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53

第153章 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乾隆虽然已八十五岁高龄,但仍不想安生地在紫禁城内颐养天年。夏日一到,他立即带着群臣前往热河行宫避暑,和珅当然得随驾前行。乾隆担心嘉庆趁自己不在京城兴风作浪,所以也没忘了把嘉庆带上,一行人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刚到了热河不久,和珅就开始盼着能早日回京。他心中很是挂念他才一岁多的小儿子。和珅中年得子,对这个儿子特别喜爱。和珅在京时,每天都将这宝贝儿子抱在怀里瞧瞧,一天不见都觉得少了什么。不过,这个儿子身体很不结实,和珅花了很多银子请郎中调理,却一直没什么起色。

这天,和珅正和王杰、董诰等人在临时的“军机处”办公,突然刘全大老远地从京城赶来了。

“刘全,你怎么来了?崇文门发生什么事儿了?”和珅见刘全风尘仆仆的样子,就知道该是什么坏事发生了。

“税关好着呢,只是府里出了事,小少爷他又病了……”刘全着急地说道。

“又病了?很严重?”和珅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和珅把这个孩子当做心头肉一般疼着,可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刘全听了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好!备马在宫门外等我。我回太上皇一声,即刻回京!”和珅对刘全吩咐道,随即往烟波致爽殿的西暖阁跑去。

乾隆得知消息,连忙允和珅回京。只两天时间和珅主仆就赶回了京城。可是一切都晚了,和珅连幼子的最后一面都没有看到……

和珅爱子如命,眼见着儿子死去不啻晴天霹雳,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几天都没有出门,提笔写下了《忆悼亡儿绝句十首以当挽词》。其中一首写道:“寄语老妻莫过伤,好将遗物细收藏。归时昏眼如经见,竹马斑衣总断肠。”

和珅的一句句诗将痛失幼子的彻骨之痛写得令人不忍卒读。

“难道是我作孽太多?老天才如此惩罚我?”和珅不禁扪心自问。经历了丧子之痛,他似乎苍老了许多。老来得子本是人生最大的喜事,可是老天竟然这样捉弄他,这么快就唤了回去,让他徒留伤悲。

这份伤痛还没有愈合,两个月后,另一件痛事就接踵而来——和琳在军中病逝了。

自和琳成为军队统领后,这兄弟俩一个把持朝政,一个军权在握,一将一相,一文一武,十分威风。和琳也不负众望,带领军队英勇作战,生俘起义军领袖石三保。乾隆得知后,对和琳一番嘉奖,认为他将是继福康安、阿桂之后的又一员重将。

哪知道,和琳才做了三个月的统领,就在贵州因病身亡。

“病故?和琳的身子我清楚,他怎么可能病故?我不相信!定是哪个不知死活地在捉弄我!”得知了弟弟病故的消息,和珅有些失去了理智,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老爷,这是军营发来的急报,怎能有假啊!”刘全拿着急报,一边说一边哭。刘全眼见着和珅、和琳长大,和琳的突然去世让他痛不欲生。

“和琳……”听了刘全的话,和珅突然长叹一声,眼泪如泉水般涌了出来。

霁雯、呼什图都站在和珅旁边,连忙上前小声地劝慰着,可这些话和珅根本听不到,他脑子想的都是弟弟。自和琳随福康安出征西藏,他就再没有看见过弟弟。他哪里知道,五年前的一别竟然就成了永别!

和珅对弟弟的感情十分深厚,他更对弟弟寄予厚望,原以为他们兄弟可以并肩作战,哪知道他却突然将自己抛下,一个人去了。

“我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和珅悲痛之中,不禁对自己的人生怀疑起来。幼子夭折,爱弟病故,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我和珅的确爱钱,却绝对不是为钱而活。我这样努力地积累财富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希望让他们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再不要过那种被人瞧不起、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我想要用金钱给他们带来温暖,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他们为什么都不顾我的感受,就这样接连离去了?”

和珅痛苦的思索着着,却一直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