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34511000000100

第100章 熟练运用老年心理学

就在和珅做好一切南巡准备,欲陪侍乾隆皇帝出行时,英廉突然去世了。

对于英廉,和珅是十分敬重的。就在他人生最不得意时,英廉发现了他,帮助了他,还将自己唯一的孙女霁雯嫁给了他。从此,和珅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得以安心读书,顺利完成学业。倘若没有英廉的关照,和珅只怕很难有今天的显赫地位。所以,英廉的去世,和珅十分心痛。乾隆得知后,特赐银五千两作为英廉的丧葬费用。

不过,对英廉之死最为心痛的是霁雯。

霁雯自幼父母双亡,是祖父一手把她抚育成人。如今唯一的亲人去世了,她似乎感觉天塌下来了一般,整日跪在灵前默默垂泪。和珅正要陪伴乾隆南巡,便打算带上妻子一起出去散心,可她却坚持要留下来守灵。和珅虽然挂念妻子,但权衡再三仍旧陪伴乾隆南巡去了。

一路上夫妻两人鸿雁传书,每每展信和珅就能感觉出霁雯心中的悲伤。御舟刚刚抵达京城,他就连忙回府了。

“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家奴见到和珅,立即大喊着回府禀报。他这一走就是四个月有余,府上的人见了他竟然也感觉有些陌生了。

霁雯听见禀报,连忙出门迎接。和珅看到了霁雯,一颗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几个月不见,她虽然消瘦了许多,但精神看起来还好,似乎已经走出了祖父去世的阴影。夫妻两人相互搀扶着进了屋子,说起了悄悄话。

“南巡路上一切可好?”霁雯温柔地问道。

“好,一切都好。你的身体怎样?看起来可消瘦了许多啊!”

“我也一切都好。”霁雯微笑着答道,“皇上对你的安排可还满意?”

“皇上心里高兴着呢,这次出行我可是名利双收。”

“看来还真应了祖父说的话了。”

“怎么,祖父偷偷告诉你什么了?”和珅听到“祖父”二字心里有些担心,生怕霁雯伤心。可不开口反倒会让她察觉什么,便装作什么事都没有的样子笑着发问。

“祖父说了,这老年人都有五怕,怕冷清、怕冷落、怕冷场、怕看冷脸、怕人们对他冷淡;反过来,老年人也都有五好,好热闹、好铺排、好风头、好恭维、好大家向他礼敬。你铺排得周到,一行人出了大风头,皇上就满意了,可不就应了祖父的话了?”霁雯娇声说道。

“要是这么说,我知道老年人还有五句特别爱听的话,德高望重、老骥伏枥、高风亮节、精神矍铄、老当益壮。谁要是整天在老年人面前提这五句话,保证他整天乐呵呵的!”和珅也来了兴致,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十分快活。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缺点,大多数老人都不能免俗。祖父如此,就连圣祖康熙皇帝也是如此。听说圣祖还举办过‘千叟宴’,宴会上满是年逾古稀的老者。”霁雯又开口道。

“千叟宴?”听了这三个字,和珅精神不禁为之一振。

这次南巡让和珅尝到了甜头,一路上一直寻思着如何再让皇上热闹一回。既然皇上登基五十周年就快到了,为什么不仿效康熙圣祖筹划一次“千叟宴”?打定主意后,他暗暗地准备起来。

康熙“千叟宴”参加盛典的老人有九百九十六人,和珅当然要胜过一筹。京城中四品以下、年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的数目共有三千,可他却觉得不够热闹,又吩咐将与会者的年龄标准降低。凡在京四品以下,现任、原任各员,年过六十者都可入席。这样计算出的人数竟达三千九百之多。

人找好了,距乾隆五十周年的庆祝日期也渐渐近了,和珅便进宫将自己的打算禀报给皇上。乾隆高兴地应了下来,于是,皇宫里的“千叟宴”就这么定下来了。

虽说这样的事情本该由礼部负责,但是点子是和珅出的,他又是乾隆眼前的红人,内务府的各种款项也都在他手里把着,所以实际上事事都得他一手操办。

三千九百多人的宴会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可谓是千古未有。为了保证菜肴丰富、精美,和珅在御膳房里忙前忙后。他不仅吩咐厨子们保证做好数万份的菜肴,还得吩咐太监、宫女们摆好数百张的饭桌。为此,他专门组成了一支队伍,包括厨师、采买、小工、火头军等忙活了一个多月。

定好的日子就在众人的期盼下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