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46

第146章 禅让大典还能出幺蛾子

禅让大典原定于冬至日(十二月初一)举行,颙琰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可就在冬至前夕,突然发生了变故。原来,根据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署)官员的预测,那天将要发生日食!

“日食?”和珅得知了消息先是一惊,转念一想,又似乎着到了一线希望。他急忙站起身来朝养心殿跑去。

“皇上!奴才有要事禀报!禅让大典只怕要延后了!”请过安后,和珅连忙说明了来意。

“是日食的事情吧?朕已经知道了……”乾隆明白和珅为何而来。“朕正要下旨,将禅让大典延后举行。”

“皇上,奴才以为这是天意。日食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禅让大典这一天出现,只怕老天不希望您退位!”

“和珅,你的心意朕心里明白,只是禅让一事不能更改。禅让大典将改在明年正月初一举行。若正月初一还出现日食,那么……”乾隆心里跳过这个念头,便再也不说话了。

“是!奴才只是一心挂念着朝廷、挂念着皇上,一时出言不逊,还请皇上恕罪!”和珅没有想到,乾隆的态度竟然如此坚决。他再也不好说些什么,只得磕头请罪了。

“好了,你快退下吧!”

这个时候出现日食,对乾隆来说也是个打击。乾隆虽然英明神武,但毕竟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修养不足,他也有点慌乱,便向群臣征求意见,以便弥补过失。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却借此机会对禅让问题发起了攻击。一些大臣在下面议论禅让的害处,并表示之所以有天灾,就是因为禅让造成的。

颙琰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更是对日食万分痛恨。好在,日食总算是过去了。乾隆并没有另立接班人的打算,颙琰又在皇太子位置上战战兢兢地待了一个月。

嘉庆元年(1796)的正月初一很快就到了。就在这天的前一晚,颙琰兴奋得一夜无眠。在他看来,只有举行了禅让大典,自己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才能真正掌权!

这天清晨,隆重的帝位禅让大典如期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王公大臣以及各国使节早早地就在太和殿外排班站队,所有的繁杂仪仗也一色排开。

乾隆皇帝的銮驾远远地出现了,身着太子冠服的颙琰紧随其后。待銮驾到了太和殿前,乾隆才在侍卫的搀扶下轻轻下了轿子。颙琰连忙上前搀扶着乾隆走上了奉先殿、寿皇殿,最后将他拥到太和殿的皇帝宝座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刚刚坐定,大臣们呼啦一声全部跪倒,大声朝拜。

“诸位爱卿平身!”乾隆满脸微笑着说道,“朕已在位六十年,不敢逾越圣祖康熙六十一年之数,今日特将皇位禅让与皇太子颙琰……”

话音一落,乐声四起,大臣们连忙一通跪拜,两位大学士将皇太子引导上阶。

“颙琰,这枚‘皇帝之宝’要妥善保管。接过这‘皇帝之宝’,你就是我大清的帝王了!”乾隆将传国玉玺拿在手里,对在座前的颙琰认真交代。

“儿臣知道!”颙琰恭敬地回答。

“我虽然让位了,但一颗心还牵挂着家国大事,我仍然渴望着为皇家贡献我的一份力量,渴望着继续发挥余热。以后国家的大事小情,还是由我说了才作数……”

颙琰听在耳朵里却很不舒服,这样下去,自己手中屁大点的权力也没有,实际上不过是个傀儡而已。但是他没办法,其好咬牙忍住,反正他才37岁,而乾隆已经85岁了,要是乾隆再活得比他嘉庆年头更长,那才叫见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