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的提醒
34501700000049

第49章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

“原 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译 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作为儒门的师祖,讲了不少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讲学习态度的也有很多,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几千年来,这些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一直在指导人们的学习、立业和交际。

对于古人来说,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通过读书博取功名。所以,读书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孔子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就如同数学中的逻辑推导,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孔子说的,是在进学、修身、入仕等方面存在的三层不同的境界,一层更比一层高。第一层是知道。这一境界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第二层是喜好。这一境界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第三层是乐在其中。这种境界用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语来形容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亲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这是一种人生最理想的生存状态。有了这种状态,身心都会感到很快慰、很自由。如果以这种状态投入工作,那么,工作就是一道乐趣的源泉,工作效率也会大为提高。如果以这种状态创业,成功将指日可待。

孔子的这个观点恰恰揭示了一个人生真谛,那就是:做自己能够乐在其中的事情最容易成功。正由于孔子对自己最喜欢的治学和办学之事乐在其中,才成就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自幼酷爱医学、读书与观察大自然的景物,欣赏天地之间的造化。正是这种天然的兴趣成就了他的非凡人生。他曾数度参加科举,最终在22岁乡试落第之后放弃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并向父亲表明心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父亲看到儿子在医学方面的志向坚定而远大,便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很有名望的医生。后来,他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编写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

退修诗书。孔子47岁退修诗书礼乐,学《易》,自称数年之后,可以无大过人们常用“醉心”一词来形容某人因对某一事物的爱好而一心专注。“醉心”就是孔子说的第三层境界,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成功绝非仅是靠拼命努力就能获得,它需要与你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如果你能够达到“乐在其中”的境界,你就会比平常人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如果你只是随便选了一个行业、一个工作,那么,即使你再努力,也未必能出头。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甚至为之废寝忘食。这时候,你已经是为了“乐在其中”而学习了。

发明家爱迪生说:“能够乐在其中而奋斗不止的人更易于成功。”如何才能找到自己能够“乐在其中”的兴趣爱好呢?首先,要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成自己的爱好;不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亲身体验它并用自己的头脑做出判断;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但你可以尽量寻找天赋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

最好的寻找兴趣点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而大学正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接触并尝试众多领域的独一无二的场所。因此,大学生应当更好地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去尝试转系,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或旁听相关课程;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

有乐在其中的精神,才能真正成就事业。世上最幸福的人莫过于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工作,乐在其中的人。工作对他来说不是苦役,而是快乐的源泉。在他心目中,几乎没有“工作”这个概念,因为工作意味着要完成一些硬性规定的任务。他时刻都在享受着创造的自由和快感,享受着审美的喜悦和激情,毫无刻板、约束和勉强之感,岂有“工作”的意识呢?如果说有的话,那也会被更盛大、更神圣的概念所置换:事业和使命!

把爱好当工作的人,他的幸福还在于:如果他能取得成功的话,他可以享受成果;如果他不能取得成功的话,他可以享受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已是对他莫大的慰劳,取得成果只是他另外的收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绝非仅是靠拼命努力就能获得,它需要与你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如果你能够达到“乐在其中”的境界,你就会比平常人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