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的提醒
34501700000011

第11章 尽人事,听天命

“原 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论语·子罕》

“译 文”

孔子说:“谷物长了苗而不吐穗,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也是有的!”

有一个成语叫“华而不实”,本意是说只开花不结果实,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华同“花”。这个成语是由孔子的“秀而不实”演变而来的。秀,就是吐穗扬花。

孔子满腹道德学问,一腔热血忠心,生平却是一直郁郁不得志。走上层路线,很少有人欣赏他,甚至有些握权者欲除之而后快,连贩夫走卒、农民柴夫都看不起他,对他冷嘲热讽。最困难的时候,差点儿没被饿死。“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跟随他的众多弟子,少有品行优良得他夸赞能有善终的。那些得志一时的往往违背他的“仁”道大义,为他所不喜。

人们常说,生命是一个过程,生活是一个经历。你“尽”了“人事”,做出了你的努力,那你的这个过程、这个经历就是完美无悔的。至于努力的结果是否成功,就不妨看淡一点,不必耿耿于怀。 “尽人事”是积极的人生,“听天命”是一颗平和的心。

诸葛亮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他始终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入世,这种既能尽力去奋斗不息,又能安时顺世、乐天知命的德行,确实令人钦佩,更是我们处世行事的风范。

下面这个苹果树的故事和孔子的“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的意思很贴近,都是借物喻人,抒发自己的心志。

我老家的院子里曾经有一株苹果树,那是很多年前父亲种下的。我还记得那株苹果树第一次开花时,我们一家人都很兴奋,没事就在树下转转,不时仰望枝叶间盛开的雪白花瓣,好像那不是花,而是一个个又香又甜的苹果。

那时我还小,以为果树只要开了花理所当然地就应该结果。在家里,我比谁都在意那株苹果树,每天都要仔细地看上好几回。然而我的在意并未换回期待的回报,雪白的苹果花有的残了,有的落了,夏天还没完,原本满树的苹果花竟然落得干干净净,只剩下碧绿的叶子仍在枝头茂盛着。

没有人知道我有多难受。因此,我几乎是带着哭腔去问父亲,为什么那么多的苹果花竟然结不出苹果,哪怕是一个也好啊。父亲却呵呵笑起来,说,傻小子啊,南方种苹果树本来图的就是热闹啊。

从此,我对院里的苹果树没了好印象。每当我见到父亲用欢喜的眼神看着苹果树时,我还会对父亲冷嘲热讽:一棵不结苹果的苹果树,有什么看头呢!父亲却并不理会我的奚落,仍然关注那株不结果的苹果树。每年苹果花开时,父亲仍然一如既往地替苹果花操心。风起了,担心风刮落了苹果花;雨来了,又担心雨打坏了花里的蕊。我真是替父亲不值。

有一年,苹果花开得格外茂盛。有天晚上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父亲几次把头探到门外,嘴里还喃喃自语:“哎,这么猛的雨,苹果花受罪了!”似乎有谁给他一块大雨布,父亲还真会扯过去给苹果树盖上。

我终于憋不住了,又开始对父亲冷嘲热讽起来。原以为,这次父亲会跟以往一样,对我的讥讽沉默以对。但是,父亲突然扭头看着我,似乎沉思了一阵,缓了缓,说:“你已读中学了,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花能不能结果,不能由花说了算。花开了,也许结不出果,但是如果先不把花开好,就肯定结不出果来。”

凡事尽力而为,争取不到不强求,顺其自然现在,我早已长大成人。老家的院子已不复存在,那株苹果树也因院子的拆迁而被砍掉了。但是,我始终牢记着那个雨夜父亲对我说的话,提醒自己无论身陷何处,都记得做一株开花的苹果树——因为,只有先把花开好了,才有结出果实的可能。

俗话说:“好运只青睐有所准备的人。”想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有所收获,勤奋和坚持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现在的我们,无法掌控命运,只能把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做好,一切准备好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等着幸运女神到家门口了,你才开始做准备,怎么可能成功呢?

尽人事,听天命。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外因条件、外在环境是第二位的,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生命是一个过程,生活是一个经历。你付出了努力,那你的这个过程,这个经历就是完美无悔的。至于努力的结果是否成功,就不妨淡看一点。要积极进取,还要心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