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65

第65章 何谓“盗”?

老子把摄入自然界清新空气称作“盗”。所谓“盗”,指气功修炼者用气功的方法向自然界摄取特殊营养素。老子在道经第5章指出:“使民不爲盗”。诠释如下:

“民”,指气功修炼者;“不”,语助无义;“爲”,坐善修炼。《说文》:“盗,私利物也。从次,欲皿者。”“盗”的本义指想要得到盛饭食和肉食的器皿。人类从用手抓食品发展到使用饮食器具是进步的表现,后来“盗”的字义向贬义方向延申,与本义无关。“盗”在气功修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指坐善者采取适当的练功方法,开始时在自然宽松的功态下,摄入自然界的清气。然后在功力精进的前提下,采用穴位体呼吸的方法,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气体交换,向自然界“盗夺”特殊营养素。

《阴符经》有一段话可以帮助加深对“盗”的意义的认识。经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万物之盗”,这句话表明天地与万物和人之间,一般是万物和人向天地索取能量的关系。“万物,人之盗”和“人,万物之盗”,这两句话表明万物和人之间,一般是互相索取能量的关系。“三盗”得宜,天地人“三才”就能得安。

坐善是人向自然索取特殊营养素和特殊能量的基本方式,用这种方式向自然界索取得到的是清新空气,称作特殊营养素(老子气功学称作“羊、私、气”)。特殊营养素是修炼气功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特殊营养素,体内就没有特殊能量,就不能开展气功态下的人体功能运动和功能转换,修炼气功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和作用。所以,修炼气功一定要坐善;坐善一定要摄入自然界的特殊营养素。不摄入特殊营养素的枯坐是行尸走肉。

实施“无”的意识功能态是“盗夺”特殊营养素的基本方式。特殊营养素不是从口鼻进入体内的。从口鼻进入体内的气体叫做空气,而不是特殊营养素。特殊营养素是从人的穴位或体表进入体内的。由于其进入体内的方式与肺鼻进气的方式不同,在人体内的运行路线与肺鼻呼吸系统相比,呈现相反的趋势,这就可能激发人类在原始低级生命阶段固有的生理机制,从而产生出与肺鼻进气方式不同的生理效应。

要想“盗夺”自然界的特殊营养素,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

第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必须坐善修炼,实施“无”的意识功能态;

第二个基本要素就是必须依靠人体自身固有的原动力,即由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所控制和指挥的膈肌舒缩活动所产生的曳引力。当气功修炼使膈肌舒缩活动产生曳引力时,就能使这种曳引力成为向自然界摄纳(或曰盗夺、索取)特殊营养素的原动力。

在具备上述两个基本要素的条件下,自然界的气态物质才会源源不绝地被摄纳进入体内,转化成为特殊营养素,进而转化为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老子气功的“盗”,就是专指坐善和气功曳引做功向自然界“盗夺”特殊营养素。

人要生存就要向天地万物索取能量,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从口而入补充固态或液态食物是人向天地万物索取能量的方式之一。阳光雨露和吸纳清气也是补充能量。坐善是人向自然界索取能量的一种特殊方式。坐善时心身必须放松,功毕觉得脑清神静,心情愉悦,疲劳顿消,体力充沛,这就是因为坐善补充了自然界馈赠的气态能量的缘故。功夫越高深,补充的能量就越多,人体就能更有效地得到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