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那点心事
34404000000026

第26章 “善者”可为友

友情在男人头脑中是一种什么概念呢?男人从小就对友谊充满种种美好的幻想,他们希望孩提时代的友谊永远牢不可破,彼此之间的竞争友好和善。他们希望亲朋好友能与他同甘共苦,这就是男人的理想。两个同样强壮的男人同心协力,携手并肩,一道走向职场、走向生活,瞧,多么美好!

在这个理想王国之中,一个男人会为他最好的朋友做任何事情。他会为朋友排忧解难,当朋友遇到经济困难时给予他物质和金钱上的资助,他会千里迢迢赶去救助困境中的朋友;为了朋友,即便冒生死之危险也在所不辞。在这个理想王国之中,他渴望向朋友倾吐心底的愁烦;在他蒙难受挫或抑郁不安时,希望得到朋友的慰藉和陪伴。

然而世事多不尽如意,很多人人缘看起来虽然不错,新朋友一个接一个,但是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怕一个可依赖的朋友也没有。

交朋友有点像晒梅干。梅干起初也是新鲜的果子,经过一段时日的酝酿才制成后来的美味。朋友自然也是由生而熟,在长时间的交往之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经由交流和冲突而获致融洽。两个不同的东西,要完全融合,需要时间,时间是最好的考验。只有在面临变故的时候能够共患难的人,我们才称之为朋友。做人,应多和那些“品德高尚,性情良好,站在人生光明面”的人交往。

林肯曾说过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便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就像三国时蜀主刘备,如果当初没有他在桃园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又在隆中三顾茅庐选择卧龙诸葛亮,就很难三分天下,建立蜀汉帝业。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都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品德低劣的人,却常常被人所鄙视,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们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的、有自己的标准的。明代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有可能乘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

法国科学家法拉第说:“如果你想了解你的朋友,可以通过一个与他交往的人去了解他。因为一个饮食有节制的人自然不会和一个酒鬼混在一起;一个举止优雅的人不会和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交往;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和一个荒淫放荡的人做朋友。有句谚语说:‘和豺狼生活在一起,你也能学会嗥叫。’”

即使是和普通的、自私的个人交往,也可能是危害极大的,可能会让人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形成保守、自私的性格,不利于勇敢、刚毅、心胸开阔的品格形成,甚至很快就会变得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原则性丧失,遇事优柔寡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精神状况对于想有所作为的优秀男人来说是致命的。

与那些比自己聪明、优秀和经验丰富的人交往,我们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加生活阅历,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状况改进自己的生活状况,应该与他们成为好朋友。

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品格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己也在其中得到了升华,自己的心灵也被他们照亮。

马丁的生活,似乎完全是受了一个在初级中学学习时的朋友的影响。

马丁是一个相当愚笨的学生,但他父亲还是决定让他接受大学教育。在剑桥大学里,马丁认识了在初级中学的一位伙伴。

从此以后,这位稍长的学生成了马丁的指导教师。马丁能够应付自己的学业,但是仍然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偶尔会发泄自己难以抑制的愤怒。但他这位年纪稍大的朋友却情绪稳定,富于耐心。他时时刻刻照顾、指导和劝勉自己这位易怒的同学。他不允许马丁结交邪恶的朋友,劝他认真学习。“这不是要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这位朋友的帮助使马丁在学习上进步很快,在第二年圣诞节的考试中,他名列年级第一名。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乡下老人在山里打柴时,拾到一只很小的、样子怪怪的鸟。那只怪鸟和出生刚满月的小鸡一样大小,也许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它还不会飞。老人就将这只怪鸟带回家给小孙子玩。

老人的小孙子很调皮,他将怪鸟放在小鸡群中养,让它充当母鸡的孩子,让母鸡养育着,母鸡果然没有发现这个异类,全权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

怪鸟一天天长大了,后来人们发现那只怪鸟竟是一只鹰,但是,由于它在鸡群里混太久,竟然再也飞不高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当我们与具有积极的思想、乐观的心态、品德高尚的人士做朋友时,成功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反之,倘若我们与自卑、甚至低劣的人交往多了,我们自身也会变得平庸乃至低下。

我们当然不想平庸,那么就请擦亮眼睛吧!聪明的男人懂得为自己寻找有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