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管孩子吗
34310800000067

第67章 父母做出榜样,孩子迎头跟上

常言说,身教胜于言教。古人曾说:“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

研究表明,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当好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打上深刻的烙印。资料表明,父母的影响常常会让孩子终生难忘。孩子是一面镜子,他因为你个性的优点而闪光夺目,也因为你身上的瑕疵而暗淡无光。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家庭中的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不是我的事,是他母亲的事。事实上,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心理学是怎样论述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差别的?

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互相补充的,名有优秀的一面,又都有缺憾的一面。因此,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忍耐、服从。这就是我们说父亲和母亲都要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

我们看见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在儿童乐园里,一个父亲带着儿子到这里来玩儿。这时几个儿童在一种大型攀爬器械上爬得正高兴,这个儿子看到别人玩儿得开心,自己也要上去,可是上去以后又害怕了,不敢往前爬,说:“爸爸,快抱我下去。”

爸爸回答:“下来干什么?没事儿,往前爬!”

可是妈妈心疼,马上把孩子抱了下来。

男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内容,他们有时把自己变成“大男孩”、“大朋友”,和孩子一起跑跑跳跳,做各种游戏,有时和孩子一起修理各种玩坏的玩具,有时他们会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为什么”。当然,在母亲眼里,父亲对孩子的要求有时是近乎“苛刻”的(如前边的例子),但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活泼、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

有人经过观察后发现:男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很少问:你冷不冷、热不热、想吃什么东西吗、渴不渴等生理性问题,而是注意力“向外”、“向前”。因此,也有人说:勇敢、幽默、豁达、自信等品质很难从母亲那里得到。

我们之所以强调父亲参与家庭教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国托幼机构中很少有男性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女性工作人员,这就更加减少了幼儿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子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这种情况对女孩也是有损失的。研究发现,这种女孩长大成人后,在男人的面前往往感到手足无措,经常出现紧张和羞涩。

因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父亲都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发挥父亲的作用。如果再深一步讨论的话,可能问题更加严重。资料表明,有极少数男孩因为很少接触父亲,性格中多数是女性特征,甚至发生性别角色混乱,长大后在恋爱与婚姻中会遇到困扰和障碍,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我们恳请那些终日忙于工作、生意和社会交际的父亲们,每天至少拿出两个小时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男人对家庭是很重视的。他们很多人都打破了父辈的常规,比任何时候都积极地参与抚养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前,很多男人陪伴他们的妻子做产前检查和参加分娩课程。一个世纪前,很少有父亲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情景,而今天,如果哪个父亲不在现场,就会让人感到意外了。

在若干年前,“父亲”的含义相当有限,只有当履行丈夫义务时才会凸现“爸爸”的行为——献出精子。而现在做爸爸,不仅要献出精子,还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神圣义务。

因此,爸爸这个词可解释为连接、抚养、情感参与、支持、建议和保护。当更多的父亲参与他们孩子的生活时,孩子们才会进一步地认识到这个词的意思是男子气质。在这个时候,父母们可能才会发现,养育孩子其实就是教育他们自己。

孩子要在爸爸身上得到什么呢?

根据调查,孩子最希望得到的品质大多数都是在他们的父亲那里学到的,用孩子的话说,有16种品质是他们希望从爸爸那里看到的:

(1)认真对待我们如同我们对待自己;

(2)为了我们做个有同情心的建议者;

(3)向我们显示你爱我们且是真诚的爱;

(4)向我们提供安全和保护;

(5)相信我们和信任我们;

(6)处事利落和不做工作狂;

(7)接受我们为独立的个体;

(8)尊重我们的权利和我们的意见;

(9)向我们展示你有幽默感;

(10)确信拥有希望;

(11)与我们一致;

(12)记住做什么事都童心未泯;

(13)承认你的错误且不要做个十全十美的人;

(14)允许我们犯自己的错误;

(15)要轻松愉快;

(16)在我们面前不要议论妈妈。九十多岁高龄的日本“育儿之神”内滕寿七郎博士,几年前来上海参加“儿童心理健康展望研讨会”,他说:“孩子是反应父母心灵的镜子,如果母亲心神安定,孩子也会从容不迫。”在《育儿原理》一书中,他建议父母们,0~3岁孩子的教育,母亲要用温暖的眼神去传达母爱,以豁达、自然的心情去养育婴儿,并注意孩子1.5~2.5岁期间萌生的自我意识,这是极为重要的。他提醒父母,3岁前不要体罚孩子,这是大脑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4岁前不需“言教”,3岁前后用“不行”这个词进行教育还行不通;小学1~3年级不要再去帮他做任何事情;小学4~6年级,孩子智力开始发达,同时开始确立自我意识,并产生自尊心;初中生随着激素的急变,情绪变化会很激烈,教育的主角应从母亲转移到父亲;高中生开始进入成人准备阶段,父亲的生活态度最能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如果父亲不积极参与教育,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很难培养起来。很多父母总是忧心忡忡,抱怨孩子自护能力差,经常责怪学校、责怪社会。可是只要认真地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原因就出来了。

事实上很多父母不明白,孩子比成年人动作更灵敏、反应更快。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不少大人被砸死了,而孩子躲在安全的角落里幸存下来。再如纳粹分子在剿杀犹太人时,很多大人被逐出了家园,而机敏的孩子像小动物一样四处躲藏,避过灾难。

心理学上有“防御反射”之说,灵敏地避开危险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可是父母却抓住孩子不肯放手,这恰恰扼杀了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造成可悲的天然能力退化现象。

很多孩子身上常常出现“不敢”的现象。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敢”,而是父母首先“不敢”。

比如说,许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和迁就,不让孩子单独睡觉,理由就是“孩子胆小,不敢自己睡觉”。其实孩子的这种“不敢”首先是父母“不敢”。一般来说,10岁左右的孩子不应该再与父母睡同一个卧室了,可是在“不敢”的理由的支配下,孩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与父亲母亲同床而眠直至长到十五六岁。

这是不好的。父母应该明白,孩子越大,其“不敢”的影响就越大,心理学上,这种情况被称做“分离焦虑”。这种情况如果很严重,孩子就会产生恋母或者恋父情结,生活不能独立,以致可能婚后对妻子或丈夫过分依赖,有时甚至出现人格缺陷,表现出过分的占有欲。

了解了这些,身为人之父母,就应调整一下自己的“不敢”理论。因此,父母应该要求孩子到他自己的房间去睡。

孩子要在他爸爸身上得到的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神秘,大部分品质通过我们谦虚谨慎地努力是可以获得的。但另一方面,很多孩子仍渴望他们的爸爸更多参与他们的生活——正如现在的爸爸渴望他们的父亲更多参与他们的生活一样。这种不幸的渴望循环到今天,看来应该被打破了。

尽管没有一个父母能够“十全十美”,可是我们可以尽量做与孩子们相关的事情。父亲节(或者它应更名为爸爸节)是一个机会,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他们要发展什么样的品质,并且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如果父亲接纳孩子的建议,就能够成为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爸爸了。

总之,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孩子会不自觉地效仿父母的言行,因此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父母首先就不能做。另外,父母对孩子要讲信用,答应了的事一定要兑现,不答应的事就一定不去做。这样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有威信,在以后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