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第十六章》
进入虚无之境,安守于深静厚重。
道家认为,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然后是“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也就是忘却天地万物的存在和自我的存在,从而与天道混同为一,做到“朝彻”,达到“见独”的境界,最终“得道”。
这种体道求真的心路历程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与佛教的“禅定”有相似之处,在排除杂念的基础上进入精神上的虚寂境界。中国的“禅”的思想实际上是道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结合。
不过,老子所追寻的精神境界,绝不是宗教所标立的彼岸世界。宗教把人世与天国、此岸与彼岸截然对立起来,以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就在于如何超越这短暂的、污浊的人世,到达那永恒的、绝对的天国或极乐世界。而老子所预设的理想境界,虽然也具有超越性,但他所追求的并非人死后所进入的“天国”或“净土”,其终极目标仍然是人的现实存在,是以超越之境在人间世的落实为标的,最后达致体用不二,圆融无碍的至境。
“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老子认为,守静致虚,排除一切杂念,就可以达到大通,大通乃可大化。通过持守内修,使认识主体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道家这种“守静致虚”的认识境界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呢?哲人说,生活是一种心态。佛语中有一句话:“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这些话是颇有道理的。由于心态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境遇,在不同的人心中也会造成不同的心境,并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结果。
所以,良好心境的本原是内心。有内心的安详才会有良好的心境,有良好的心境才会有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状态才会有好的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心境有三种:
(1)不计较的心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些非原则性的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可以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是随听、随看、随忘,做到“三缄其口”。这种“小事糊涂”的心境,不仅是处世的一种态度,亦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如果一个人遇事总是过分计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讨个“说法”,那么烦恼和忧愁便会先于“说法”而来,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
(2)心理上平衡的心境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状态中,不仅会加速人的衰老,而且高血压、精神病、心脏病等疾病也会不期而至。而良好的心境既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从而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就是“保持宁静、淡泊心境”的倡导者和受益者。
马季在继承民族曲艺的同时,也吸收传统医学精髓,并作为他的保健良方,潇洒地生活着。马季在“文革”不知挨过多少批,受过多少训,马季对此总是“平和”以待,丝毫也不申辩。用他的话说:“我要是小心眼儿,这世界上早就没有马季了!”
当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忙于传帮带,推出年轻相声演员,有人劝他:“干吗不露露脸,大家都快把你忘了。”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干吗老让大家惦记着。要那名干什么?谁不知你身上有几两肉?”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马季都能保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而这正是养生的高境界。
“宁静、淡泊的心境”使他有清醒的头脑,轻松的精神状态。
(3)随遇而安的心境
〖JP3〗随遇而安的人眼光远大、胸怀宽阔,把世间的一切变化都看得很平常、很坦然。这样的人心理必然平衡,平时笑口常开,自然健康长寿,生活愉快幸福。
(4)潇洒地对待一切身外之物的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地位和物质利益吸引着人们拼搏进取,被看做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志。但是,生活中的真正的烦恼,并不在于我们可能得到(比如疾病)或不能得到(比如钱财)什么,而在于我们根本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也许什么都要,但凡得到的,却又往往成为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行进的包袱,成为生命河流中的淤泥。
为此,我们必须潇洒地对待一切身外之物,潇洒地看待金钱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