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73

第73章 太溪穴:治疗慢性肾病的良穴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输穴,“太”为尊贵,意为人身诸经贵气都要归于此穴。太溪穴是补肾大穴,有平衡协调阴阳之功,既能滋阴降火,又能培元补肾;既可治肾阳虚引起的畏寒肢冷、神疲嗜睡、头昏目眩,又能治肾阴虚引起的慢性咽喉炎、心烦心痛、失眠多梦。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天按揉太溪穴3~5分钟,可以有效防治肾炎、肾绞痛、痛风等疾病。

太溪穴取穴方法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该穴时,卧着或坐着,放松全身肌肉,并将袜子脱掉露出足跟部。用手拇指用力均匀地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反复仔细地按压,寻找感觉酸、痛、胀最为明显且为凹陷的地方,即为此穴的准确位置。

适宜症状

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水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还有人经常足跟痛,这也是肾虚的表现,应多揉太溪穴。

按摩太溪穴的方法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太用力以免伤及皮肤。

按摩太溪穴的作用

中医认为,太溪穴能激发人的先天之本,长于滋阴补肾、通调三焦,具有滋肾阴、壮肾阳、益肾精、纳肾气、调肾经的功效。临床上,凡肾虚病症或肾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都可用太溪穴治疗。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都可通过太溪穴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