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36

第36章 朋友间留一线距离

在寒冷的冬夜,两只困倦而又冻得发抖的刺猬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锋利的刺,靠得太近就会被对方身上的利刺戳到,于是它们赶紧离开对方。但很快又冷得无法忍受,于是又凑到一起。经过几次的反反复复、分分合合,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温暖而又不至于被对方的刺伤害。

这一路走来,每个男人都会认识一些朋友,其中大多是普通朋友,但也不乏“死党”。不过我们也常发现,一些“死党”到后来还是散了,有的是“缘尽情了”,有的则是“不欢而散”。

人能有“死党”当然不易,可是散了,未免有些可惜!

“死党”一散,尤其那种“不欢而散”,要想再重新组建,着实困难,有些甚至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人这一辈子都在不断结交新朋友,但新朋友未必会比老朋友好,失去老朋友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不让多年的关系随风而散,有一个规则我们需要把握:再亲密的关系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

世上没有完全同样的两个人,两个人,不论其形体多么相像,他们绝没有完全同样的性情、爱好,绝对没有同样的经历和对事物同样的认知观点。于是,距离就存在了,距离成为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有着亲密关系的两个朋友也毫不例外,成为好朋友,只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或许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以及心灵的沟通,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融为一体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其独自的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是友谊的连接点和润滑剂,而个性和距离则是友谊相吸引并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人际关系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地拉伸和压缩,会使其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是的,因为距离的美,你和他都想进入对方那颗美好的心灵,都努力展现各自的魅力和对对方的关怀。随着距离的缩短,“金无足赤”的人类的瑕疵也在友谊的光环中出现,过深的了解使你发现了对方人性中并不完美的一面,于是,瑕疵的影子在你心灵里冲突,某些不和谐伴随出现。由于关系距离的拉近,你和他都在内心要求对方须与自己一起摆动,少许的违背都使你特别在意。于是,被欺骗感和不忠实感使你对友谊产生了怀疑、冷淡和争执,又将友谊的根基动摇,关系变形了,再难恢复其原来的和谐。这时你便会懊恼:为什么当初要缩短这关系,破坏了相互间的距离美和朦胧美。

人就是这样奇怪: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却又太过苛求。人总在无意中伤害着他们自己。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

人说夫妻要“相敬如宾”,自然可以琴瑟和鸣,但因为夫妻太接近,要彼此相敬如宾实在很不容易。其实朋友之间也要“相敬如宾”、确信“相敬如宾”,“保持距离”便是最好的方法。

何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太亲密,一天到晚在一起;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保持距离的。

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双方碰撞的“海绵”。

有时太过保持距离也会使双方关系疏远,尤其是现代社会,大家都忙,很容易就忘了对方。因此,对好朋友也要打打电话,了解对方的近况,偶尔碰面吃个饭,聊一聊,否则就会从“好朋友”变成“朋友”,最后变成“只是认识”了!

刺猬的例子是对人与人相处需要距离的最贴切的诠释。两只刺猬在寒冷的冬天,为了借助对方的体温来温暖自己而凑到一起,可惜它们身上都有刺。距离太近,刺得双方很难受;双方离得很远又因为远离了对方冷得很难受。它们只有不断地摸索着距离的远近并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才既能相互获得温暖又不至于被对方的刺伤害。做人也是这样,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两个人走得太近很容易由于个性的摩擦造成双方的不愉快。但是一个人活在社会上又不能没有其他人,所以与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做人应该遵守的一个潜规则。

§§第六章 做个“交际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