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63

第63章 肾虚分阴阳,补肾不盲目

饭桌上,小曹多喝了几杯啤酒,两小时内已经是第六次想去方便了。他趁着空儿,倍感“羞愧”地再度起身,旁边突然冒出一句:哥们儿,又去?你肾虚了吧?该补补了!话音刚落便是一阵哄堂大笑。其实,这是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在饭桌上常遇到的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补肾很重要。肾虚就是肾出了问题。很多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如临大敌,以为自己得了大病,性能力肯定也是不行了。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肾气不足的八种表现

“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它反映了肾的功能活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损寿,还会引发很多疾病。因此,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懂得补充肾气。不过,补肾气也要讲究方法,只有在肾气不足的时候补充才最有用,否则容易引出肾火,对健康也极为不利。肾气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其中一个现象,就说明你的肾气不足了,需要补一补。

●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会打一个“激灵”。但是老人和小孩打“激灵”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未充,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亏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就空了。因而,老人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肾气,不让它外泄。

●每天17~19时发低热

酉时是指17~19时,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有些人认为发高热很不好,实际上发高热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你仔细观察,小孩子气血足,发热就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人到成年之后,发高热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尤其是老年人,感冒经常出现低热的情况,特别在酉时发低热是肾气大伤、身体不好的一个表现。

●成年人安于现状,胸无大志

肾主志,人到中年,如果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了,这实际上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志气高远,敢于追求。而人到老年,很多人会说“我活着就行了”,“我别无所求了”,这其实就表明他的肾气不足了。

●爱吃味道浓的东西

中医讲咸味入肾,过咸则伤肾。元气虚,口味会变得喜欢浓味的、咸味的、辣味的。这主要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要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此时说明肾气已经不足。

●坐着时爱抖腿

抖腿,也是精不足的表现。相书上说,男抖穷。肾主精,生髓通脑,肾虚则脑髓失充,脑子思维就有问题,做事就会有问题,不顺,就会穷。

●头发白得早

走在大街上我们会发现,很多年轻人已经有了白头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在表现。头发的根在肾,如果你的头发花白了,就说明你的肾精不足了。

肾病的常见信号

1水肿:晨起眼睑或面部水肿,午后多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2血压高: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他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

●春天手脚冰凉

3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尿量为1000~2000毫升/日,平均为1500毫升/日左右。尿量增多或减少,都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特别是夜间尿多往往是肾脏病的信号。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在冬天精气养得不足造成的。我们知道,如果冬天肾精藏得不够的话,供给身体生发的力量就少了,精气到不了四肢,所以就出现四肢冰冷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补肾了。

●睡觉时总出汗

睡觉爱出汗,醒时汗止,中医称为“盗汗”。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所致,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

4尿化验异常:尿常规检查发现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酮体、尿糖高等,都应作进一步检查。

肾虚分阴阳,治疗需辨证

肾的精气可分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

有很多人认为,补肾就是壮阳。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强调因人而异。如果不分肾阴虚、肾阳虚,乱补一气,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肾虚是通过中医辨证来确诊的,而仪器检查不出来。如果确诊为肾虚,还需分肾阳虚与肾阴虚来区别对待。肾阳虚在症状上多表现为:腰膝冷痛酸软,四肢发冷、畏寒,尤其是腰以下发凉,平时总比别人穿的厚,夜尿频多,精神疲惫,阳痿,水肿,小便清长、失禁或不利,舌淡苔白等阳虚内寒的症状。肾阴虚在症状上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口干舌燥,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鳅、鹿茸、肉苁蓉来进行食补,药物则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肾阴虚可以吃黑木耳、黑芝麻、枸杞子、甲鱼、石斛、玉竹、女贞子、西洋参等进行食补,药物则有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值得注意的是,六味地黄丸作为一种药品,它也有一些禁忌。例如,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的肾阳虚、脾阳虚人群不适合吃它;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适合服用它,这是因为它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以滋阴药为主,久服、过量服易滞脾碍胃,导致脾胃失和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中老年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要谨慎。另外,体质较好或湿热较重的人,服用后还会上火,并且会加重内热,以致影响消化功能。另外,在服用滋肾阴药品如六味地黄丸的同时,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及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宜吃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温热香燥、煎炸炒爆、性热上火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