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73

第73章 东西方科学文化思想不谋而合

《人民日报》1986年12月引前苏联新闻社报导:人们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不能少于机体所消耗的蛋白质的数,但使科学家感到惊奇的是,新几内亚的巴亚人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20~30克,而机体消耗的则比这多50%,因而科学家确认其不足部分是从空气中摄取的。因为空气中含有78.07%的氮,而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人体胃中的固氮细菌能把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使氮气变成硝酸盐,然后再形成蛋白质。这是因为,只有当氮气被“固定”住了,就是当大气中的氮气与氧气或水中的氡元素结合成一种可溶性的含氮化合物之后,它才可能被生物吸收,成为人体营养重要来源之一。

若干年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生物学家舒夫曼教授认为,人类应该学会吸取“空气”生存,以避免人体摄入过多的热量。并指出所谓空气实际上是一种按一定比例结构调配好的,包括有各种人体必须的元素和营养成分的悬浮微粒,即悬浮气体。清新空气里面含有丰富的阴离子,对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好处。

人类怎样才能学会吸取“空气”而生存呢?学习老子科学气气功,实施气功辟谷,就能使舒夫曼教授的理想变成现实。

上述近代的科学报导,与公元前六世纪老子所说的“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的空气营养学说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这充分说明,古老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的科学思想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两者有相通之处。这种联系可以促进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密切交流和互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