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35

第35章 亲戚之间多走动

求人办事,亲戚是我们最佳的求助对象。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亲戚,尤其是一些关系较远的亲戚,常是没事不走动,有事再登门,就是这个小细节,让他们办事的成效大打折扣。要知道,亲戚平时就要常来常往,有事时才好求助。

丛伟正值而立之年,能力很强,做过几年生意,小发了一笔,但他还不满足,总想干个大点的才过瘾。刚好村里的鱼塘要对外承包,他有心把钱塘承包下来,只是手头的资金不够。

他左思右想,想到了他的一个远方亲戚,是他母亲的表弟,按辈分应该叫老舅的,在县城承包了一个企业,经营得不错。这位老舅倒是有能力拉他一把,只是关系疏远,好长时间没有走动了,贸然前去,显得突兀不说,事情肯定办不了。怎么办呢?他决定先把关系搞好,和这位老舅亲近起来。他打听到这几天老舅身体不太好,时常犯病,他看准时机,拎了一大包的滋养品,来到老舅家。

“老舅啊,有些日子不来看您了,您老人家怎么病了呢!年纪大了,可要多注意身体,别太操劳了。我这里有好东西,您好好滋补一下,身体肯定会好起来。”丛伟非常热情地说,并把东西放到了老舅的桌子上。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虽说两家好长时间不走动了,但今天外甥拎了那么多的东西上门,而且是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这位老舅心里格外的高兴:“丛伟啊,你今天能过来,老舅我别提多高兴了。今天中午咱俩喝两杯。”丛伟留下了,大家热闹了一番。

自此两家关系好了起来。以后丛伟隔三差五地来看他的老舅。老舅视丛伟如亲生儿子一般。丛伟一看时机成熟了。这天拎了两瓶酒来到老舅那里,两人喝了起来。丛伟说:“老舅,您老人家对我真是太好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说过好啊。”“孩子,什么都不要说了,咱两家谁跟谁啊,我是你长辈,往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和你老舅开口。别的不提,怎么说你老舅也是有身份的人。”丛伟听后,故做激动万分之状,并连忙把承包鱼塘的事情说了。

老舅以长者的口吻说:“好啊,有志气,有魅力,老舅大力支持做人说应该干一番事业。想法很好,不过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年轻人千万不能急躁。”丛伟连忙点头称是,接着把资金短缺的事情也说了出来不。最后,丛伟顺利地从老舅手里借到了三万元并承包了鱼塘。

在这个例子中,丛伟干事业缺少资金,却从一个很疏远的亲戚那里得到了解决。丛伟的眼光、求人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都明白,如果冒昧去求人办事,恐怕办成的几率很小;如果先设法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提出要求,办成事的几率往往大于前者。

因为,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彼此的关系就会越来越亲密。所以亲戚间必须常来常往,亲戚“不走不亲”,“常走常亲”,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地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从而把事办成功。

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这不是找麻烦呢?”此话不对,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在亲近、挚密、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作为亲戚之间的甲方若是一贯地照顾、帮助乙方,而乙方的回报却是不冷不热、不哼不哈的态度,时间长了,甲方必定会生气,认为乙方是不懂人情、不值得关照的冷血动物。若乙方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甲方帮助他是应该的,那甲方必然会终止与乙方交往;相反,若乙方知恩懂情,虽然没有什么物质好处回报,但经常去帮助甲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感谢,甲方肯定愿意与乙方继续交往下去的。

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还是亲朋好友,甚至是父母,都愿意听到一句别人对他们的感谢话,虽然他们的付出有多有寡,但受惠人一句贴心的话无疑对他们是一种心理的补偿。如果你只看重“来”,而轻视“往”,我想以后再想求助于对方也就困难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这样是非常有益的。

或许,就是如此平常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于情、于理都要掌握和运用这个技巧。

再举个例子。沈放在东北某学院上学,在大学四年中,本来知道有一位比较远的亲戚在学院任教,但是总感到好像是要讨好人家,从来没有去拜访过。临毕业了,看到同学们个个找关系,沈放于是也开始着急了。

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去找那位亲戚。待自我介绍完毕后,那位亲戚比较友好地招待了他,并聊起了亲戚的情况。其实沈放已经将这些都淡忘了,只好含糊其辞。尴尬坐了一个小时后,那位亲戚说:“沈放,我今天还有事,有空来玩吧。”沈放一听下了逐客令,感到事情没有办法就这样回去了,那不是白来了,于是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位亲戚一听马上绷起了脸,说:“沈放,学校里对你们都有分配,有些名额是必须要满足的,我也不好参与什么。”沈放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寝室,感叹着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在这里,沈放就犯了求人的大忌。沈放这位亲戚是他的远亲,而且不常来往,沈放因为毕业分配之事贸然前去相求,肯定办不成。想想吧,毕业分配对于个人来说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啊,关系着一生的前途。这样重大的事别说是不常来往的远亲,就是至亲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况且毕业分配人人想找个好工作,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求门路,这样一件难办的事情要托人跑关系,哪能说办就办。

这就是不会办事的表现。善于办事的男人应该懂得未雨绸缪,在平时多与亲戚联络一下感情,搞好关系的同时还能加深感情,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法才自然得体,否则临时抱佛脚,谁也不会轻易地答应你的请求。

别管亲戚远近,平时常来常往,多多联系,遇到困难时,他们一定会比陌生人更乐于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