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068

第68章 福长安带来的启示

这天,和珅正在书房里琢磨怎么弄钱,突然家奴来报,内务府大臣福长安来见。

“福长安?快快给我带到书房!”和珅听到这个名字十分高兴。

福长安也是傅恒的儿子,福康安的弟弟。他与哥哥福康安是两个路数,学了许多溜须拍马的把戏讨好皇上,如今已经统领内务府了。和珅虽然跟福康安不对付,但跟福长安很合得来。

不一会儿,福长安在刘全的带领下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和珅的书房,二人寒暄了一番。

“和大人,我有个朋友在您府外候着呢。他说做了错事,定要我带来给大人您赔罪呢!”福长安说道。

和珅一听,连忙吩咐下人把福长安的朋友带进来,然后拉着福长安,亲亲热热地往餐厅去了。

二人刚刚坐下,福长安的这位朋友就在仆人的带领下进了和府。和珅一看,认识,这不是自己手底下做事儿的李二嘛。

李二见到和珅忙跪下来磕头:“和大人,那天陆中丞进京,正是小的手下在崇文门当差。奴才没好好管教好差役,给您惹了麻烦了,求大人恕罪!”

“快起来!快起来!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呢,这事儿你们做得没错。”和珅见状忙站起来搀扶他。

李二死活都不起来,和珅就让福长安劝劝他。

“哈哈……”福长安听和珅这么一说,立即笑出了声来,“快起来吧!你看看,和大人果真没有怪罪你啊!”

听福长安这么一说,李二这才站起身来,一脸感激地望着和珅。

“这小子就是个直肠子,心眼儿很好。我们当初一起在宫里当差,他没少照顾我!后来,他被调往崇文门,我们就很少见面了。哪知,前几天他突然跑到我家里,说他犯了大错了,一定要我带他来府上赔罪不可。”福长安笑着解释道。

福长安话音一落,李二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从怀里掏出个大红的包裹,双手呈递给和珅。

“你这是干什么!这个我可不敢收!”和珅连忙假意推辞。

“和大人,他犯了错,给您惹了麻烦,按理就该来孝敬您的。您收了,他的心里才会安生啊!”福长安在一旁劝道。

和珅听福长安如此一说,倒觉得很有几分道理,也就收下来了。李二见和珅收下了银子,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赶快坐下喝酒吧!福大人可是我的稀客,请都请不来,今天可都是你的功劳!”和珅亲切地对李二说道。

对于和珅的热情,福长安心里也十分舒坦,三人喝喝谈谈直到半夜才散席。

福长安走后,和珅这才打开李二送的那个小包裹,一锭锭黄亮亮的金子展现在他面前。看到这些金子,和珅倒宁愿这些官差们再多犯几次错误,破财免灾,自己刚好可以趁机多收些好处。想到这里,和珅突然灵机一动。

“既然如此,大清官员千千万万,哪个能担保不犯些错误的。那何不建立个‘议罪银’制度,让那些官员们交些银子给内务府?对于交了‘罚银’的官吏犯罪,可以根据先前所交‘罚银’的多少,有区别地进行从轻发落。这样一来,内务府立即就能扭亏为盈啊!”

这个主意一出,和珅立即欣喜若狂,极具创意的“议罪银”制度横空出世了。

这实际上是乾隆默许,由和珅执行的变相勒索。你说天下官吏臣民哪个有罪,哪个无罪?他说你有罪,总能找到你的不是,乾隆与和珅敲你的竹杠还不容易。可是偏偏就有那么几个官吏,腰里的钱鼓鼓的,自己并不以为有罪,而被砍下头颅。于是官吏们一看不好,纷纷乖乖地把银子交上来。那意思是说:皇上,这是我的钱,我存这儿,将来我犯错的时候从这儿直接勾,您就甭朝我要了。

这钱谁保管呢?谁出的主意谁管。所以,所有的大臣如果想交议罪银的话,就都要交到和珅这儿。这就等于是和珅给皇上创立了一个私人小金库。这金库里的金子、银子皇上不知道有多少,和珅也不大清楚,他只是知道小金库里面的金银太多了。

通过“议罪银”制度得到的巨额银两,有85%供皇帝个人挥霍,不入国库。这点钱除了乾隆皇上使用,就是和珅使用。后来抄和珅家的时候怎么抄了那么多东西呀——就是这儿的钱啊,大臣交给的。

原来内务府一点钱都没有了,和珅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内务府就扭亏为盈了,弄得皇上的生活舒舒服服。为此,乾隆多次口头表扬和珅,说他很能干,工作上很出色嘛!我看朝廷的所有大臣都得向和珅学习。和珅得到皇上表扬,就干得更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