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071

第71章 最大的赢家是和珅

和珅一行一路上日夜兼程,仅用了三天就赶到了热河行宫。

“和珅,你可来了!”乾隆一见到和珅,脸上立即乐开了花。

“奴才来晚了,请主子恕罪!”和珅明知道乾隆高兴还来不及,却偏偏要跪下来请罪。

“快起来吧,过来看看这个文书,写的是什么。朕这几天老是担心,生怕西藏那边出什么变故,那样处理起来可就棘手了。”乾隆来不及客气,连忙将文书递给了和珅。

和珅面色凝重,他的心里也很担心,连忙将文书接了过来,缓缓展开。刚一打开,他立即如释重负,待全部看完,竟然微笑了起来。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这文书上写,西藏六世班禅仰慕万岁已久,要亲自前往京城给万岁爷过生日来了。这会儿正在路上,很快就要抵达京城了!”和珅跪了下来禀报道。

“西藏到京城的路途十分遥远,班禅竟然主动前来祝寿,实在可喜可贺。这就吩咐下去,赶紧准备六世班禅的接待工作!”乾隆十分高兴,连忙吩咐。

“和珅,你是什么时候学的藏语?还真让朕想不到呢!”乾隆笑着问道。

“奴才还是在咸安宫读书的时候学的。”和珅连忙表现出一副谦虚的样子回答。

“好,除了藏文你可还学了什么?”乾隆来了好奇心。

“奴才还懂得一些蒙文。”和珅恭敬地回答。

“不错不错,再加上汉文和满文,你竟然懂得四种语言,实在值得褒奖!我看那理藩院的职务还非你不可了呢!”乾隆皇帝说完满意地笑了起来。

“皇上……”和珅听出了乾隆话中的意思,似乎打算让他兼任理藩院的什么职务。理藩院的什么职务空缺?和珅不断在脑海中寻找着与理藩院相关的信息,却什么也没找到。

“怎么,没明白朕的意思?朕这就任命你为理藩院尚书,还不快谢恩!”乾隆高兴地解释道。

这下,和珅可是大吃一惊,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理藩院尚书,那可是个从一品的官职。

“奴才领旨谢恩!”和珅喜从天降,直到皇上提醒才缓过神来。

“好,你旅途劳顿,赶紧去歇息吧。待歇息好了,帮朕准备接待西藏六世班禅的事情。你懂得藏文,接待起来也方便许多。”乾隆随即吩咐道。和珅连忙领旨退了出去。

乾隆七十寿典的前几天,西藏六世班禅顺利抵达承德,乾隆用十分隆重的礼仪迎接他。

宾主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乾隆重申了西藏是大清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示将来会坚定不移地主张这一原则。班禅则高度评价了乾隆所做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乾隆四十五年(1780)八月十三日,七旬寿典正式开始了,整个热河行宫都沸腾了起来。当天下午,行宫内开始大摆盛宴,官员们进献寿礼。

这些寿礼可让人大开眼界,进献的物品有黄金佛、珍珠串、珊瑚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贵重瓷器、花瓶、花樽、万寿龙袍、风琴乐钟、蟠桃挂钟等。不过,这些物品,要么贵重有余而精巧不足,要么物品讨巧材料却不十分珍贵。和珅对自己的寿礼更加地放心起来。

“和珅进献寿礼!”太监大声喊道。

和珅连忙走上前去,将自己的小匣子打开了,两盆碧玉万年青盆景立即跃入眼帘。盆呈筒式,涂红漆,口沿、底沿各饰描金卷草纹一周。盆体浅刻万字锦地及八仙人物纹并描金漆。盆中植碧玉万年青,叶片宽厚肥硕,挺拔如剑,碧绿茂盛。叶丛中立缠绿丝茎,茎上有以染骨、红珊瑚珠所制万年青籽三簇,珠粒红艳。

众官员们见了,无不惊诧不已。太监常贵连忙走上前将匣子接了过来,递到了乾隆的手中。和珅跪着解释说:“此盆景将万年青植于筒中,寓意大清江山‘一统万年’。”

“和珅的这份礼可够特别的,如此精巧细致,十分难得啊!”乾隆夸赞道。

就这样,寿筵上百官一一进献寿礼,一直到深夜皇帝才去歇息。但庆典活动却没有停止,一直持续了二十天。这二十天中,乾隆几乎每日都要亲自召见和珅,要求他陪侍在身边,并对这个聪明能干的青年人更加青睐起来。

细数七旬寿典上最大的赢家,非和珅莫属。他不仅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理藩院尚书一职,更让皇上对他的宠信一日深过一日。如此宠信是满朝文武中任何一个官员都望尘莫及的。可是,他并没有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