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
34509800000045

第45章 骑射

公元前307年,赵国举国胡服,胡服不是目的,骑射才是目的。当时没有出现马镫,想熟练利用马匹作战,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熟能生巧,赵国人从小开始练习马术,一个军事王国诞生。赵国走上与秦国相同的强国之路,全民皆兵。赵武灵王更加前进一步,远见卓识地认识到骑兵作战的重要性。尽管马镫出现之前骑兵大兵团作战的条件仍不成熟,但骑兵机动性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容置疑,赵国日后与秦国作战总能抢占先机,保持战绩优势。《六国论》中称:“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也就是说秦赵之间打了七次大的战役,赵国五胜二负,占尽优势。

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赵国人都去养马,种地的人自然少了。脱离农耕,离开土地,赵国人越发放荡冶游。赵国与秦国都走上军事强国之路,但是两者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秦国以土地为基础,讲究耕战。赵国以马匹为基础,讲究骑射。骑射使赵国粮食产量下降,转而希望通过商业运作来弥补赵国的粮食空缺。这也造成赵国战略的一个大短板,一旦战争不能速战速决,拖入持久战,只能依靠外交来解决粮食的短缺。长平之战,赵国外交陷入困境,粮食供应不上,直接导致一场惨败。

当然赵武灵王选择骑射强国的道路有赵国自身的原因,赵国地处冀州,《禹贡》记载冀州土地中中等,远不如秦国雍州之地的上上等,渭河平原,膏壤沃野千里,盛产粮食,农业生产也不如齐、魏等国。物资缺乏,土特产也少,只能去抢。有人说山西有煤啊,那个时代煤再多不值钱。

赵国的大臣们显然没有意识农业问题,他们大多争论应不应该穿胡服,也有人把质疑的目光投向骑射。

赵武灵王过度迷恋骑兵引起很多人的不理解。赵国将军牛赞置疑过骑兵的作用。那时赵武灵王击败楼烦,攻占原阳(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那是一片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敕勒川。赵武灵王把“原阳”改名“骑邑”,用来训练骑兵。名字容易改,军队却不容易改。旧有军队的编制被打乱,重新组建一支专门的骑兵部队。牛赞提出异议:“利益不到百倍不能改变风俗,功效不增十倍不能更换器具。您用骑兵替代战车和步兵,臣恐怕骑射带来的利益赶不上损失的费用。”

春秋时代的战争多是贵族战争,用马车作战,双方排列出整齐的车阵进行交锋。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越打人越多,各国不断征兵,不仅仅局限于战车里的贵族和跟在车后服务的奴隶,扩展到普通的平民,平民造不起车,于是步兵渐渐成为军队的主力。由于春秋战国时代没有马镫,骑兵难以掌握身体平衡。骑在光滑的马背上挥舞武器冲锋,杀不死敌人自己先掉下来了。所以,当时骑兵主要配合车兵和步兵作战,担任侦察、机动、追击的任务,是辅助兵种。

赵武灵王希望骑兵变成主战兵种。骑兵装备复杂,一个骑兵要有两匹马,用特制的骑兵弓,配备不同用途的箭,各式武器,长刀短刀,可供长途奔袭的口粮、水和帐篷。骑兵的后勤人员也不少,养马的,收集牧草的,给马看病的。骑兵用具中有大量的皮革制品,对牛羊需求很大。总而言之,骑兵花费比较大,培养和装备一个骑兵的费用相当于十个步兵。

牛赞的观点带有普遍性,大炮、坦克、飞机的出现都曾引导军事变革,但是先进武器出现之初收到的战果并不好。明军的大炮不敌清军的骑兵部队: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和飞机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原因与骑兵刚出现的情况相同,技术条件不足,费用高。

赵武灵王的辩驳展现出一名军事战略家的风采:“时代在变化,兵器在变化,需要什么兵器制造什么,人不能被兵器制约。兵器不适用只能被淘汰。如今战车和厚重的铠甲、长长的戈矛不适合远距离翻越山地作战,不适应必须改。”

穷则思变,配备熟练骑兵的赵军威力无穷,所向无敌。赵国骑兵与北宋时代的骑兵有本质不同,那些赵国骑手从小生活在马背上。北方游牧民族对赵国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们一夜之间惊讶地发现每一个赵国人,上到老翁,下至婴儿统统换上他们的衣服,赵国骑兵变得和他们一样剽悍。不可思议的神话,多么神奇的国度,多么伟大的君主。林胡王投降了,林胡人的马匹,林胡人的骑士变成赵国的骑兵。

组建强大的军队之后,赵武灵王第一个要消灭的国家即是中山国。中山国是游牧民族白狄建立的国家,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已融人中原。中山国除东北角与燕国为邻外,三面都和赵国毗连,简直就是赵国的国中之国,隔断赵国从邯郸到代地的南北通道。为对抗赵国,中山国投靠齐国,在齐国支持下多次侵犯赵、燕土地。齐宣王军事占领燕国,中山充当齐国的仆从国。齐国从燕国撤军之后,越发注重中山国的地缘战略作用,联中山以抗赵。

赵武灵王时刻想拔掉这颗眼中钉。中山国国土面积不大,一度被魏国灭亡,中山人凭借坚强的意志顽强复国,在赵国、齐国和燕国的夹缝里生存下来,多次以弱胜强,先后两次打败赵国的侵略军。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不可轻视。

我们讲过多少次,从内部发力更容易攻破一座坚固的堡垒。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团队都不是铁板一块。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就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