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11

第11章 奇效两招,补养心气

心气不足有什么表现呢?就是话说多一点、稍微劳累一点,就觉得心慌,气不够用。心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血液,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日久则心脏容易发病。在人体中,有三个脏器每时每刻都不能缺血,一个是大脑,一个是心,一个是肾,如果气血不足,则易发病。

午时小憩养精气神

午时(11~13时)为心经当令,正是阴生,阴阳交替之时。从子时起,阳气开始升发,到午时,阳气是最盛的时候,中医称为“合阳”,阳气到达顶峰后,盛极必衰,阳气也就慢慢开始衰落了,而阴气开始生发。动生阳,静生阴,所以午时宜静养、静卧或静坐30分钟,既可以生发阴气,又能保心气。即使没时间睡觉或者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对身体也有好处。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午时正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此时小憩最能养精气神。养好了精神,下午才有精力做事。

“合阳”之时,阳气盛,工作效率高,拿来睡觉,太可惜了。此时安排些比较耗神思考的工作效果较好。

午时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这时最适合吃午饭。不过,老年人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因为人心平气和,气机调顺了,胃口才好,消化才好。午餐应美食,所谓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也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食后漱口,涤去油腻。大家在午睡时,有几点是要注意的。

1.很多人习惯吃完午饭后就睡,这时胃刚被食物充满,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马上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因此,吃过午饭后,宜先做些轻微活动如散步,然后再午睡。

2.午睡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30分钟即可,再长也不宜超过一小时,否则必然会影响晚间睡眠,要么迟迟不能入眠,要么早醒。

3.不要坐着或趴在桌上睡,这会减少头部供血,让人睡醒后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若用手当枕头会使眼球受压,久而久之容易诱发眼病;趴在桌上会压迫胸部,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双手发麻、刺痛。最理想的午睡姿势应该是舒舒服服地躺下,最好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

4.天气再热,腹部一定要盖上毛毯或被子,也不要在有穿堂风或风口处午睡。因为人在睡眠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很容易受凉生病。

5.午睡醒来后,不宜马上站起身,应慢慢坐起来,活动活动,以流通气血,振奋精神。

戌时敲打心包经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那么,总得有一个东西“代君受过”,这个东西就是心包。心包经起始于心脏的外围,走到腋下三寸处,然后再从腋下一直沿着手前臂的正中线,经过劳宫穴,到达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中医认为,心脏的病首先会表现在心包上。如果心包经出现问题,心脏自然也会出现问题。中医里,心包经的病叫“心澹澹大动”,就是感觉心慌或心脏“扑通、扑通”往外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