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的提醒
34501700000056

第56章 不图快,不恋小利

“原 文”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译 文”

子夏担任莒父的邑宰,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不可求快,不可贪求小利。求快,就达不到目标;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欲速则不达。这是我们祖先的经验之谈,即使在今天的许多事情中,这句话也是正确的。一般地说,如果你行动快捷,你就会较早地达到目的。但是情况不总是这样,如果你只强调速度而忽视工作质量,就会适得其反。你越匆忙,你取得成功的进程就越慢。所以,有些时候不如放慢脚步,慢慢积累,厚积而薄发,也许更容易取得意料之外的好成绩。

一场大雪将城市笼罩在皑皑的白雪中。在一个大坡上,由于路面结冰,许多车辆上不去,或慢慢地往下滑溜,或谨慎地倒车,或小心地掉头,最后回到坡底后,再倒出一段平路,然后重新启动,一鼓作气地慢慢地向坡上爬去。也有些车在中途试图加大油门进行冲刺,但是频频失败,滑了下去。

有一辆面包车,油门加的很大,每次都冲到大坡一半便滑了下去,可是司机似乎有什么急事,每次不等到汽车倒回到坡底,便又加大油门往上冲,车轮像发疯似的在结冰的地面打转,发动机像雄师般的怒吼,结果冲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这时,一位50岁左右的男人告诉面包车司机:“小伙子,别急,将车倒回坡底,再留出一段平地辅助起步后,不要急,不要慌,别加那么大的油门,稳稳当当的开车,再试一次。”面包车司机照办后,果真顺利的爬上了大坡。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告诉人们,主观性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反而因快得慢,达不到目的。道理很简单,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最终能够将此道理正确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实践中,却不是很容易。

放眼看看我们现在的世界,有多少个“少年作家”、“少年诗人”、“书画神童”;有多少媒体在报道:“某某炒股一夜爆富”,“某某买彩票中五百万”,“某某几天完成一部文学巨著”;有多少广告在宣传:“速成班一个月就能够培养成专家”,“四十天就能够养成的鸡”,“三个月就长到二百斤的猪”。在如此浮躁的氛围中,还有多少人能够默守“厚积薄发”,还有多少人能够遵循“铁杵磨针”?

再看看我们的身边有多少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事例。为了发财暴富,抢劫、杀人的有之;坑蒙、拐骗的有之;为了功利名利,欺世、盗名的有之;卑鄙、无耻的有之;为了仕途升官,行贿、受贿的有之;大搞形象工程,坑害百姓的有之。

当然,如果渠道合理的话,瞬间能够取得成就,也是可喜可贺的事,因为现在的世界发展的瞬息万变,任何事情都是无法预测的。只是这种成就可以使人获得短暂的名利,无法求得永恒。

道理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我国历史上的一些名人也有急于求成的例子,但他们在追求速成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又转向了下苦工夫,最终成就了永恒。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朱熹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良方。于是他坚信“欲速则不达”这句话,之后下苦工夫,方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他的哲学观点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时间;迄今仍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先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他有一句十六字真言:“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

孔子说:“见小利,则不能成就大事。”这句话和“欲速则不达”是互为补充的,都是告诉人们,凡事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考虑。做事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一味地追求速度,或者仅仅贪图眼前的小利,不作长远打算,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细细咀嚼这句话,就会发现里面蕴涵着很深的智慧。

在一个课堂上,老师在桌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又将一块大小刚好可以放进瓶口的鹅卵石放入罐中。完成动作后,老师抬起头望着学生问:“你们说这个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老师笑着问。接着他从桌下拿出了一袋小碎石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又问学生:“你们说这个罐子满了吗?”学生们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敢太快回答。

过了半晌,只有一位学生怯生生地回答:“也许这个罐子还没有满。”“很好!”老师愉快地说道。说完,他从桌下拿了一袋沙子,将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中,摇一摇,再问台下的学生:“现在你们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有满?”“没——有——满——。”学生们这次学乖了,每个人都很有信心地大声回答。“好极了!”老师开心地称赞道。

之后,老师又从桌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的罐子里。接着,老师正色地问学生:“你们从刚刚这些事情中学到什么重要的功课?”班上一阵沉默,最后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无论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再调整一下,还是可以多做些事情。”老师听完学生的回答,只是点点头,微笑道:“这是一个不错的答案,但这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讯息。”

老师说到这里,故意停顿,用眼睛向台下的学生扫一遍后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讯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再把它们放进去了!”

从小到大,我们都忙着做许多事,来填满我们的生命,就像故事中,老师不断在为罐子中加东西一样,但是我们可曾想过:“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呢?”如果小碎石、沙子和水,代表着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而鹅卵石象征着重要的大事,我们每天在生命这口罐子里加入的,究竟值不值得?我们总是忙着为生命的罐子加进水、沙子和小碎石,却忘了停下来思考,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鹅卵石?

“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如果我们能够看清真正要追求的东西,愿意放下眼前所留恋的小事、小利,过程虽然百般不舍、痛苦与矛盾,但只要眼界一开、气度一广,心不再被束缚,所见的格局自然就会有所不同!

我们要让自己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再将自己最重要的目标先放进生命的罐子里,不要让太多琐碎的杂事、小事淹没了我们远大的理想。

不可求速成,不可只顾小利。求速成,就达不到目标;只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做事情要处理好速度与安全的关系,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做到了张弛有度,才能避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