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36

第36章 开通人体经络网络系统

开通中脉和其上下两端百会穴和会阴穴是打通穴位和经络的第一步。接下去的重要步骤就是开通人体整个经络网络系统。全身的整体性经络网络系统开通后,能为实现气功修炼的宗旨和目标奠定崭新的生理基础。

开通人体经络网络系统是从开通穴位开始的。手心的劳宫穴常最先打开,然后是用适当的功法打通中脉,进而打开全身的经络网络系统。

为什么坐善修炼进入到“意识虚无的功能态”会产生开通穴位和经络的作用呢?因为意识对生理功能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入善越深,对生理功能的反作用越大,就能将特殊营养素源源不绝地摄入体内,转化成为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这种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可以用来冲刷和清除掉堵塞在穴位经络中的病理因素,使穴位和经络逐步得到全面的开通。

畅通全身的经络网络系统是改造人的体质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改造人的体质的生理基础。随着经络网络系统不断深入开通,人的体质便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产生穴位体呼吸,形成两套不同的生理呼吸系统,在生殖系统方面出现第二次性发育(如男性的生殖器官再发育、囊缩卵圆、乳头再次结块发疼等等),同时,还有更多更全面的不为人知的改造体质的内容正在悄悄发生……

人体的穴位和经络网络是一个整体性的网络系统。开通人体经络网络系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按气功修炼的程序依次施行。

第一步。首先要开通人体中脉。

这是打通全身经络穴位的中心环节。中脉处于督脉和任脉的中间。后世道家气功秉承老子的气功思想,首先从打通任督入手,实行督上任下的小周天环流,然后又在实施大周天模糊修炼法时,在阳升阴降的过程中,同样是在对中脉进行修炼,所以当全身大小周天开通不久,中脉也会自然开通。

第二步。开通“天门”和“地户”。

老子曰:“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所谓“天门”,就是指以“百会穴”为中心的颅顶诸穴。这里是人体经络网络系统中位置最高、穴位最集中的重点区域,是人与自然交换气态物质的主要窗口之一,所以开通“天门”,使以百会穴为中心的颅顶诸穴能够开合吐纳,达到老子提出的“天门启阖”的练功目标,对人体健康与开发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代某些气功人士误以为“天门”就是鼻,口,有的认为指两眉之间的天庭,其实都是错误的。“天”指人体最高位,怎么会是鼻、口、和天庭呢。人体的最高位是颅顶,“天门”指以“百会穴”为中心的颅顶诸穴。“百会穴”位居颅顶中央,与中脉相连,所以颅顶诸穴以“百会穴”为代表。“天门”开通后,以百会穴为中心的颅顶诸穴能开能合,能吐能纳,进行人体与自然界的气态物质的交换。

人体颅骨的生理结构为“开天门”提供了条件。人的颅骨共有23块,另有听小骨6块。其中脑颅骨8块,即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各一块;顶骨、颞骨各二块。在颅盖的额骨与顶骨之间有冠状缝,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人字缝,左右顶骨之间有矢状缝。骨与骨之间的缝隙及结合处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穴位。常人的穴位处于封闭的状态。气功修炼可以利用已经打开的中脉,用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上升的势头,去冲开“天门”。

颅顶和头颅是人体大穴最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百会穴”位居中央,冠盖全身经络网络,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所以“开天门”在气功修炼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地户”,就是指以会阴穴为基底的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在内的三角区,老子科学气功称作“下”。这里是命根所在的区域,对启动生殖细胞生命活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开发大脑潜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天门”和“地户”位居中脉上下两端。开通了“中脉”及“天门”和“地户”后,标明气功修炼已开始进入到不完全体呼吸阶段。

第三步。坚持反反复复地坐善修炼,开通人体深层的经络网络系统。

老子在“总结”道经篇第36章指出:“重爲巠根”。何谓重爲?何谓巠根?《说文》云:“重,厚也”;“厚,山陵之厚也”。重峦叠嶂,山峰连绵,过了一山又见一山,称作“山陵之厚”,这就是“重”的本义,引申之为重迭、反反复复;“爲”,坐善修炼(详见拙作“总结”道经第2章)。本章的“重爲”意为长期的反反复复的坐善修炼。

“巠”是地下水脉。地下水纵横交错,潜行地层表面之下,又称暗河、伏流、地下河道。老子以“巠”表示人体深层的经络网络系统。大量的特殊能量流行其间,将功能转换输注于全身每一角落,直至达到细胞膜的层面。

在前文中,老子曾以“俞、洼、天门、泽”等称呼穴位,以“洛、淩、汨”等称呼经络。这些穴位和经络都在人体表层,老子科学气功的基础功夫,就是以打通表层的经络穴位作为初期练功目标。基础功完成后,气功修炼还要深入下去,下一个修炼目标就是打通人体深层的经络网络,老子为它取名“巠”。“巠”代表人体深层次的经络网络系统,它遍及全身各处,直达组织细胞,其为数之众多,难以用数目计。后世流行本擅自将“巠”篡改为轻重的轻,致使文章的本意被完全湮没。

人体表层的经络穴位与人体深层的经络,共同组成蛛网似的经络网络系统,成为全身性的特殊能量的通道,使功能转换遍及人体各个角落,直至细胞。所以“重爲巠根”的意思是:长期的反反复复的坐善修炼,使深层的经络网络畅达全身,这是改造人的体质的根本。

第四步。开展中脉穴位体呼吸的修炼。中脉穴位体呼吸是老子科学气功中具有代表性的中级功法。它是在打通中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出现的。中脉穴位体呼吸的特点是:以中脉为轴心,以中脉沿线各点为穴位体呼吸的启动点,故以中脉穴位体呼吸名之。中脉穴位体呼吸出现时,其上下两端的穴位,即以百会穴为中心的颅顶诸穴以及以会阴穴为基底的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在内的腹底诸穴,都在进行着节律性的开合吐纳,它们的节律速率与膈肌的舒缩活动的节律速率是同步的,这是中脉穴位体呼吸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中脉穴位体呼吸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当中脉穴位体呼吸出现时,人的吸气基本上都是从穴位体表进入体内的,而人的呼气仍要靠肺鼻的帮助,即由两个呼吸系统同时向外界排出体内的废气。基于中脉体呼吸存在着这一基本运动特征,所以称作不完全穴位体呼吸。

中脉穴位体呼吸能够摄入大量的特殊营养素,产生比平时更多的特殊能量,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功能转换,所以能够产生十分显著的练功效果。每次练功结束,与平时相比,更能感到脑清神静,精神饱满。中脉穴位体呼吸贯通于会阴和天门之间,穿越大脑,故有利于开发人体潜能。中脉穴位体呼吸能使老年人两腿有力,步履轻健,并能迅速消除疲劳,具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

第五步。长期地持续地坚持修炼,人体深层经络网络的开通程度是无止境的,因此穴位体呼吸也是无止境的。到了气功修炼的中高级阶段,就会出现被老子叫做“歙”的特殊气功现象。《说文》:“歙,缩鼻也。歙之言摄也。”“缩”,抽引、曳引;鼻,古作“自”,本文的“自”指穴位体呼吸。故“歙(缩鼻)”的意义应用于气功科学,指以膈肌的舒缩活动为曳引力,通过穴位体呼吸摄入特殊营养素。气功修炼者达到中级练功阶段的中期,就会出现这种缩鼻敛气的“歙”的特殊生命现象。“缩鼻”现象的持续出现(歙歙),标志着修炼者正在为“完全穴位体呼吸”作准备。完全穴位体呼吸这种高级功夫不是短时间能够速成的,所以,练功者要坚持长期修炼、顺其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从上述练功过程可以看出,开通经络穴位和整个经络网络系统是气功修炼的长期任务。经络穴位和整个网络系统开通后,可以为改造人的体质、开发潜能,以及为健康长寿奠定崭新的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