖楼相比)的只租不售的稳健发展策略。事实证明,正是这种稳健发展策略,使李嘉诚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地产大危机中损失甚微,也为他之后的地产经营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商业投资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禁忌贪欲过甚而不知自制。
在一个高度竞争、剧烈波动的市场中,资金的转移和再分配往往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这就要求投资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要克服贪婪心理。人人都知道“贪”不是好事,可是没有多少人能够戒除贪欲。投资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赌博,许多投资者也承认这一点,但仅仅是口头上承认,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不想自己投入时间、精力费心学习和研究,不想付出艰辛的劳动,一味依靠自己聪明的头脑,依靠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报纸和电台新闻、股评的推荐来作投资决策,并指望从中得到回报,这种商业投资的方法最终会导致失败。
有些投资者在商场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常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有优势,比如学历高、经验丰富、资本雄厚、历史交易记录好、心理素质好、消息来源多而且可靠等。有了这样的心理取向,就等于把自己和市场对立起来了。事实证明,如果投资者不能做到求稳,那他在市场中是必定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的。
建议五十:从经济方面入手,从政治角度着眼
自古以来,政治与经济便是一对紧密相联的孪生儿。若要取得商业上的辉煌业绩,除了从经济方面入手外,还需要从政治角度着眼,来调整自己的商业行为。
优秀的创业者不仅应非常熟悉国家以及主管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而且要善于领会政策变动的精神、原因以及趋势,并以此来具体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因为,一个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必须在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正常运行和发展。但是,精明的经营者决不会守株待兔一般坐等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他们会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因此,许多商家经常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本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赢利情况,保持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的畅通。
大家都很清楚:政府制定的许多政策都是以基层企业的情况为依据的。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扶植。但政府在情况不明、信息不通和信息失真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政策偏离实际,不利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
真正的经营者不仅善于影响政府决策,使政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倾斜;而且,即使在有关方针政策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们也能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在我国内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第一代先富起来的商人,无不深知过去的成功靠的是机遇和市场的不完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转变创业初期的经营之道。这就需要在进一步了解日趋完善的各项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逐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
毕竟,既然进入了市场,就得遵守游戏的规则,遵守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各种经济法规和各项政策。
相对于法律来说,政策具在更大的灵活性、变通性。因此,目光敏锐的商家都会仔细研读有关政策的条文及其具体解释。有的企业甚至设有专人研究政府的法规和政策,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对此,大家都很明白:谁最能“吃透”政策,谁就能最大限度地受惠。
同时,成功的经营者并不拒绝接受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往往要通过各级主管部门的具体管理来实现。对于主管部门向自己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措施,他们通常在心领神会之余,根据自身及市场的状况,恰到好处地执行。
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是紧密相联的。任何事物都无法摆脱同其他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经商也是如此,纯粹为了经商而不考虑其他,你永远无法达到一个优秀商人的标准。
曾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几位商界大亨在一次聚会上想评出谁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推销员,没想到评选结果,大家竟一致认为,政府首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推销员。
的确,政府首脑一旦介入商业活动,其威力真可谓无坚不摧。
美国总统克林顿有一次与沙特王子会唔,谈笑之间,为波音航空公司争得了一份金额颇大的飞机订购合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从自己的锅里飞到了别人的餐桌上。
对经营者而言,在商言商固然天经地义,但经营者总不可避免地要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可以说,一个企业如果处理好了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系,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否则,就可能与之频频发生摩擦和冲突,甚至被制裁。
无数事实说明:同政府关系僵化的企业是难以发展的,弄得不好,还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企业必须与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处理好关系,在社会冲突与社会责任中,谨慎而严肃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按照设定的目标,妥善处理冲突与责任,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同时,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对作为代表国家的政府负有一定的责任,比如:承担政府所交给的生产计划、提供优质产品、为国家积累资金、无偿提供必要的社会公益服务等等。
既然不可避免地要与政府打交道,经营者自然需要弄清政府组织结构和主管部门的设置以及功用,以便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还要设法使主管企业的政府官员和办事人员对本企业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并主动与他们建立起私人交情,以便日后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政府方面的有关信息。
因此,有经验的经营者总是热情而主动地参加政府和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虚心听取领导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情况下,也可以当场反映本企业的成绩和存在的困难及要求。一般说来,由政府提倡的有利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和活动,企业应作为社会的一员积极参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政府对企业的信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
此外,企业的重大庆祝活动,如建厂周年纪念、展览会等,要邀请有关政府官员出席参加,同时邀请他们参观工厂、企业,了解情况,以提高他们对本企业活动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产品和企业的认同和好感,甚至以此来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创业做生意也要讲政治,还表现在这样能够妥善处理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国家财政的积累、经济实力的加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都要靠众多企业在发展生产、增加赢利的基础下,向国家多缴税收。因此,在国家和企业的相互关系上,企业利益要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但也不能因此而无限制地侵占企业自身利益,否则,于国家、于企业都不利。
不少成功的人,刚开始创业,的确是想赚点钱,让日子过得富足些。但随着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个人的追求也逐渐升华。钱赚得多了,对物质倒不在乎了。尽管成本和利润依然是做任何决策时的出发点,但利润已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渴望的是不断超越自我,同时给社会多创造一些财富。
建议五十一:用变化的眼光看市场
我从不间断阅读科技、新知识的书籍,这样才有利于我用变化的眼光看市场,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对于一个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应密切关注社会的变化,与社会保持密切的接触。因为无论如何,你都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再怎样离群索居的人也不可能不与社会接触。所以,关注社会的变化,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时,这也是你超越自我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生活圈子,每个人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你对社会的了解,其实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局部。你对于整个社会其实并不了解。对于我们来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去了解我们生存的社会,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要在这变化繁复的社会中,寻找你的创业机会,找到一个使你的才能能够充分发挥的领域,你必须研究社会的变化,在变化中去捕捉你的机会,在捕捉机会的过程中为自己的创业去积累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你就会在市场上发现属于你自己的机会,这时去创业,才会赢得成功。
市场是永远处于一种瞬息万变的变化之中,如果你只是依靠自己的经验,甚至思想僵化,固守着以往的经验,只会导致停滞不前,甚至把自己引入困境之中。
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要学会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来看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经常提醒自己,世界这么大,变化这么快,自己原来的那一套怎么够用呢?这种自省对于保守的人来说,也许是困难的,但经常这么做会有效果的。
多看书看报看电视,多接受各种各样的新信息,多听听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可以启迪你的思维,启发你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问题。
对于已步入创业轨道上的经营者来说,想要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情况,或者说对市场变化保持敏锐的触觉,惟一的办法就是:做好经常性的市场调查研究工作。许多大公司通常设有专职部门负责进行此项工作。当然,小公司通常难以仿效他们的做法。不过也可以采用其他途径和方法进行此项工作。如果运用得当,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简言之,这些途径和方法是:
(1)经常订阅有关行业的各种期刊杂志,及时了解最新消息;
(2)参加行会或其他专业性的社团组织
(3)经常监测你所组织的各类营销业务活动的效果,察悉变化情况,查明之所以会造成销售增长或销售衰退的原因;
(4)对于任何一种买卖新观念、推广新方法、广告新技术或传媒新方法等,应先经测试,而后再选用;
(5)假如某种商品长期滞销,几经努力情况仍未见有丝毫改观,那就不宜继续经营了。
建议五十二:善于把握机会
商场是一个使人有机会一展身手的地方。商场上有无数的机会,也有无数的陷阱。善于把握机会,并且能够避过商场上的陷阱,事业发展就比较顺利。
是否能够把握机会往往是商场上成和败的关键。即使不懂得任何经济或是管理学的年轻人,都应该认识到,商场内成功的人物,他们一定是在机会出现于他们眼前时,能够及时把握,甚至可以创造机会,即所谓“英雄造时势”,由本来是无机会的,变成机会在手。至于失败的人士,他们未能掌握机会固然是失败的根源,不能够“造时势,也是他们不能成功的原因。
过于勇进,完全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更加没有做过任何分析,就孤注一掷,是一个极端。凡事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又是一个极端。这两种极端都是商场上失败的根源。如果能够在这两个极端当中,取得一个平衡点,不过于偏激,也不过于贪图安逸,才有希望在商场上成功。
成功的生意人,在商场上,就是应勇进时勇进,应保守时保守,但在勇进之时,却不是孤注一掷,更加不是在毫无实质数据或其他分析的支持之下,就贸然全军出击,以致一旦看错,就再无回头之路。李嘉诚在遇到商场上的机会时,不会轻易放过,但在决定是否应该将资源投入之前,他和他的属下,一定会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地搜集,分析资料,一旦认为值得投资,就会拨出应有的资源,坚定地支持这个决策,直至目标完成为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在商业活动中,如果你能在时机来临之初认清它,在它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那么,幸运之神就降临了。
抓住机会,见机而动,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但许多人却令人遗憾地失去了机会。失机的原因恐怕体现在两个环节上,一个是识机,一个是择机。
时机来到,有的人能及时发现,有的人却视而不见;有的人虽然有所发现,但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对机会的认识决定了对机会的选择。不能识机,也就无所谓择机;识机不深不明,便会在机会选择上犹豫徘徊,左顾右盼,不能当机立断,最终会遗失良机。
要想做到见机而动,必须善择良机。良机不可能赤裸裸地放在我们的面前,它常常被复杂变幻的迷雾所掩盖。为此,我们必须注意培养自己审时度势的习惯,随时把握客观形势及其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样,方能及时抓住时机。
如果你有犹豫不决的坏习惯,那么请你抖擞精神,它在耗掉你的精力,毁掉你的机会!根据你目前的条件,列出各种可能的选择,从各个角度考虑和衡量,调动你的常识和敏锐的判断力,迅速做出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后悔,让它成为最终的决定。要坚定,要迅捷,要大声向人们宣布:一切都已经决定了!
坚持这样去做,直到果断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不仅增强了你的自信,也增强了别人对你的信任。果断是人类优秀品质的核心,是所有伟大创业者人格特质的重要一环。
建议五十三:用对方意料不到的底牌
在我的经营投资过程中,曾经遭遇过无数的竞争对手,而在竞争的最后一刻,只有用对方意料不到的底牌,才能将其彻底击垮,从而稳操胜券。
做生意的过程既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易过程,又是心理与心理的斗争过程,就像打牌的人,永远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底牌一样,做生意的人,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腰包掏出来让人看的。
李嘉诚总是对于任何投资计划都处之泰然,在拍卖地产的现场,在最后的关头,才竖起自己的“擎天一指”,以一个惊人的价格获得投资的决胜权。
在进行企业收购的过程中,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将对方企业的决定性股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就是“永远不让对方知道自己底牌”这一成功商业奥秘的巨大威力。
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劝人要以谦抑为上,不可自作聪明地显示、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人妒忌,才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与人交往中,不要总是故意显露你的才能和战胜别人的欲望,若别人觉得你是个欲望很强的人,就会降低与你交往的热情。因此,一方面要控制欲望,另一方面则不要总是暴露欲望。谈生意时对方急时你不要急,自然就可以争取到最佳条件。商场上就是这样,实在之处,还必须加点表面功夫,不然,露出自己的意图和底牌,就会被对手看透,玩弄于股掌之中。
在谈生意时,一个深思熟虑的谈判者,在使用语言方面既友善又果断,无懈可击。保持谈判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为谈判成功打好基础。但在提要求时,要提得比预期达成的目标稍高一点,给自己留下进退的余地。如果你是卖主,叫价不妨高些;如果你是买主,出价则应低些。给人留下极为糟糕的印象,对方会对你冷眼相看。应该做到:既不能被人看扁了,也不要把人吓跑了。有时,由于价格等原因发生僵局,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这时不妨换个话题,或者采用提问的方式说明自己的销售意图,诱导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最后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洽谈业务人员还应做到语言谨慎、委婉,有时候先要隐藏住你自己的要求,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设法引诱对方暴露其真实情况,将对方的要求、成交打算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得越多越好。同时,你要认真地分析对方的立场,掌握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特别是对方主动找你谈买卖,更要先稳住。事实证明:不急于在谈判中先表态的人往往是业务成交的胜利者。在多数的谈判中,让步行为和拍板行为,都是在谈判快截止时才发生的,因此,双方都希望摸到对方谈判中的“底线”,以争取主动,而对自己的“底线”则严格保密。建议五十四:商战胜在一争,以和为贵
商战胜在一争,但有时又是以和为贵。这种“和”是以大家都获利为前提的,如果一直无休止地争下去,错过时机,谁都无利可图。
在现代商战中,竞争是难免的,但又不是惟有竞争,有时在谋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商业竞争对手不妨走到一起来,大家坦诚协商,共同发展。
创业者经营小生意,资金少,难题多,稍有不慎,便会蚀本倒闭。故此,生意人要想维持一定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对手搏杀并不是明智之举。反而是联合在一起,在价格、范围等方面达成一定的默契,才能共享其利,共存共荣,皆大欢喜。
如果绞尽脑汁相互拼杀,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曾有两间门对门的杂货店,店主为了招揽顾客,相互展开了一场压价大战,把自家商店的商品价格一降再降,斗到兴起,最后竟降到低于进货价格。结果自然是双双关门大吉,真正“停战”了。而顾客呢,开始时还挺踊跃的,经再三减价后,反而驻足不前。原来,连续的降价,反使顾客以为他们的商品是劣质冒牌货哩!
现代社会的企业,虽然也提倡竞争,鼓励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齐发展。当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会出现个别企业之间的反目成仇。
我们说,商场犹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商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
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出于他们生存的需要。但人类社会与动物界不同,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个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都是不利的。
经商做生意宜采用“双赢”的竞争策略,这倒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除非对手是个软弱角色,否则你在与对方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必然会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成本,而当你打倒对方获得胜利时,你大概也已心力交瘁了,甚至所得还不足以偿付你的损失。
在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也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会影响本是强者的你,使你反胜为败!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在实质利益、长远利益上来看都是不利的,因此你应该活用“双赢”的策略,彼此相依相存。
在商业利益上,讲求“有钱大家赚”,这次你赚,下次他人赚,这回他多赚,下回你多赚。何必那么贪心?
在市场竞争中,谁都想胜不想败。说市场竞争的各公司是“敌手”,因为它们在彼此竞争中带有以下性质:一是保密性。竞争者在一定阶段一定情况下,都有一定的保密性;二是侦探性。竞争者几乎都在彼此刺探情报,以制定战胜对方的策略;三是获胜性。竞争诸方无一不想胜利,都想获取一定利润,让自己的产品占领市场;四是克“敌”性。假若市场不能容纳下全部竞争者时,任何企业都想保存自己而“灭掉”他方。即使市场能容纳下全部竞争者时,它们也还是都想以强“敌”弱。
虽然竞争公司间有点像战场上的“敌手”,但就其本质来说又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公司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做贡献,公司的产品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司赚的钱也被国家、公司和员工三者所用,公司间的竞争手段必须是正当合法的,在这种意义上讲,公司之间完全可以相帮助、支持和谅解,应该是朋友。
所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对手,要以友善态度待之。
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竞争对手在市场上不应有冤家路窄之感,而应友善相处,豁然大度。这好比两位武德很高的拳师比武,一方面要分出高低胜负,另一方面又要互相学习和关心,胜者不傲,败者不馁,相互间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雄雌,而不能恶意攻击、造谣中伤、暗箭伤人。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此时可能对A企业有利,彼时又可能对B企业有利。所以,做老板的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以一时的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
建议五十五:小心谨慎,避免上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商场中的骗局很多,初涉者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上当。
茫茫商海之中大潮汹涌,而在潮水之中难免鱼目混杂。因为生意场上虽大多为君子,但也不乏骗子,刺探商情的探子无时无处不像幽灵一样飘荡在你的周围。
在五彩斑斓的社会里,在错综复杂的激烈的竞争场上,骗子的脸上是不会写着字让人们看清他的,相反却穿着非常美丽的外衣,巧舌如簧,每时每刻都可能活动在你的身边。他们像一个黑色幽灵,活跃在你的经营活动里,若隐若现,明来暗去,像埋伏在经营者周围的敌人,时刻都可使你遭到不测,甚至使你破产。面对如此的商业竞争,经营者若耳闭目塞,头脑反应迟钝,对付骗子没有起码的戒备心,上了当、受了骗,有时自己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呢。
没有戒备心,对自己的投资不加分析、思考,往往就会糊里糊涂地上了骗子的贼船,被掀翻在商海中。有一位经济学家曾这样说:“不要迷信号称有极高利润的经营项目,实际上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已是十分有利可图的,越是获利高的经营项目其风险性就可能越大。”可见,经营者投资之前,看准对方的经营实力是最关键的。对于无雄厚资金却试图通过“集资”来经营的人应多加防范,不了解某种经营项目的行情,就千万不能光凭对对方的“好印象”而投资(除非有足够的事实让人信服)。
作为经营者,采用谨慎的投资策略可减少投资风险,避免受骗上当。相反就会走入迷途。
没有戒备心,对自己的合作者不加防范,到头来也时常吃亏。人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经营者,临事三思而后行还是好的。因为在商场面临“利”字当头的选择时,有许多人,哪怕是好朋友,甚至父子亲戚中背叛的也有。有很多人财迷心窍,为中饱私囊,就会什么也不顾。
在商场与其他同行合作、搞交易之前,对对方的资信状况、组成人员状况、盈利亏损状况、业务内容、设备设施、创业资历等内容,按说都应该进行认真的资信情况调查,这样才能熟知对方底细,也才能看清对方是真心实意而来的,还是皮包商。
现代商场,虚假广告常常诱惑着一心想发财的经营者,假冒伪劣产品被一些不法分子以廉价转销给经营者,虚假的无效合同不时地缠绕着经营者,假发票、假信用证、假单据更使经营者受到骚扰。经营者若想与假绝缘,自己就要练就一副慧眼,时时保持戒心。
创业者没有戒备心,不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各种资料,很可能失去自己的独到之处,失去自己的商业秘密。在现在市场竞争的大舞台后面,有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来自不同方面的商业情报人员都在紧张地活动,他们搜集着竞争对手产品的原料配方、生产工艺、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等资料。也许有许多经营者,尤其是小本生意者认为,自己哪有什么需要保守的商业秘密,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在生意场上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常去邻家看,生意不清淡。这还不是告诉经营者,要去了解同行的一些经营情况吗?
既然行骗者有之,盗密者有之,那么创业者对付这些行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法办事,心明眼亮,常有戒备。
建议五十六:钱要用在值得用的地方
无论什么时候,钱都要用在值得用的地方,不能刚赚到一点钱就觉得自己富可敌国,更不要刚有点钱就觉得自己不可一世。
商人往往对“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观点深有体会,并举双手赞同。既然同意这个观点,就应当采取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积累实力,而不要乱花钱。
从创业期过来的公司,通常是处于开始盈利阶段,进行必要的调整、实施新的发展计划,甚至解决个人私事,都需要钱。钱从什么地方来呢?重要的来源就是利润的积累。
生意只要上了正轨,维持现状,按部就班地经营,肯定可以赚取相应的利润。赚来的钱不要乱花,先攒起来,一段时间之后,手上自然就有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凭着这笔资金作后盾,你才可以从容地进行企业调整和发展计划。
许多创业者都相信,有钱一定要投资,要滚动发展,认为将现金留在手上是一件愚蠢的事情。通常情况下,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钱是应当投资,以求保值增值,这是生意人的基本常识之一。但是,对于刚刚度过创业期的老板,上述观点则不适合,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公司的事业刚刚站稳脚跟,应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不是一直扩大经营规模。在这个相对稳定期,利润自然就会积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
其次,先把握既得利益是人之常情,也是许多人的想法。自主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多赚一点钱。创业期间辛辛苦苦,为钱着急上火的经历也是不久前的事情,现在能赚钱了,先达到一个基数也是必然的想法和做法。
第三,收回投资也是经营生意的原则之一,如果创业资金中有外借的成分,这个要求更加强烈。
第四,公司的调整和发展必定要求一定的资金支持,适当的现金积累是必然的和必须的。
因此,创业成功之后,首要的目标就是攒钱。
在创业期,十分艰难和辛苦,一切因陋就简,勤俭创业,其特征就是成本相对较低。积累实力如果采用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效果通常比较好。你应当下定决心,再辛苦一段时间。大体维持创业初期的经营方式和方法,压低成本,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加快资金积累的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已经度过了创业期,开始考虑调整和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应当在企业内部宣扬仍然处于创业期的观点,暂时压抑、延缓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以维持低成本运营。这样做确实不得已,老板必须以身作则。
牢记一点,老板身教重于言传,自己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员工通常也不好再说什么。
生意场上的成功通常是寂寞的成功,很少有人会讲真话实话。你刚刚获得创业成功,一定要牢记“不可露富”的古训,因为这个阶段,尽管创建了一个开始赚钱的事业,但并没有真正赚到多少钱。如果过于张扬,将使自己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首先,企业内的员工会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这样,老板就失去了低成本积累现金的机会。同时,提薪容易降薪难,甚至会使一个可以赚钱的事业因为大幅度提高成本变成一个亏损事业。
其次,张扬的老板会在个人私事方面大量投入,追求一步进入中产阶段,这个行为也会抽走企业大量的现金,影响刚刚获得立足之地的事业。
第三,张扬的老板容易头脑发昏,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一个人在第一次赚到200万元时,居然仅仅接听了一个电话,就答应参加一个花费20万元的公关活动,而这个活动对公司的事业实际上毫无意义。要知道,社会上有一大批赚张扬老板钱的人,什么公关活动、公益活动,每天都会有新的名目。
建议五十七: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成功之后,你所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你需时时记住,你所取得的只是阶段性的胜利,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说到危机感,可能有的人会说:那是没有成功的人或失败者才要考虑的,成功者只需尽情地举起庆祝的酒杯,好好享受成功后的喜悦。
成功了,该庆祝庆祝,该享受一下成功后的喜悦。即使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不管怎么说,你成功了。但如果你认为成功了就不需要有危机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人常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这也意味着,世界上没有常败将军。你这次成功了,下次完全有可能失败;而另一个人这次失败了,说不定下一次他就成功了。如果你因为这次的成功而沾沾自喜,甚至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你恐怕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每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时时都充满了危机感。要知道,影响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充满了变数,而这些因素你又不能完全控制。这就意味着成功只是暂时的,一旦明天某个因素发生变化,可能后天就需要面对失败。如果你没有危机感,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情缺少应对的策略,到那时候,你可能就会束手无策。
成功了,更需要你冷静下来,考虑这次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原因,而对于可能出现的竞争,对于社会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对于消费者口味的更新等等,都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才是一个成功者应有的态度。
有些老板最大的缺点就是在经营过程中因为有了一些成就而自我陶醉冲昏了头脑,这样导致失败的例子古今中外都很多。对于这种情况,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有:
(1)将自己取得的全部成就,包括自己的获利进项、声誉地位等等,一律以五折至八折来计算。通俗一些说,比如今年赚了50万元,自己要把它看成只赚了35万元,这样做有若干个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将敌者的妒恨减弱,同时也可压抑自己的自满,在这个双重有利的情势下,来年便容易取得更大成绩。
(2)禁忌把自己所得到的成绩任意夸大而大谈特谈,这样会使你如芒刺在身,长久下去终究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包括有朝一日被人戳穿,难以下台。
(3)时刻不忘记录自己的失败之处。尽管公司发展很快,但小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可以通过记录经营中的失败之处的方法来提醒自己如何正确经营。
(4)将可能避免经营错误的经营法则以制度方式记录下来。有些老板从理性上来讲努力避免失误,也认为建立健全制度是正确恰当的处理方法。然而,实际执行过程中却落实不到位,致使企业经营无序,失误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