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72

第72章 安全教育应多做,恐怖故事要少讲

孩子如果长期处于某种害怕的心理状态之下,就容易形成胆怯、畏缩不前的性格,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对于确实存在的危险,父母应该心平气和的教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向他们讲清楚其中的缘由,让他们慢慢地了解更多的东西,他们的害怕心理就会减少。

现在的传播媒介很多,很发达。哪里一有绑架小孩子或拐卖小孩子的事发生,各大报纸和各电视台就会曝光。有许多父母被这些报道给吓住了,生怕自己的孩子遇到类似事情。于是,我们就常常会听到有的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千万别吃陌生人给你的东西;遇到陌生人向你问路时,不要说话;玩儿的时候不要离家太远,小心被人拐走等等。这样一来,孩子的行动受到了大人严格的限制和约束。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在父母一系列安全教育下,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总觉得周围都是坏人。这样一来,孩子很可能变得胆小忧郁,甚至半夜三更在梦中都会被惊醒。

正如教育专家所指出的,一个人绝不会一生都在平安无事中度过。尽可能让孩子有更多的经历,具备更强的适应力,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但是如果方法不正确,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上面所提到的这种恐吓孩子的安全教育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剥夺了孩子接触外界的权利,让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机会,而且很容易使孩子精神压抑,对别人失去最原始的信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变得独立性很差,胆小拘谨,很难与别人相处。

父母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但如果过于夸张,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如果长期处于害怕这种心理状态之下,就容易形成胆怯、畏缩不前的性格,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

事实证明,恐吓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某种意义上说,“恐怖源于无知”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鼓励孩子了解世界,让孩子在知识的增长中对恐怖进行“脱敏”,才是训练孩子胆量的根本办法。

信用乃做人之本,对孩子要诚实不要欺骗孩子说谎,是因为父母不诚实;孩子粗心,是因为父母不细心……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见他们的父母。父母对孩子一定要诚实,不能有半点欺骗的妄想。孩子比父母还要精明,任何欺诈都逃不脱孩子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