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26

第126章 险中取胜又干掉一个异己

第二天,北京城的大雪依旧。和珅早早地起了床,专门挑了一件狐皮大衣在官服外罩着前往早朝。到了太和殿外,诸位大臣也都已经到齐了。和珅只好下了轿子,脱掉大衣,瑟缩着肩膀在大雪中等着。乾隆皇帝的銮驾终于到了,文武百官这才进了大殿。

“诸位爱卿,有本就奏,无本退朝。”乾隆看来也提不起精神。毕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这么冷的天气的确很难熬。

“皇上,奴才有事奏。”和珅连忙开口。

“什么事儿?”

“两淮盐运使柴桢的案子已经有了进展,这是两淮盐政全德的奏折。”和珅将全德的奏折递了上去。

乾隆接过奏折看了看,脸色大变。

“这个福崧真是狗胆包天!”

“皇上,奴才以为这件事情还是谨慎为好。福崧在平定苏四十三起义中立了大功,是大清的功臣,万不可冤枉了他。所以,奴才恳请皇上再派人前往浙江调查此案。”和珅给福崧说起了好话,但是他是别有用意的。

“好,那就再派人去查查!”

“皇上,奴才以为尚书庆桂可以担当此任!”他连忙推荐了自己人。

“好!”乾隆正在气头上,立即准了和珅的请求。

庆桂是镶黄旗满洲人,历任内阁学士、副都统、参赞大臣、将军、都统等,如今已经擢升为兵部尚书,乾隆对他十分看好。

庆桂摇身一变成了钦差大臣,前往浙江办案。临行前,和珅对庆桂又是一番嘱咐,这才放心地让他出发。

庆桂到了浙江后,立即着手调查起福崧的事情。他不仅认定福崧包庇柴桢,还查出福崧向柴桢索贿白银十一万两,黄金一千两,拟把福崧处斩。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哗然,很多人都不相信福崧会做出这等事。不仅官员们不信,就连乾隆都有些不相信了。于是,他下旨把福崧押送入京,亲自审问。

“押送福崧进京?那我的事情岂不是完了?”福长安得了消息,立即前往和府商量对策。他早就觉得不踏实,如今看来祸事果真到来了。

“你急什么,我当初答应你的,自然不会害了你。福崧不是还没进京嘛,让皇上改变主意还不容易?”和珅见福长安着急的样子,连忙安慰道。

“你有办法?”福长安似乎看到了希望。

“说不上是什么办法,但一定管用。皇上他老人家我是再了解不过了,我一定可以让他改变主意。”和珅微笑着看着福长安说道。

“那好,你快去办吧!倘若福崧进了京,我可就完了!”福长安连忙催促道。

“你以为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咱们的那些事情,地方的巡抚大员哪个不知道?只不过因为咱们广施恩惠,收买人心,谁也不会跟咱们作对。如今咱们把福崧惹急了,一个也跑不了!”和珅心里也很着急,狗急了还会跳墙呢!谁知道福崧被逼急了会作出什么事情来。

“好,好,那你快去吧!”福长安再也不敢多说。和珅连忙吩咐备了轿子进宫去了。

此时,乾隆已经八十三岁高龄,总有些力不从心了,退了早朝就回乾清宫歇息。和珅进宫后径直到了乾清宫,小太监见了连忙进去通禀。乾隆听到他来了,连忙吩咐传他进来。

“皇上,奴才刚刚接到了庆桂的口信。奴才以为,您还是不要亲自审问福崧为好。”和珅装出一副十分小心的样子,低着头禀报道。

“哦?为什么不能亲自审问?”听这么一说,乾隆连忙追问。

“这……”和珅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奴才只怕皇上动怒,气坏了身子。”

“你倒说说看,这个福崧到底怎么了?”乾隆似乎有些不开心了。

“皇上,庆桂给奴才捎了口信,说他在审问福崧的时候,福崧说了许多对您大不敬的话。”

“什么难听的话朕没听过?你尽管说,那福崧都说了些什么?”乾隆心里虽然不痛快,仍旧装出一副十分释然的样子。

“皇上,那奴才可就说了。福崧说您是昏君,什么‘十全老人’,都是您自个儿给自个儿脸上贴金……”和珅小声地说道。这些话福崧当然没说,都是和珅编造出来的。乾隆对于这些向来在乎,越到老年越在乎自己的英明,这些话很容易将乾隆激怒。

“住口!”乾隆果真听不下去了。

“皇上恕罪!皇上恕罪!”和珅见目的达到,心里十分高兴,可却不敢表现出来。

“这就传朕的旨意,命福崧途中自尽!”乾隆吩咐道。

“是!奴才这就去办!”和珅连忙领旨。

旨意很快就送达了山东,此时福崧刚刚抵达山东境内。

看着这样的后果,和珅也心有余悸,这招棋走得实在太险了。不过,老天似乎在暗中保佑着和珅,每每总会让他逢凶化吉,和珅的胆子更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