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38

第38章 先注资,才能收息

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的银行存折,如果你年初存五千元,到了年底,你会发现,存折上不只是五千元,还有利息!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你需要得到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就需要在什么方面的付出。

胡雪岩原本只是杭州的一名小商人,但他非常善于经营,又很会做人,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所以他常常给周围人一些小恩小惠。然而,这样的小打小闹逐渐不能令他满足了,他开始琢磨怎样成就一番大事业。

胡雪岩心想:在此地,一贯都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的经商是不太可能出人头地的。像秦朝大商人吕不韦就另辟蹊径,从商改为从政,不也名利双收了吗?所以,胡雪岩最后决定,他也要走这条路子。

当时,正好杭州有个小官员,名叫王有龄,他一直都想往上爬,但苦于没有钱作敲门砖。胡雪岩与他素有来往,随着交往加深,两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只是殊途同归。于是王有龄就对胡雪岩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空手总是套不了白狼。”胡雪岩听了就说:“这个好办,我愿意倾家荡产来帮助你。”王有龄听了大喜,说:“我富贵了,决不会忘记胡兄。”

就这样,胡雪岩变卖了所有家产,筹措了几千两银子,送给王有龄,让王有龄上京求官。王有龄去了京城后,胡雪岩仍然重操旧业,别人都嘲笑胡雪岩,认为他的银子是有去无回了,但他对别人的讥笑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几年以后,有一天,王有龄穿着巡抚的官服登门拜访了胡雪岩,问胡雪岩有什么要求,于是胡雪岩对他说:“我祝贺你官运亨通,但我并没有什么要求。”王有龄是个讲义气的人,他想报答当初赠银之恩,于是便利用职务之便,命令军需官到胡雪岩的店中购物。胡雪岩的生意自然是越来越好,也越做越大,他与王有龄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密切。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占领杭州城,王有龄也因此而上吊自杀了。虽然骤然间失去了一个稳固的靠山,但胡雪岩并没有苦闷多久,他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不久,他盯上了新任浙江巡抚左宗棠,于是便拿出了一部分银子,为左宗棠的湘军办粮饷和军火,一下子就赢得了左宗棠的好感和信任。就这样,随着左宗棠权势越来越大,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真可谓吉星高照啊!后来,他还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大员,成了大清朝唯一的一位“红顶商人”。

真正聪明的男人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给予”的人。这种看似不求回报的给予,多会让对方铭记于心,只要尚有良心,必然不会毫无回礼,同时,也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与你合作。透过这种交流,彼此关系会越来越亲密,终至成为对你很有用的人。

其实,吃亏与占便宜正如祸福相倚一般,有时“失”就是“得”,“得”就是“失”。今天你在朋友面前“吃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厚报,这些“报酬”有可能是朋友的“还礼”,有可能是朋友的信任与尊重,也有可能是其他不明因素;相反,如果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心想着占便宜,到最后吃大亏的一定会是你,轻者会朋友尽散、求助无门,重者甚至有可能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懂得存情的聪明男人,平时就很讲究感情投资,讲究人缘,其社会形象是常人不可比的,所以遇到困难时,也就很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