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提醒
34500500000040

第40章 无贪欲就不会迷失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老子·第三十七章》

无贪欲则入静,入静则天下自然安定。

老子认为,一个人勿论贵贱高低,都应该认清自己,不要为了自己达不到的境界,徒增烦恼。应该在现实中“无贪”,从而“入静”。专注下来,一心一意地去做事,这样,你就会变得快乐而又有成效,也不会被那么多的目标所淹没。

“入静”,就不再会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你是清醒的。清醒的你,是在你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就不会受到外界的摆布。

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种种焦虑,甚至不快,是因为迷失和被淹没在各种目标中的结果。现代人常把自己的思绪搞得一团乱,却很少有人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在这种混乱的生活状态中,人的内心渐渐失去平衡,变得没有条理,生活的目的也跟着盲目起来。他们不知道自己所为何来,也不知道自己终将怎样。他们的想法很多,却不知从何着手。他们的思维混乱,长久下去便会产生心理疾病,从而又影响到了健康。人如果总是这样,就没有幸福可言,并会失去最主要的东西,或丢掉眼前的一些机会,变成“为明天而明天”的生活痛苦者。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学生拜奕秋为师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每次听课都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地听奕秋讲解棋道;而另一个学生虽然很聪明,但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而且他今天想学下棋,明天又想学画画,不时地有新想法冒出来。

一次上课时,有一群天鹅从他们头上飞过,那个专心的学生连头都没有抬一下,浑然不觉。而心不在焉的学生虽然看着也像是在那里听,但心里却想着拿了箭去射天鹅,而且想着有一天要做一名出色的弓箭手。

若干年后,那位专心致志的学生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位呢,却一事无成。

一般情况下,人对生活的迷失都是所要或所想的太多,而又一时达不到目标造成的。这种想法使很多人不能将精力专注于一项事业,他们总是目标多多,反而错过许多近在眼前的景色,丢掉了一些可以马上把握的机会。

老子主张不能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的目标,而要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目标。这对我们的爱情婚恋也要重要的启发意义。爱情不是赶集,可以走一路挑一路,不行还可以回过头来买。爱情不是,婚姻也不是,遇到一个好的,却想还有更好的在后边,结果,回过头来看,那个自己最心仪的已经远去了。

关于爱情和婚姻,柏拉图的老师曾经给柏拉图上了很好的一课。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其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麦田。

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说的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

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回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如果一个人不会因一朝的满足而就此罢休,相反会激起他对更大利益的占有欲,他会在贪欲中将迷失本真。无贪欲,人类迷失的灵魂就可以少很多。过份贪欲必然会有大的耗费,过份地敛聚必然会有过多的丧失。切记,我们不要让自己迷失在无尽的贪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