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52

第52章 饮食有节,寿比天年

如果说思伤脾,是思虑过度所损脾胃的话,那么,造成脾胃虚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饮食所伤。《黄帝内经》中谈到上古之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经验之一就是“食饮有节”。节,就是节度与节制。

平衡饮食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而谷、畜、果、菜四个方面的食物,几乎把人们饮食中所有原料全部概括了。但关键是每类食品中的“五”字。

“五谷”、“五畜”(指牛、羊、猪、狗、鸡等禽畜)、“五菜”(指冬葵、豆叶、薤、葱、韭菜等蔬菜)及“五果”(指桃子、李子、杏、栗子、大枣等为代表的水果、坚果类食物)告诉人们,要吃杂一点,即使吃粮食,也不能只吃某种细粮而不吃粗粮,最好粗、细粮混合食用或轮流食用。

粗粮主要包括谷物类的玉米、小米、黑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杂豆类的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蚕豆、豌豆等;块茎类的红薯、山药、土豆等。大家可以一个星期吃2~3次粗粮。定期吃点小米面、红薯等。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症状者,或久坐办公室接触电脑较多和应酬较多的人群,都要注意多吃些粗粮。这样才能使粗细粮中的营养成分形成互补,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有的孩子因常吃含热量高的精制食品而引起食欲减退是得不偿失的;有的人怕患高血压、心脏病不敢吃荤;也有不少人怕长胖不敢吃肉,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引起营养代谢障碍。

我们应博取食物,混合饮食,营养互补。如果长期偏食或挑食,使人体的营养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世界上的很多长寿老人,他们的长寿经验中就有这么一条:什么都吃(指吃得杂),什么都不多吃(指不过量)。

不过,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要多用清淡素食,少用肥腻厚味。五谷、蔬菜多无明显的寒热之偏,又易消化吸收,不易酿湿生痰,故以素为主是保养脾胃的重要方法。年高之人更应注意饮食的合理调配。谷、果、畜、菜适当搭配,既能适应脾胃之受纳运化,又能补益精气,延缓衰老。

五味调和,相得益彰

五味者,酸苦甘辛咸也。中医认为,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在中医里,常用五味指导诊断和养生康复,颇具特色。比如,你去看中医时,很多医生会问你是否有“异常口味”。异常口味即患者口中的异常味觉。如口咸者多属肾虚,因咸味入肾,肾病可使口中咸;口甘多脾胃湿热,因甘味入脾,湿热蕴结脾胃,浊气上泛,故感口甘;口中泛酸多肝胃蕴热,因酸味入肝,肝热之气上蒸于口则口中泛酸;口苦多心火,因苦味入心,心属火,火邪炎上则口中苦。

五味调和,相得益彰,则脏腑各有所归。五脏的功能发挥正常,人体就健康。五味中甘味食物有白糖、大米等,有滋补缓和之力,但过食则壅塞而气滞;酸味食物如乌梅、柠檬、山楂等,有收敛固涩之利,但过食则痉挛;苦味食物如苦瓜、杏仁等,有燥温、泻下之益,多食则骨重;辛味食物有姜、辣椒、胡椒、桂皮等,有散寒行气活血之功,过食则气散上火;咸味食物如食盐等,有软坚、润下之功,过食则血凝。

若偏嗜某味过久必致某脏功能偏盛,破坏五脏的平衡协调,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黄帝内经》中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意思是说:多食咸味的,能使血脉流行凝涩不畅,而且面色变黑;多食苦味,能使皮肤枯槁,毛发也会脱落;多食辛味的,就会导致筋脉劲急,指甲也会枯槁不坚韧;多食酸味的,能使肌肉变厚皱缩失去弹性,而嘴唇也会掀起;多食甜味的,能使骨骼发生疼痛,而头发也会脱落。可见五味调和的重要性。

饮食要有节度

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都会损伤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

有的人经常不吃早饭,午饭随便应付,晚饭时又呼朋唤友大吃大喝,一个晚上要赶三四个饭局,如贪食过度或暴饮暴食,超越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积滞难消,使脾胃失运。还有的女性朋友为了追求苗条,不吃饭,饮食不规律,长期下去,容易引起胃部功能紊乱而导致胃下垂。

“饮食以时”,就餐时间和饥饱的平衡也需要注意。“晚饭少吃一口,舒服一宿”,现在很多人肥胖是因为晚上应酬,吃完就回去睡觉,所以就很容易肥胖。

以吃时令食物为主

“有节”还有一个意思:如果冬天的东西到夏天吃就不叫有节;夏天不生长这个东西,你偏要去多吃这个东西,这叫“逆之”,“逆之则灾害生”,所以我们要以吃时令食物为主。现在可以吃到任何时节的新鲜蔬菜,这不一定是好事。

体质不同,饮食不同

在这里,我们着重从有选择性的饮食这个方面,针对九大体质提出一些饮食建议。总之,根据食物不同的性味、归经、功能,有选择地选用某些食物,可以调整个人体质的偏颇,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使自身体质更加趋于平和。

养胃的生活提醒

1膳食要注意冷热均衡。热食伤骨,冷食伤肺。夏天为什么很多小孩闹咳嗽?吃了一肚子冰淇淋,降低胃的温度同时又降低了肺的温度,毛细血管收缩、不通畅了,当然会闹咳嗽。

2空腹饥饿的时候,大量饮茶对肠胃很不好。同时,还会造成心慌、头昏、手脚无力、心神恍惚等症状,即“茶醉”现象。一旦发生茶醉现象,可以吃一块糖或喝上一杯糖水,就可缓解症状。所以,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老年人,更不宜清晨空腹饮绿茶,茶叶中的鞣酸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病情加重,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或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