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37

第137章 有人挡住了咱发财的道

吴省兰、吴省钦兄弟在和珅的帮助下考中举人,顺利踏上仕途。此后,和珅对他二人不断加以提拔。在和珅的一班党羽中,吴家兄弟最有学问,办事也很有手段,和珅很信得过他们,给吴省钦在教育部门安排了个考官的职位。

在清朝,如果要评选最令人羡慕的官职,答案并不是尚书、侍郎,而是考官。今天的考官们主要工作不过是在教室里来回巡视监考,然后拿点监考费走人,可在当时,这实在是个抢破头的位置。原因很简单,所有由这位考官点中的考生都将成为他的门生。

清朝的官场网络大致由两种关系组成,一种是同学(同年),另一种是师生(门生)。官场风云变幻莫测,新陈代谢速度很快,今天还是正部级,鬼知道明天是不是就到阎王那儿报到了。要想长盛不衰,就得搞好关系。

如果你混得不好,那也不要紧,只要混到个考官,点中几个人才,到考试结束,你就是这几个人的座师了。这几位考中的兄弟就得到你家拜码头,先说几句废话,谈几句天气,最后亮底牌:从今以后,俺们就是您的人了,多多关照吧。你也得客气客气,说几句话,比如什么同舟共济、同吃一碗饭、同穿一套裤子等等等等,然后表明态度:今后就由老夫罩着你们,放心吧。

有一句时髦的词可以形容这一场景——双赢。新官根基不稳,先要摸清楚行情,找个靠山接着往上爬;老官也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抓几个新人,将来就算出了事还有个指望,实在不行也能拉几个垫背的一起上路。要知道,在官场里,养儿子是不能防老的,想要安安心心地活着退休,只能靠门生。

和珅掌管科举多年,当然知道其中的道道,便想办法举荐吴省钦出任直隶府学政,主管乡试。吴省钦上任之后,公开舞弊,甚至明码标价地收受贿赂。他把各个生员送银的多少记录在册,按银取名,大量的金银涌进了他的腰包。俗话说“饮水不忘掘井人”,吴省钦可不敢独吞这些宝贝。

吴省钦主持完了河北的乡试,连忙前往和珅府上孝敬。可和珅接过银子却并没有半点高兴的样子,问他:“我听说,有考生在考场门前贴了对子?”

“这……”一听问起对子的事情,吴省钦打了个冷战,吞吞吐吐不知怎样回答。

由于吴省钦过于张狂,公开舞弊,引起了诸多贫寒考生的不满。这些人寒窗苦读,就指望能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踏上仕途。可因为没有银子,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有钱人金榜题名,而自己却名落孙山。

激愤之余,有一名胆大的考生在考场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少目焉能识文定

欠金安可望功名

横批是:

口大欺天

上联的“少目”合在一起乃是一个“省”字,下联“欠金”合在一起又是一个“钦”字,上下联的首四字合在一起,恰是“省钦”二字。横批中的“口大欺天”和“口”“天”之合,正是一个吴字。

上联质问吴省钦认不认得字,骂他没长眼睛;下联说他只收金银,按银取名,没有送钱的穷书生只得名落孙山;横批骂他贪财吞金的“口”比天还大,同时“天”又是双关,骂吴省钦科场舞弊,胆大包天。

吴省钦得知了十分惊慌,急忙就将对子揭了去,还专门调派了几名官差,严禁考生私自张贴任何对联、条幅。经过这番安排,吴省钦终于放下心来。他以为这件事情无人得知,哪知道和珅的耳目竟然如此众多。

“小吴啊!如果想在这个位置上安安稳稳地坐下去,这样可不行。银子当然是要收的,不过不能太过分了。事情要是闹到上边去,我也没招啊!”和珅语重心长地教导着吴省钦。

“是!我已经加派官差,再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吴省钦可害怕丢了这样的好差事,连忙答应着。

“那就好!”和珅放下心来,对于吴省钦办事,他还是很放心的,“直隶府学政可是个肥差,你可不要胡来。”

“大人请放心吧!省钦当然明白大人的苦心。”

“提到肥差,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窦光鼐。今年会试的大总裁就是他,我和纪晓岚都只是个小小的同考官。真可惜这个大总裁的差事了,要是交给咱们来做,定又可以狠狠地捞上一笔,可惜那个窦光鼐……”说到这里,和珅停了下来,只是摇了摇头。

窦光鼐是山东诸城人,乾隆七年(1742)的进士,他很有学问,被乾隆任命为会试大总裁。他为官十分廉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就连皇上都敢得罪,盛住贪污的案子就是他揭发的。所以,要他担任会试总裁,定会公公正正地以文取士。

“可不是,真可惜了这等美差……”提到会试的大总裁,吴省钦更是万分向往。会试总裁可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那是多么风光体面的职位啊!

“罢了,随他去吧!”和珅又摇了摇头,不愿意再想这种事情了。窦光鼐的耿直在朝中是出了名的,要想对付他可没那么容易。吴省钦一见,也赶紧闭口不提这件事。咸安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他是和珅的门生,什么事情都要顺着他的意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