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子人体生命科学
34438300000025

第25章 基本运动规律之三:“长,短之相刑也。”

解密后的译文是:高远、长久、有变化的大脑意识层高功能,是人体和潜能得到规范后从潜能组织中“剥离”出来的。兹诠释如下:

《说文》:“长,久远也。从兀从匕。亾声。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ㄏㄚ)者倒亾也。”阐明“长”有高远、长久、有变化三个意义。本章以“长”表示大脑意识层高功能具有高远、长久、有变化的基本技能。这高远、长久、有变化的东西究为何物?老子在“总结”道经第四十章指出:“楃散,则爲器。声人用,则爲官长。夫大制无割。”诠释如下:

楃,《说文》:“楃,木帳也。”即形如屋的木帐,四周用布帛作壁。本章的“楃”,指坐善的善房;《说文》:“分離也。”《正字通》:“剥麻也”。本章以“散”表示将大脑意识层高功能从潜能组织中“剥离”出来。“剥离”是气功修炼中出现的特殊生命现象之一。器,《说文》:“器,皿也。”“皿,饭食之用器也。”引申为物器、器用。喻指大脑意识层高功能是“有用之才”。官,《说文解字注》:“官,吏事君也。”引申为器官、感官。这一意义应用于人体生命科学,本章的“官”,指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知感器官系统。大,形容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神通广大。《说文》:“制,裁也。”“裁,制衣也。”·45·将布帛分割成若干部分叫“裁衣”。本章以“制(裁也)”表示将大脑意识层高功能从潜能组织中“裁剪”出来。义同“剥离”。无,“无”的意识功能态。割,《说文》:“割,剥也。”引申为割离、剥离。

本句段译成现代汉语是:善房内产生“剥离”的生命现象获得了可用之材。修炼者可以施行它,使人体的感觉器官产生出高远、长久、有变化的高功能。这神通广大的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裁剪”,是在“无”的意识功能态下“割离”的。

注评:

原来这“高远、长久、有变化”的新事物,是一种有用之材,是从人体潜能组织中“剥离”出来的特异的感官功能;“刑”本义刭颈,古代用于犯大罪的人。本章以“刑”比喻大脑意识层高功能从潜能组织中被“割离”出来。这个“刑”字,曾经难煞了古今多少注释《道经》的名士学者,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论述长与短的关系为何要用上“刭颈”、“砍头”这样血淋淋的字眼,于是很早就有人抡起大斧,将“刑”篡改为“形”。例如《河上公章句》将本句篡改为“长,短之相形也”。一字之改,歪曲了文句的旨意。现在可以清楚了,先天潜能是人体组织的一部分,尽管它们非常细小,但是毕竟是人体的“肉”,用“刑”表示它们的“割离”,阐释先天潜能组织出现“剥离”的特殊生命现象,正好恰如其分。

既然“长”不是长短的长,“刑”不是“形”,那么“短”自然不会是长短的短。“短”从矢从豆。古人习惯用弓或箭丈量长度,故曰:“若以弓为度也”。说明“矢”是长度单位。“豆”是古代量器,四升为豆。所以“短”是丈量长度和权衡重量的标准。引申为规范。“长,短之相刑也”是气功态下的特殊生命现象。老子用气功修炼的方法使人体产生这种特殊生命现象,将人体潜能开发出来。

老子还在“总结”道经第45章指出。“道沨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爲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爲主,可名于大。是以,声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爲大也,故能成大”。兹诠释如下:

沨,即泛字。《说文解字注》:“泛,浮貌。毛曰:泛,流貌。”引申为运转。本章以“沨(泛)”表示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在体内运转不歇。左右,系两个单音节词。《说文解字注》:“左者,今之佐字。”意为辅佐。“右,助也。”意为佑助。“左右”,即辅佐和佑助。名,“自我呼唤”。归,“复归”的简化词,在本章意为复归生命的本原。主,大脑意识层高功能的主人,即气功修炼者。欲,欲望、理想。小,指人体内最细微的基本结构单位,即人体组织细胞和潜能细胞。大,指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能,本文以“能”比喻本领高强、出类拔萃的大脑意识层高功能。解密后的译文如下:

功能转换在体内到处运转不歇呀!它是能够起到辅佐和佑助的作用的。功卒业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辅佐先天潜能“自我呼唤”脱颖而出,这是由于特殊营养素、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的缘故呀!先天潜能复归生命的本原,坐善修炼辅助了它们的主人。实施去除一切贪欲杂念的“定而有识”的功能态,能够用哺乳与反哺乳的双向气功效应,“自我呼唤”体内最细微的基本结构单位。

先天潜能复归生命的本原,坐善修炼辅助了它们的主人,可以用哺乳与反哺乳的双向气功效应,“自我呼唤”体内的神通广大的高功能。因此,声人之所以能够炼成“神通广大”,凭借的并非就事论事地修炼“神通广大”,所以出类拔萃的特异潜能炼成了神通广大的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

本章告诉人们,如何才能使功能转换像流水一般地到处运转不歇呢?水的流动要有畅通的水道。功能转换的流转,同样必须要有畅通的经络网络系统。所以修炼气功要以开通穴位经络为首要步骤,要持续地开通下去,把全身经络网络系统全部开通,其开通的程度,越广泛越深入越好。这样才能把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转换输注于全身。经过长时期的修炼,就会达到完全穴位体呼级的高级功阶段,这时,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下,功能转换就能在体内公允分布,运转不歇。

本章还阐明,善房内坐善修炼能摄入特殊营养素。由特殊营养素作为物质基础、由特殊能量作为能量保证、以及由功能转换作为练功核心的“有”,是开发蕴藏在人体深处的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的决定性因素。功能转换在体内流转不歇,是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下形成和产生的。在功力上升到“定而有识”的功能态时,意识对生理功能的反作用将变得更广泛更深入更强大,对启动特异的潜能细胞和长寿细胞会变得更有效,所以在“定而有识”的功能态下,在功能转换到处流转不歇地运行变化下,能够开发出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

在老子创建的古代人体生命科学中,有一种被称作“大”的事物,它就是神通广大的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老子以“贤”称呼它,表示它德才兼备;以“能”称呼它,表示它是出类拔萃的;以“龙”称呼它,表示它的神异通变;以“虎”称呼它,表示它是一切功能的“君主”;以“志”、“贞”等称呼它,表示它具有特异的预测功能和特异的记忆功能。如此等等,难道还不能作“神通广大”吗?

人体内还有一种被称作“小”的事物,它就是人体内最细微的基本结构单位。这种最细微的事物,就是人体组织细胞和潜能细胞。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就是从先天潜能细胞中变化和产生出来的。先天潜能究竟是多么“小”?古代没有细胞、分子等词汇,老子选用了古“玄”字来表示它们。其中小小的就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的符号。它们被紧密地包围在“O”之中,而且用类似纤维组织的“I”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见,想要剥离它们,释放它们,使它们脱颖而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呀!

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变“大”呢?老子指出:“则恒无欲也,可名於小”。就是说,持久地实施“定而有识”的功能态,结合特殊能量及其流转不歇的功能转换,就能哺育先天潜能,使这种人体内最细微的事物被“自我呼唤”而出。

小能变大,大寓于小。这便是老子亲身参与气功修炼的宝贵经验。老子还进一步告诉练功者:“是以声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就是说,你不是很想开发出神通广大的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吗?那么,你就不要简单地就事论事地去修炼什么“大”,而是要去修炼人体内最细微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这样才能通过营养和规范细胞,改造人的体质,优化人体生理内环境,开发出大脑意识层的高功能,并能获得稀世的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