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52

第52章 张弛有道,公正严明

倘若我们的下属被误解、被冤枉或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身为他的领导,你是置之不问还是挺身而出?尤其当这个下属得罪的是自己的上司时,这种抉择就更难以做出了。

但是,如果领导者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公正的维护者,一切就能够迎刃而解。

北宋宰相赵普对臣僚中有政迹、有才能的一定依章升迁。一次,他把几位应当升职臣僚的情况写成公牍,呈给太祖批阅。谁料太祖对这几位一向厌恶,因此不予批准。赵普毫不气馁,再三请命,太祖很不高兴,冷冷地说:“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赵普脸不变色,振振有辞地说:“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听后怒火万丈,起身到后宫,赵普也紧跟不舍。太祖入寝宫,赵普恭立于宫门外,久之不去。太祖为之所动,谕允其请。

南宋初年,吕颐浩做相。他对下属十分严厉,如有工作疏忽或忤意者,动辄训斥,甚至批其面颊。有的臣僚官品很高,惭于同列,便叩头请曰:“故事,堂吏有罪当送大理寺,准法行遣。今乃受辱如苍头,某辈贱役不足言,望相公少存朝廷体面。”吕颐浩大怒,斥责他们说:“今天子巡行海甸,大臣皆著草履行沮洳中。此何等时,汝辈要存体面!俟大驾返旧京,还汝体面未迟。”群臣本来一怀怨屈,现在听后却相顾而视,纷纷称善,又默默地回到各自的位子上。

然而也有许多宰相,虽为百官之长,居高临下,却能宽厚待下,或好申下人之善,为之扬善隐过,借以和睦关系,取信于臣僚。这大概也是丞相驭臣治国的一种高明手段吧。

张安世,字子孺,杜陵(今西安东南)人。汉昭帝时,任右将军、光禄勋,封富平侯。昭帝死,他与霍光共征立昌邑王,后昌邑王淫行无道,又与霍光定策废立,迎立宣帝。他多年职典枢密,治政谨慎,为人宽容。曾有郎饮酒大醉,溺于殿堂,有司奏请以法惩治,他却袒护道:“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如何以小过成罪!”又有属吏调戏官婢,婢之兄长告于张安世,他又回护说:“奴以恚怒,诬污衣冠。”并将这奴婢另作安排,以防因她碍其属吏升迁。

盛唐名相韩休对有过之属下采取先除大奸、宽容小臣的做法。当时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唐玄宗敕令将他流放到岭南。韩休认为不妥,辩解道:“美玉卑位,所犯又非巨害,今朝廷有大奸,尚不能去,岂得舍大而取小也!臣窃见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恃恩宠,所在贪冒,第宅舆马,僭拟过纵。臣请先出伯献而后罪美玉。”玄宗不允。韩休进一步争辩说:“美玉微细犹不容,伯献巨猾岂得不问!陛下若不出伯献,臣即不敢奉诏流美玉。”面对韩休的公正无私,玄宗终于听从了韩休的意见。

公平、公正是领导者最难把握的事情,因为有时候需要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而能够做到这一点为下属仗义执言的人,也必会得到下属以及多数人的尊崇。

§§第九章 低开才能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