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33

第33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对事物的观察太敏锐、太苛刻,就会觉得他人浑身都是缺点,不值得与之交往;另一方面,旁人也会对你的过分挑剔,感到难以忍受,而不愿意与你相处。实际上,越是污秽的土地,土质越肥沃,也越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同样,水流过于清澈,就很难产生鱼类。所以说,男人要有宽宏的度量,不自命清高,要能够忍让,能够接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海纳百川”的实质。

君不见在日常生活及其工作中,有不少人往往为了非原则问题、小皮毛问题争得不亦乐乎,谁也不肯甘拜下风,有时说着说着就较起真儿来,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肯罢休,结果闹个不欢而散、鸡飞狗跳,严重时甚至大打出手,这是坚决不可取的。那么当自己遇到与人发生矛盾冲突时,究竟应该怎样做呢?糊涂哲学告诉我们:必须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即既不要因为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别人,更要能以一种豁达的心胸、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态原谅别人的过错。在生活中,也确实有不少此类事例,有这样三则故事,很耐人寻味:

第一则讲的是唐朝的娄师德。娄师德官至同平章事,一生为将相30多年,稳而不倒,其诀窍是能忍受任何侮辱而不动声色。有一次,他弟弟被派去做代州刺史,临行时来向娄师德辞行。他便问弟弟:“你我受国家的恩宠太多,显荣太过,很容易招惹别人的妒忌,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他的弟弟说:“往后即使有人唾口水在我脸上,我也只把它擦干而已。”娄师德说:“这还不行,人家唾你的脸,就因为他对你生气了,如果你把唾沫擦去的话,他便更恨你了。所以,你不要去擦,而要让它自己干,并且要面带笑容承受,这才对呢!”

第二则故事讲唐朝的陆贽。陆贽在德宗时当过中书侍郎、门下同平章事。当初,御史中丞窦参常常排挤陆贽。后来窦参被李巽参奏,德宗大怒欲杀之。陆贽替窦参讲情,才未被杀,被贬到獾州当司马。德宗又想株连窦的亲人、没收他的家产,陆贽请皇上加以宽恕。世人无不称赞陆贽公正诚实,以德报怨。

第三则故事讲宋朝的吕蒙正。蔡州的知州张绅犯贪污罪被免职。有人对宋太祖赵光义说:“张绅很有钱,不至于贪污,是吕蒙正贫穷时向他索取财物没有如愿,现在对他报复。”吕蒙正不申辩,结果张绅复了官,吕蒙正被罢了宰相的官职。后来考课院查到张绅贪污的证据,于是又免了张绅的官职,吕蒙正重当宰相。太宗对吕蒙正说:张绅果然有赃,吕蒙正也不谢。宋太宗称赞吕蒙正的气度不是那些浅薄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这种宽厚与容忍绝对不是争斗的小人所能够做到的,明知对方错了,却不争不斗反而认输,虽然自己吃点小亏,但使别人不受损。不争表面形式的输赢,而重思想境界和做人水准的高低,这样的人其实活得很潇洒。历史上的这三个人,由于能不计小人过,不但没有丝毫损害自己的名声,反而更受到大家的称道。

对于一个男人而言,“得饶人处且饶人”应是一条座右铭,它不但能为你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令你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屈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所以说:智者以让人为上策。

日常留“一线”,日后多“一路。”

人难免会有犯错之时,倘若我们一味强调枝节问题,抓住别人的“辫子”不放,就很难搞好人际关系。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对待那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聪明的男人一定会适当地放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如此一来,被赦免者必然会心存感激,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差遣”。

早在唐朝时期,有一名叫谢原的才子,其人擅词赋,尤以歌词见长,所作歌词广泛流传于民间。

有一年,谢原应张穆王之邀,前去做客。席间,张穆王命小妾谈氏隔帘弹唱,事有凑巧,谈氏所唱之曲,正是谢原的一首竹枝词。张穆王见谢原听得如痴如醉,便将谈氏请出与之相见。

谢原见谈氏风华绝代,又对自己的词作甚为推崇,遂心生爱慕之情。于是,他起身说道:“能闻夫人弹唱拙词,在下不胜荣幸,但夫人所唱之词,实为在下粗浅之作,恐辱没夫人。我当竭心再作几首好词,以备府上之需。”

翌日,谢原即奉上新词八首,谈氏将其逐一谱曲弹唱,谢原更感相见恨晚。此后数日,谢原与谈氏词曲往来,情愫渐生。终于有一日,谢原隐忍不住,向谈氏道出了渴慕之情。谈氏虽亦有意,但无奈已为人妾,身不由己。

于是,谢原甘冒杀头之罪,请求张穆王成全他二人。

正常情况下,若换做别人,必然拍案而起、动雷霆之怒。然而,张穆王却一笑了之:“其实我亦有此意!虽然心中尚有几分不舍,但你二人一擅作词,一擅谱曲,珠联璧合,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

谢原万没有想到张穆王竟如此大度,不禁感恩戴德。为作报答,他将此事写成词,由谈氏谱曲,二人四处传唱。不多时,张穆王成人之美的美名,便在中原大地上传唱开来,很多有识之士闻讯都前来投奔。

张穆王的气度与胸怀为他赢得了天下才子的“芳心”,更赢得了千载的美名,显然,他是非常睿智和高明的。我们做人亦应以此为榜样,当然,未必要做到让妻这么夸张,但对于部下或同事的失误,我们最好是不要抓住不放、小题大做、四处宣扬,而应取大节、以诚感人、用“爱语”纠错,这样自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犯错,每一个人犯错时,内心又多少都会感到惶恐与不安,都会带有几分愧疚与歉然,此时如果我们再求全责备,则势必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若如此,则世上无人才可用了。所以,人生修为达到一定境界的男人,大多会视情况采用怀柔策略,用柔和之词去启发、劝导他修正错误。这样一来,失误者便会对其心悦诚服,心存感激。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军队一举平定了斗越椒的反叛,天下太平。楚庄王兴高采烈地设宴招待大臣,庆祝征战胜利,并赏赐功臣。

文武百官都在邀请之列,只见席中觥筹交错,热闹异常。到了日落西山,大家似乎还没有尽兴。楚庄王便下令点上烛火,继续开怀畅饮,并让自己最宠幸的许姬来到酒席上,为在座的宾客斟酒助兴。文武官员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见到许姬的美貌,便忍不住多看几眼,有些人就动了心。

突然,外面一阵大风吹来,宴席上的烛火熄灭了。黑暗之中有人伸手扯住许姬的衣裙。许姬一时受到惊吓,慌乱之中用力挣扎,不料正抓住那个人的帽缨,她奋力一拉,竟然扯断了。她手握那根帽缨,急急忙忙走到楚王身边,凑到大王耳边委屈地说:“请大王为妾做主!我奉大王的旨意为下面的百官敬酒,可是不想竟有人对我无礼,乘着烛灭之际调戏我。”

楚庄王听后,沉默不语。许姬又急又羞,催促他:“妾在慌乱之中抓断了他的帽缨,现在还在我手上,只要点上烛火,是谁干的自然一目了然!”说罢,便要掌灯者立即点灯。

楚庄王赶紧阻止,高声对下面的大臣说:“今日乃喜庆之日,大家难得相逢,寡人要与你们喝个痛快。现在大家统统折断帽缨,把官职帽放置一旁,毫无顾忌地畅饮吧。”

众大臣见大王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都投其所好,纷纷照办。等一会儿点烛掌灯,大家都不顾自己做官的形象,拉开架势,尽情狂欢。后来人们都管这场宴会叫“绝缨会”。

许姬对庄王的举措迷惑不解,仍然觉得委屈,便问:“我是您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您非但不管不问,反而还替侮辱我的人遮丑,您这不是让别人耻笑吗?以后怎么严肃上下之礼呢?妾心中不服!”

庄王笑着劝慰说:“虽然这个人对你不敬,但那也是酒醉后出现的狂态,并不是恶意而为。再说我请他们来饮酒,邀来百人之欢喜,庆祝天下太平,又怎么能扫别人兴呢?按你说的,也许可以查出那个人是谁。但如果今日揭了他的短,日后他怎么立足呢?这样一来,我不就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吗?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你依然贞洁,宴会又取得了预期的目的,那人现在说不定也会如释重负。”

许姬觉得庄王说得有理,考虑得也很周全,就没有再追究。

两年后,楚国讨伐郑国。主帅襄老手下有一位副将叫唐狡,毛遂自荐,愿意亲自率领百余人在前面开路。他骁勇善战,每战必胜,出师先捷,很快楚军就得以顺利进军。庄王听到这些好消息后,要嘉奖唐狡的战绩。唐狡站在庄王面前,腼腆地说:“大王昔日饶我一命,我唯有以死相报,不敢讨赏!”

楚庄王疑惑地问:“我何曾对你有不杀之恩?”

“您还记得‘绝缨会’上牵许姬手的人吗?那个人就是我呀!”

所谓人无完人,对人我们不能苛求完美。用人时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对有过失的人,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求全责备,以短盖长。现实生活中,对人同样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许多有才能、有个性的人团结在你的周围,帮助你成就事业。

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有些竞争是必须的,而有些竞争则完全没有必要针锋相对。权衡利弊,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竞争该放手时就放手。今天我们成人之美,对方定会铭记于心,他日也会成你之美,两相受益,又何乐而不为呢?请相信,当一个男人懂得为别人喝彩时,当他具备了成人之美的心态以后,他的人生也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喝彩,他在遭逢困难之时,必然会有人站出来拔刀相助!

孟尝君曾经担任齐国宰相,在各国声望很高。他家中养了许多食客。其中有一位食客与孟尝君的妾私通。有人将情况报告孟尝君说“身为人家的食客,暗中却和主人的妾私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理当将他处死。”孟尝君听后淡然地说:“喜美,乃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过了一年,孟尝君召来那位食客,对他说:“你在我门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适当的职位给你,心里很不安。现在卫国国君和我私交很好,不如让我推荐你到卫国去做官吧。”临行前,还给他准备了车马银两。这位食客来到卫国后,受到卫王的赏识和重用。后来齐国和卫国关系紧张。卫国国君想联合各国攻打齐国。此人于是对卫君说:“臣之所以能到卫国来,全赖孟尝君不计臣的无能,将臣推荐给大王。臣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经相互约定,将来子孙绝不彼此攻伐,而陛下您却想联合其他国家来攻打齐国,这不仅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同时也有负孟尝君的情谊,请陛下取消攻打齐国的念头吧。不然,臣愿死在大王面前。”卫君听后佩服他的仁义,于是打消了攻齐国的念头。齐国的人听后赞颂道:“孟尝君可谓善为事矣,转祸为安。”

张穆王、楚庄王、孟尝君所受的都是偷妻之辱,这事要是放在一般男人身上早就怒发冲冠、兴师问罪了,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以德报怨、成人之美,最后又都在自己当年的“一念之仁”上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当然,这并不是要大家把妻子让出去,而是想要告诉大家,与人相处,即便冲突产生,我们也要宽容待之,能放便放人一马。要知道,平时多留一份情,日后便会多出一条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