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067

第67章 原来皇上也是可以收买的

自从和珅给了常贵等太监许多好处后,他在仕途上可谓是一帆风顺。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有钱能使鬼推磨”,看来银子能办成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对于出谋划策的刘全,和珅也十分感激,居然破例地赏了他很多银子。

“看来银子真是好东西,有了银子,就连常公公那样趾高气扬的人物都帮咱们做事了!”刘全接到银子,高兴地与和珅说起话来。

“不仅常公公,就连皇上也可以被银子收买啊!”听了刘全的话,和珅感慨道。

“收买皇上?”刘全有些不相信。

“对,皇上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爱钱财,当然也可以被银子收买。”和珅看了看刘全,笑着解释道。

“这整个江山都是皇上他老人家的,怎么还能用钱财收买他呢?”刘全仍旧不相信。

“这你就不懂了吧。要知道,大清的财政制度是很严格的。户部相当于财政部,而财政部的钱,就是国家的钱,皇帝是无权动用的。即使要用,也要经过户部尚书、内阁分管财政部的大学士层层审批,还要详细说明你把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准备用多久,打不打算还,什么时候还。要不说清楚,一个子都甭想动。所以历代皇帝要用钱的时候,大都会动用内务府的钱,也就是他的小金库。除非是穷得没办法,一般都不会去找户部打秋风。”经历了这一番波折,和珅也明白了许多事情。

“原来如此。”刘全听了若有所思,“老爷,您在崇文门收的钱是不是都进入了皇上的小金库?”

“当然,陆中丞一案之所以能够被皇帝压下来,并不仅仅是常贵的功劳,也是出于皇上的本意。崇文门关税一百多年荒着,收的银子不见影儿,内务府一点光都沾不上。如今我一整顿,皇上的小金库平白每年得一二百万两的进项。早些年,宫里为了省些银子,都在下等太监、宫女的衣裳、饮食上克扣。如今太监宫女换行头,宫女的头面银子也涨了,皇上当然都一一看在眼里。”和珅越说越得意,刘全听了对主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爷,要照您这么说,只要咱们一门心思给皇上办差,岂不是就有皇上护着了,就是天塌下来都有皇上给咱们顶着?”刘全说得更加悬乎起来。

“当然不行。皇帝都想青史冒名。要是把百姓惹恼了,咱们是捞不着一点好处的。银子不能从国库里出,又不能从百姓身上打主意,自然就要从那些官员身上打秋风,这才是选崇文门关税的高明之处。崇文门多收的银子都是官员的银子,官员们孝敬皇上还不是应该的?谁叫那陆中丞是个直肠子,丢了面子也是活该。”通过陆中丞一事,和珅更加摸透了皇上的心思。

“老爷,您可把皇上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啊!”刘全感叹道。

“那是自然,不懂得皇上的心思,在朝廷中就会寸步难行。别的官员都只看着我不断升官而眼红,他们又哪里懂得皇上的心思?他们只会把皇上看成高高在上的、不可侵犯的统治者,哪知道皇上也是人,是个老人。讨老人喜欢的法子谁都会,谁叫他们不肯用呢!”

“老爷您真是高明啊!”刘全又拍起了马屁。和珅听在耳里,十分受用。

和珅巴不得多敛些银子孝敬乾隆,不过崇文门税关的税收有限,不可能让内务府短时期内扭亏为盈,但他也一直没有找到更为合适的敛财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