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靠责骂,更不能动拳头,而需要地是理智地宽容、细心地纠正,让孩子增加信心,确立自尊,走出幽谷,走向光明。宽容孩子的过失,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是孩子就会出现过失,不出现过失就不是孩子。对待孩子的过失,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宽容。宽容能够让孩子纠正过失,宽容能够使孩子增加信心,宽容可以使孩子少发脾气,宽容可以让孩子学会克制。孩子感悟到这些过失,他们就会茁壮成长,成为父母理想的人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错误或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孩子少犯错误,免蹈覆辙,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不要“逼”孩子,让孩子走最适合他自己的人生路!即使他只能做一个平凡人,比起把孩子“逼”得脆弱、胆怯甚至走上歧路,也要好得多。
我们虽然主张追求卓越,可是卓越是从平凡开始的,因此我们认为:平凡是一种福分!教育孩子就像种树一样,需要呵护和等候,不要希望树苗在一天之间就长成参天大树。
有一个企业家在回忆录中写道:“上小学时,即使我玩儿得过分,成绩退步了,父母也从不严厉责骂我。当我把成绩单交给他们看时,他们看看各门分数的成绩,然后看看我的脸。当然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而且等待着挨父母的骂,然而他们却没有骂我。这样反而使我更加感到愧疚,决心下学期一定要好好读书。”
日本有一届议长在回忆他的童年时也说过:“小时候母亲经常要我去买东西。有时我不是买错了,就是买漏了。但是母亲发现后,从不责骂,只是说明天再去买回来。”这样我就养成了把要做的事都写在纸上的习惯。
从上面这两人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出现失误,犯了错误,他们自己也是有愧疚之心,有改正的要求的,而且也会想办法改正。问题是父母怎样对待,怎样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和感到愧疚。我们知道,简单地责骂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常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原有反省的,也不去反省了。因而又重犯错误,一而再,再而三。
但是要做到启发孩子的自我反省,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日常最常见的是简单地责骂,或者埋怨孩子不听话:“你看,我所说的没有错吧!”或者当孩子不听大人的忠告而失败时,父母会说:“我的话是对的吧!你总是不听!”
父母想要使孩子确认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使孩子对他们听从,他们的用心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这种埋怨和责问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判断,会使孩子丧失自信。有的甚至还会对父母的这种怨词感到反感:“什么都是你说的对!”
所以当孩子出了差错,尤其是当孩子反省自己的差错时,父母应保持沉默。当然,有的母亲也会讲,孩子会反省什么过失,他们根本就不会感到愧疚,所以才骂。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简单的好坏还是能区分的,并且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羞耻感,因而做错了事,由于贪玩儿而荒废了学业,考试不及格,他们是知错并有一定的羞愧的。当然,不同的孩子羞愧的程度不同,这倒是存在的。问题在于怎样启发他们的自尊心、羞耻感,进而使他们反省,自我下决心改正。
日本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多湖辉在他一本关于子女教育的专著中曾讲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念中学时,校风非常严格,课堂上答不出问题,就要留校补课。老师用心良苦,而他却并不感激,而且对老师抱憎恨态度。他一向成绩不好,经常被留在学校,于是只想如何在学校捣蛋。在高年级时,他和一群劣等生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捣毁了存放军训教材和枪械的教室。事后,他们才发现事情太严重,面临退学的危险。回到家里,他准备接受母亲的责打,但母亲却只说:“现在你要后悔也来不及了,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这次滋事的后果,我想你心里有数,所以我也不再说什么了。你可能会被勒令退学,你就想想将来该怎么办吧!”
这些话比任何斥责更令他深感内疚和对不起父母,于是发誓此后绝不再给母亲带来任何麻烦。
同时还应记住一点:人在犯了错误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关怀,孩子更是如此。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什么过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了,然后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宽容和耐心。