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004

第4章 被锁定的孙女婿

这天,英廉到咸安宫溜达,和学堂里的师傅们有意无意地侃起大山来。一位师傅无意中说起了袁枚曾经来咸安宫的事情。

袁枚生于1716年,是乾隆四年(1739年)的进士。他这人很有个性,只当了十多年的官就撂挑子不干了,并在辞官后的五十多年中一直拒绝复任。此人十分喜欢旅行,又喜欢结交朋友,在当时名气很大,属于一个牛人。

一天,袁枚前往京城拜访老朋友,这位朋友正是咸安宫的一位师傅。两位老友聊起天来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谈着谈着就谈到了在咸安宫中就学的高干子弟。

“老兄,你在这里混得咋样?不怎么舒心吧!”袁枚是个直肠子,想什么说什么。他了解高官子弟的习惯秉性,一个个都是花花公子,给这些人当师傅实在不开心,要依着他的个性早就颠了儿了。

“唉,甭提了。这帮小兔崽子家里都有背景,一个个打扮跟痞子似的,实在难找出什么人才来。”袁枚的朋友也点头应道。

“一个个娇生惯养,早被家里安排好了出路,谁还傻了吧唧的用功读书?”袁枚气愤地说道。

“话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我曾教过一个叫和珅的孩子,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死得早,学习却很玩命。这个孩子不仅成绩好,外语还过了八级,《四书》《五经》能够倒背如流,工诗擅画,才气横溢啊!”朋友禁不住夸赞道。

“果真有这样的孩子?那我倒要见一见!”袁枚一听说有这样的孩子,立即来了兴致。

“好,明天我带你去见见。”

第二天,袁枚就亲自去瞧那个所谓的大才子。待见到和珅,他发现这个“才子”不仅长得很带劲,而且一言一行十分儒雅,立即喜欢上了这小子。

“袁大师曾经来过?这个人牛啊!辞官已经有几十年了。”英廉禁不住感慨。

“他来这里都做了什么?”英廉对袁枚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禁不住打听起来。

“给一个叫和珅的学生题了诗,简直把他夸成了一朵花啊!”一位师傅感慨起来。

“和珅?是咸安宫的学生?袁大师竟然给他题诗?写了什么?”英廉听了很好奇,急忙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袁大师夸赞他的才学,说他‘少小温诗礼,通侯及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此人在咸安宫内的确是数一数二的,他不仅为人谦和,学习也十分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竟还有这样的人才?快给我叫来看看!”英廉听了很是兴奋。

和珅听到师傅传唤,连忙前去拜见,刚一进屋就跪下磕了一个,说:“师傅叫学生来,不知有什么事?”说完仍低着头跪在那里。

“起来,起来,快站着说话。”英廉一见和珅心里更加高兴了。这时的和珅已经是十几岁的小伙子,长得眉清目秀,那真是帅呆了、酷毙了,而且为人十分谦和。

“既然英廉大人要你站起来,你就别跪着了!”一旁的师傅说话了。

师傅的话一出口,和珅心里一惊。他当然听说过英廉的大名,那可是当今皇上面前的红人。他心里虽然吃惊,脸上仍旧保持镇静,马上向英廉跪了下去。

“学生给大人请安。”

“快起来吧!不用多礼!”英廉高兴地说道。此时他心里比袁枚还要高兴,袁枚不过是发现个人才而已,可他却发现了孙女婿的最佳人选。

不过,他也不会匆忙下决定,这毕竟是孙女儿的终身大事。他赞许地点了点头,夸奖了和珅一番便离开了。从此以后,他没事就去咸安宫遛弯,他要好好考察一下这个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